入經藏關鍵字:我願意!♫

場上有髮白背駝的資深志工、事業繁忙的中生代,
也有靈活朝氣的年輕人;

高達二十六幕次和隊形變換,
他們對經文從陌生到展現自信的肢體說法,
從繽紛地標中一眼找到定位,快速呈現圖騰;
他們曾是創造歷史的人,也正為未來寫歷史……

場上有髮白背駝的資深志工、事業繁忙的中生代,也有靈活朝氣的年輕人;

高達二十六幕次和隊形變換,他們對經文從陌生到展現自信的肢體說法,從繽紛地標中一眼找到定位,快速呈現圖騰;

他們曾是創造歷史的人,也正為未來寫歷史……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

本系列由「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官網連結

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八場《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二○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到三十日於彰化縣立體育館圓滿落幕,由中部地區慈濟志工、唐美雲歌仔戲團、優人神鼓等專業藝文人士共同演繹,每場次將近三小時,包括〈佛陀的一生〉、〈悟道〉、〈六瑞相〉、〈慈濟小行星〉及《無量義經》之〈德行品〉、〈說法品〉、〈功德品〉等內容,透過唱誦、手語、音樂劇等形式,盤點五十七年來慈濟走過的足跡,將每一段歷史故事的精髓和佛法緊密結合,讓更多人體悟佛教精神。

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表示,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團體的創辦人,長年以來,她一直希望在了解自己心性後,能再回歸跟藝術結合去探討生命。「現在有一個這麼好的機會,可以把我們想要傳遞的事情,透過慈濟這麼有組織、有系統地呈現,感到非常榮幸。」

劉老師表示,因為參與慈濟演出,她覺得有點汗顏,「當我們為自己的藝術在打拚、在琢磨的時候,原來他們已經為我們穩定了這個世界,穩定了臺灣的這個環境。」

唐美雲老師已皈依上人成為慈濟人,多年來一直有機會參與經藏演繹,她特別提到上人對經藏演繹的期許,「不是『演戲』,而是『法繹』。所以這幾天的演出,就是一個大型的法會。」

她說,有緣共聚在靈山法會上,她相信大家生生世世必定都有發願而來,希望藉著這次的演繹,讓每位來參與法會的人,如同進行了一場心靈的洗滌。

不捨缺席,面向挑戰

每場七百三十八位入經藏成員,以及慈優、藝術表演團體等,看臺區包括六百八十名身著白衣、手持「螢火蟲」燈的「大愛之光」,還有三千七百名觀眾;再加上工作人員,約六千五百人共同感受莊嚴殊勝的靈山法會。

三小時共二十六幕次,搭配音樂、燈光與大螢幕畫面走位變換出圖騰,每場入經藏志工來自不同地區─苗栗、臺中、彰化、南投,人人克服體力、腦力、時間等困難,歷經超過四十場大型集訓或驗收。

場上有髮白背駝的資深志工,有事業繁忙的中生代,也有靈活朝氣的年輕人,大家對陌生的經文,從一頭霧水到三個月後展現自信的肢體說法;他們也從最初看到地標就眼花撩亂,演出時已能快速、精準定位。

三十歲的蘇閱,是二○二一年慈濟五十五周年花蓮靜思堂《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的一員,隨後二○二二年花蓮與高雄巨蛋、以及今年的彰化體育館場次,他全都沒有缺席。

他是經藏演繹企畫團隊成員,三個月來南來北往,是體力的考驗,「以中區八場來說,演繹前夕驗收,一天四場,從早上七點到晚上九點,一定會覺得累。」但從這個過程中,他更了解慈濟的歷史;特別是看到資深志工投入,有的不能跪,記憶經文的速度也沒那麼快,但還是跟大家一起練習,「他們的身形,就像上人所講的『為佛教,為眾生』。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學習。」

蘇閱也是「慈優」,與一群年輕人跟著優人神鼓成員學習擊鼓,在舞臺上一字排開,鼓聲震撼人心。中區八場演繹圓滿後,企畫團隊重心又移往北部,準備十月下旬在臺北小巨蛋的演繹,對蘇閱來說,又將是另一次挑戰。

《法華經》教菩薩法,《無量義經》是《法華經》的精髓,而在家居士又是菩薩道的主要踐行者,臺上臺下龐大的志工群更像是這場演繹的主角,一如發菩提心般勇猛精進,藉肢體來現身說法。

你在我在,法會不散

看著大螢幕畫面上出現三位慈濟人,正拿著設計圖在勘查地形,其中一位是李朝森─對看臺區演繹大愛之光的高麗雪而言,她感觸良深。

有土地測量專長的李朝森,一九九四年投入慈濟泰北扶困計畫。當時通訊不便,訊息往來只靠傳真,一向顧家的李朝森天天和妻子高麗雪聯繫,分享今天去了哪裏、做了哪些事情;她則告訴他,這一天家裏三個孩子的狀況,還有她又做了哪些慈濟事。

高麗雪說,早年泰北荒涼、交通不便,飲食習慣與臺灣不同,但為了達成上人交付的任務,李朝森歷經許多障礙與考驗,最終不負上人託付,甚至在當地接引出許多慈濟人。二○一七年二月,李朝森往生,這些慈濟人還專程從泰國前來參與追思會,緬懷這位故人。

二○一一年《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李朝森參與協調規畫,今年再看到他的影像出現在畫面中,高麗雪欣慰地說:「他這次也沒有缺席。」

當曲目來到「骨髓捐贈」單元,一九九三年,即使面對眾多質疑,上人仍勇於推動非親屬間造血幹細胞捐贈:「臺灣有愛心的人這麼多,我一定要呼籲!救人一命,無損己身。」演繹現場,傳出聲音:「你在那裏?」演繹者用力喊出:「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站在演繹隊伍中的林雪珠說:「演到這一段,我很激動!」

當年,慈濟在彰化八卦山麓的成功園區舉辦全臺首場骨髓捐贈驗血活動,林雪珠此後成為骨捐關懷小組成員。事隔三十年,慈濟在八卦山麓的彰化體育館舉辦經藏演繹,對於捐贈者的無私付出,林雪珠始終感念在心。

慈濟首場驗血活動,獲得八百四十位大眾支持,讓「慈濟骨髓資料庫」順利成形,「我也是其中一個!」慈悲行善之最高境界,誠如〈德行品〉偈頌中所述,「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經藏演繹走到這段時,林雪珠很感恩上人的智慧,「我們想盡辦法去把捐者找出來,然後勸髓;後來又把關懷領域擴及白血病患者,也有人因此成為慈濟慈善個案。」

在民風保守的年代,面對反對聲浪,林雪珠說:「很慶幸自己沒有被困難打倒,沒有在找尋捐者的過程當中打退堂鼓。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想辦法把人找到,如果配對成功,就能救一個人、一個家庭!我不求掌聲,只求共鳴,本分事做就對了。」

優人神鼓、唐美雲歌仔戲團及受訓過的慈濟年輕志工,以藝術形式一幕幕展開演繹,用真實人事詮釋經文意義,展現有別於傳統的弘法形式。

走出化城,寶處在近

后里聯絡處舊廠房占地三千多坪,為急難物資倉儲中心,是中區所有聯絡點面積最大的,因此被選定為演繹排練場地。三月中旬,廠房淨空後,木作舞臺、鋪地毯、貼地標陸續上工,廠房外一千多坪鋪連鎖磚。從四月起到七月二十三日,每個週末假日迎接上千甚至近四千位演繹者集訓,后里、豐原、東勢志工指揮交通、清理廁所、打理茶水點心等,同時也入經藏,可謂非常「幸福」。

七月十九日起,志工進駐彰化體育館打掃、布置、貼地標,演繹人員彩排。三天演繹超過一萬八千人搭乘遊覽車往返觀賞,遊覽車出車兩百八十輛,幸有彰化在地團隊事先場勘、規畫動線,以藍、黃、紅、紫四個顏色做分流,相同座位區的盡量搭同一輛遊覽車;引導人員依顏色引導入場、出場。每場並安排二百三十七位內、外場引導人員,志工高季慧說明,彰化體育館的設計比較適合年輕人觀看球賽用,座位區階梯陡峭,內場引導人員備有手電筒,攙扶與協助年長觀眾入座。

彰化志工負責供應三餐、點心及茶水給工作團隊和演繹人員,為期大約十天,分會廚房幾乎凌晨四點就熱鬧滾滾;各區志工輪流承擔,今天包便當、明天上場演繹,相互護持。

彰化區總協調陳素香說,「要拿錢請這麼大一群人,也不見得請得到,慈濟團隊的向心力,每一個人都有使命感,這是最令人感動的!」從最初的對外商借場地、硬體廠商的溝通協調到演繹當下,七十六歲的陳素香從早到晚在體育館內外走動,不見一絲倦容,「我每天就是要來這裏被人找,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化城喻〉偈頌:「若入是城可止息,疲極之眾心歡喜,讚歎頓生已度想,悅樂更生安隱想。」四個多月的時間,近五千位演繹者彷彿一階階登上靈鷲山聞大法;演繹落幕是另一場啟程,經過了這個化城,再往前邁步。(資料提供/陳秀嫚、温燕雪、梁綿彬、鍾碧香、楊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