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29《農十一月‧十二至十七》
【靜思小語】心念微小無形,也能大到宏觀天下;即使力量微弱,也要立志為天下承擔責任。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替師父照顧好大家
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原本將至新竹靜思堂的行程,因上人身體有恙,在與桃園慈濟人叮嚀後,即轉道回返新店靜思堂靜養;因此,新竹、桃園及臺中的歲末祝福典禮,遂由隨師前來的精舍師父們如禮如儀承擔。從桃園臨時北上之後,約至隔年元月三日,北區的日程隨緣進行;雖然身體不適,但上人依然時而與來者隨緣開示,亦出席教育董事會與幾場溫馨座談。期間,上人且視訊觀看師父們進行的歲末祝福現場,欣慰之餘並略作指導。
上人於二十四日叮嚀桃園慈濟人:「常住還有幾天會在這裏,完成幾場歲末祝福,你們要照常照顧他們,如同師父在這裏一樣;也要相互照顧,替師父關心老菩薩,帶動年輕菩薩。」
上人提到早期慈濟的慈善是「一人做慈濟,全家慈濟人」,全家都投入慈濟事,如果這分精神力量不斷延伸,社會上就有許多菩薩家庭;這是一個很不容易形成的菩薩群體,所以大家要很珍惜,要更頻繁地與法親聯絡,傳達關懷,拉緊這分情。
「現在的電子通訊很方便,幫助我們拉長情,話不必說多,只要簡單幾句問候,轉達師父的祝福,就能讓人人感受到來自慈濟大家庭的關心。關心資深法親,也要接引、度化年輕人,否則傳承會中斷;除了好好帶動新發意志工,也要傳承給你們的下一代。」
願力是如何形成的
二十六日,上人與花蓮慈濟醫院王志鴻副院長、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葉明憲部長談話。葉部長請法:「菩薩有乘願再來的願力,而在中醫談到與『氣』相關的能量,但是願力可以穿越輪迴,願力是如何形成的?」
上人說,「氣」來自人的「識」,平時接觸外境所用到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與第七識,第七識是思想、思考。例如手上拿著一本書,手接觸到書就感受到封面的硬度,掀開來感受到紙張的厚薄,這是「身」的「觸」感,接著引發意識。
有的人精神不集中,即使旁邊有人對他說話,講得再多、再仔細,仍然聽不懂,就是因為意識與神識沒有真正連接起來,神經系統不能與意識同步反應。所以第七識的思想、思路很重要,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感觸外境以後,能有清楚的思路、正向的思考。
而眾生業力深重,皆因隨著無明欲念養成不好的習氣。上人指出自己常說的天氣、地氣、人氣,人氣就是習氣;人人若能維持善良的習性,人間就有善良的人氣。佛陀教化眾生,就是要告訴大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這分清淨佛性已經散漫,就像神經系統紊亂了;修行就是要修正不好的習氣,讓神經系統恢復正常。
「意識是第六識,最重要的是第七識,思想、思路要正;而種種造作的成果則收於第八識,無論善惡都會帶到下一世。」上人說,現代農業改良了很多農作物,改良的植物所結的果實與種子,已經與原生的品種不同了;「人之初,性本善」,清淨的佛性是一樣的,但是稍有偏差就變樣了,差之毫釐,失以千里。
葉部長再問:「但是意識是什麼時候偏差的,實在難以察覺,要怎麼掌握好自己的方向?」上人回答,必須常常親近善知識;修行要走入人群中,要有實際接觸,否則現在科技發達,網路視訊很方便,自己也不需要堅持行腳各地,與各地慈濟人及會眾當面互動。
在人群中修行,不只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還要廣結善因緣。上人說,慈濟人與自己應該有久遠結來的深遠因緣,此生共聚,才能一呼萬應,人人都說「師父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凝聚力量成就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上人說,要讓人見而歡喜,願意聽從勸導,願意響應行善,就要養品德,讓人受到德行感召。就如同一科的醫師很多,但是病人信任某一位醫師,即使距離遙遠,要經過很久的車程,甚至搭飛機也要來看這位醫師的門診,請這位醫師為自己治療,就是因為醫病之間有好因緣,醫師得到病人的心。葉部長有所體悟道:「真誠的心、一貫的信念,才可以形成長久的願力。」
王副院長問,第七識是思考,第八識是什麼?上人回答,第八識就是一般人說的靈魂、靈識,即使已經往生,身體沒有作用了,還有一個習氣的意識,恩與怨放不下,這些習氣會與靈魂糾纏。
在穩定中接軌和合
二十八日,於教育董事會中,上人對眾開示,天下事需要有人去做,還要做得對,這樣的人才實在是很難得。人無完人,凡夫眾生都有各自的煩惱習氣;而佛陀經過長久劫以來,生生世世的修行,達到覺行圓滿的人格。雖然此時發心學佛修行,無法迅速達到佛陀的覺悟境界,但是認定了方向,就要不斷精進。教育培養人才,也要堅持正向,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慈濟志業四大合一,可以發揮更大的力量,在社會上教育大眾,淨化人心。
「人間有各種苦,需要從不同的方向去救拔,而在座各位選擇教育,慈濟教育要與慈善、醫療、人文會合,這是慈濟的精神脈絡,四大志業是共同體,尤其現在慈濟科技大學與慈濟大學合併,要在穩定中接軌和合,一定要有很明確的精神脈絡。」
上人說,慈濟教育志業從慈濟護專創校以來,只有三十多年,時間不長,但已經為臺灣培育了不少人才,雖說沒有創立豐功偉業,不過都是守規矩的好人,在慈濟所接受的慈悲喜捨精神,他們帶到各行各業,所以慈濟畢業生廣受肯定,讓自己也很感恩。
「為佛教,為眾生」,慈悲喜捨是慈濟學校的校訓,也是慈濟教育法髓的主軸。上人說,慈濟當然不排斥其他宗教,然而慈濟師生都要認知自己在佛教創立的學校,認識佛教精神。當初為了建立花蓮慈院,要成立慈濟基金會,到省政府辦理立案時,被告知不能用「佛教」的名稱。「我就說,我們是以佛教的精神理念要建院,如果不能用『佛教』,就不需要創辦醫院。在我的堅持下,仍以『佛教慈濟基金會』為名,創立了慈濟醫療體系;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大家都要清楚慈濟是佛教團體,身在佛教的志業體,要有佛教的精神理念存在。」
「我們要為天下育英才,這是我們的真誠理念,而慈濟教育在這三十多年來,也真正做到了無私的教育,付出無所求,只希望學生真正懂得回饋人間,為人間付出,落實慈悲喜捨精神。」上人表示教育不只在學校課堂裏,尤其現在資訊傳播快速而普遍,可以運用電視、網路等媒體傳達道理;不過現在的社會環境比過去更複雜,學校教育也面對比過去更多的困難,要讓人聽了道理能接受,還能身體力行,實在不容易。
上人談到以前的父母放心將孩子交給老師教育,老師「教之有道」,孩子乖乖聽話。現在的教育風氣講求自主,「尊師重道」的精神與倫理秩序被輕視,衍生的各種社會亂象令人憂心。「很期待慈濟學校要做好該做的,而不該做的,則要保守;所說的『保守』是守德─守好品德教育。」
上人期許教育志業主管同仁貼近法脈、理解慈濟,永遠都不脫離法脈;守規矩,不犯規,恆持慈濟教育方向。現在兩校合併,更要把握好方向,在穩定中做好整合,成為一所很得體、很和諧的好大學。「慈濟志業以『誠正信實』為原則,忠於『慈悲喜捨』,我們現在要鞏固基礎,若過去有不足之處,要趕緊補足,直到飽滿、圓滿,再往前精進,永續於未來。」
上人說,慈濟為天下育英才,而且以佛心愛天下眾生;教育志業有如今的成果,過去投入的每一位功不可沒,大家要相互珍惜,以「大地之母」的慈愛之心庇護、疼惜人人,發揮愛的教育,也讓人感覺到受照顧的溫暖,能夠再去照顧其他人、傳遞溫暖。
上人指出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是一體相連,不能分開;靜思精舍是法脈源頭,從精神源頭開啟慈濟宗門,不論是醫療或教育志業都在宗門之中,所需要的志業人才不能脫離法脈,要很了解慈濟,才能讓慧命延伸、志業永續。
大空間裏的小螞蟻
上人與王端正師兄、林靜憪師姊、顏博文執行長等人談話:「來到人間,脫離不了人間的生活,不是要享受生活,而是要在人間生活中,鋪起一條路,讓人走得好;有路,還需要有橋,讓人安全通過溝、溪、河,直接通往想要去的地方。人與人之間也要鋪起心橋,哪怕是一家人,親子間、兄弟間也要搭心橋,這值得去做,應該去做,也是非做不可,人間才能合和互協,才能天下平安。」
「人人的心可以關照到極微小、無形的心念,大到宏觀天下,這也是佛陀所說的覺性,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性。可是凡夫心被無明煩惱掩蓋,心裏想的、口中說的、身體所做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事。所以要建立正知、正見,有正思惟;要有正確的見解,還要有正確的行為,共同為天下眾生鋪出一條正直的菩提大道,也就是覺悟之道。」
「宗教只是名稱不同,那就是『小異』,但都在正道上,就是『大同』。期待將各種『小異』會合於『大同』,就要從小角落做起;若是小角落不做,大空間就無法開闊。我們可以運用大覺者的教導宏觀天下,發揮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疼惜眾生,會合因緣利益世間。」
上人說,慈濟既不為名,也不為利,沒有任何企圖,只有一個責任─因為有佛法的大覺悟,所以不忍眾生受苦難,即使相對於天下,只有微弱如小螞蟻的力量,也要堅定志向、負起責任。只要志同道合的「小螞蟻」愈來愈多,也可以扛起大米。
「我特別喜歡觀察螞蟻,一整群螞蟻在前進,是一隻接一隻,有前後次序地走。我們也需要有這種規矩,我不覺得自己有多重要,我就是在這個大空間裏的小螞蟻,即使是我在帶路,也期待身後的每一隻小螞蟻要跟好;或是做一隻跟著前面走的小螞蟻,跟著走也要負起責任,不能脫隊。」上人說起五月在中正紀念堂「三節合一」浴佛典禮的情景,人人以真誠的心,構成一幅幅美麗的圖案,若是其中有一個人不與團隊合齊,整體就有缺點;即因人人虔誠用心,合和互協,才能融合天、地、人,構成永銘於心的莊嚴美景。
上人指出,慈濟是一心一意,把佛法正道鋪展在世間。佛法本來就不是教人拜拜祈求,而是教人要做好該做的事,有做就有得;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掌握正確的方向,就要運用智慧,在世界各地,遵循當地法規,因應其風俗民情而弘法利生。
「法譬如水,水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有河水、江水、溪水、井水等不同的名稱。慈濟就譬如雨水,滋潤乾旱大地,天空的雲層降雨,普及天下。期待能夠普遍淨化人心,就要讓不同國度的慈濟人有相同的精神方向,人人的心要開闊,能夠包容天下,無論身在何處,都要成為天下萬物所需要,能滋潤生機的水。」
「師父常常提醒自己要『心包太虛』,若聽到有什麼不如意事,覺得怎麼會這樣?緊接著叮嚀自己─心要寬闊,心包太虛,要容納天下一切,隨時都有自我教育的心態;天下事學不完,天下人我們都有責任教。有這樣的心態,會覺得大家都很好,但是我們要做到讓人肯接近、與我們貼心。」
上人期盼慈濟存在人間,要永遠發揮良能,應眾生需要而普及人間。而此時有好因緣,就要盡這一念心,把握這一分緣,為未來鋪出一條永恆的道路;不是為別人鋪,是為自己鋪心橋,來世還會再走回這條大道。
「過去的路都走對了,分秒沒有偏差,我們要感恩開闢道路的人,走出了一條很扎實、很明顯的筆直大道。既然確認是正確的道路,就要放心地走,走得踏實,同時接引、培養後來的人承擔責任。」上人說,人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的專業學識和經歷,要讓不同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因應其生活環境而發揮,才能做得好;臺灣本會要發揮正氣,為全球慈濟人指引正向,即使各國慈濟人的做法有「小異」,宗教信仰也不同,但是心靈的方向會同為一。
「你我各有其名,但是心志合一,實在難能可貴;我們共同為後代鋪慈濟路,『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守好慈濟志業,這條道路就是從現在鋪展到未來的永恆大道。」上人說,慈濟這條道路是寬廣的「八線道」,同時推展八大法印,同一方向為天下眾生鋪展正法的康莊大道,此時要培養一心一志的年輕後進,不斷鼓勵、教導他們,這是你我此時的責任,讓世世代代的慈濟人在世界上發揮無私清淨的大愛,發揚慈悲喜捨於人間,讓佛陀的「八正道」開展在人間,直到大愛包容地球村,包容宇宙空間,關懷十方世界。
福禍其實相離不遠
二十九日,印尼張美意、楊德華、楊鎮傑、黃世海、黃勁耀、黃勁捷、徐斯蘭等師兄師姊與上人分享心得。有師姊述及自己過去欲念深重,不斷購買衣物、包包,如今已學習放下貪念。
上人肯定師姊轉無明成智慧,貪欲如無底洞,衣物、包包買得再多,都不會滿足;現在轉過來,能夠知足、感恩而喜捨,就得福了,心靈輕安快樂,這分快樂就是法喜。得到了智慧就是得法,已經認清這些包包都是無明包,能夠捨、放得下,得到的就是福與慧;想到自己不再大肆購物,把資源布施給需要的人,讓他們得救,會覺得很歡喜。捨無明、造福緣,是有智慧的人。
楊德華師兄為黃榮年師兄的員工,在公司已任職三十多年。上人肯定,榮年師兄在公司用心帶動,開創了很多好因緣,不只牽起了員工與慈濟的緣,也讓慈濟志業落實當地,造福貧苦家庭,且帶動出不少企業界的友人行善付出,對印尼社會有正向的影響。
上人說,印尼曾經歷金融危機,經濟蕭條、社會不安,才經過二十多年,現在經濟繁榮,社會相對穩定,這群願意出力協助政府安頓貧苦家庭的企業家功不可沒;人人有愛心,往同一個方向出力,真正達到「安邦定國」。
「我常常看著面前的全球地圖,看著慈濟人分布在哪些國家地區,感覺到有慈濟人行善造福的地方,真的相對祥和、有福氣。請你們要多邀約朋友一起做慈濟,共同造福印尼、造福人間;可以多說慈濟故事,不只在印尼的慈濟事,慈濟在國際間做什麼事,都可以當成話題,讓人人看見人間的苦,也期待更多人能了解心靈有愛最富有。」
上人指出,人與人之間相互比較,要比財富多、名氣高、權勢大等等,怎麼比都是比上不足,永遠不滿足會很辛苦;若親自行善造福,看見貧窮苦難,就是比下有餘,知道自己已經很有福了,會很知足、很感恩。
縱觀人類歷史,此時是很有福的時代,但是大災難也很多,需要人人多造福。「我天天都很擔心世界人心動盪,權位更高的人一念心偏差,影響的就是整個國家,甚至掀起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影響全球。禍與福實則相離不遠,所以時常告訴大家要戒慎虔誠、多造福;不分貧富,只要起一念善心,人人都有力量可造福。窮困的人如何造福?每天捐出一個銅板或是一把米,長時間累積點點滴滴的力量,與其他人的力量會合起來,就有一股幫助苦難人的大力量。」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