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優設計─讓科技回歸慈悲

行動廚房、淨水器、摺疊床、環保毛毯……
基於救苦救難所研發的種種工具,
該如何追上天災人禍發生的頻率?

年輕人跑得快,
慈濟連結資源、創造平臺讓他們練功,
帶動新世代逆轉當代危機。

行動廚房、淨水器、摺疊床、環保毛毯……基於救苦救難所研發的種種工具,該如何追上天災人禍發生的頻率?

年輕人跑得快,慈濟連結資源、創造平臺讓他們練功,帶動新世代逆轉當代危機。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全球重災頻率升高,慈濟近二十年來積極研發各種應對緊急災害的用品,從機具類的行動廚房、行動淨水器,居住類的組合屋、摺疊式「福慧床」、「福慧桌椅」,到用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毛毯,用水沖泡即可食用的香積飯,每一項資材,都是為了救苦救難而研發。

「慈悲科技」的名稱與內涵,就在這些「為眾生」的研發歷程中,愈發成熟而充實。時至今日,不僅「出社會」的慈濟志工與志同道合的產學界人士積極合作,推出許多成熟產品並投入賑災濟貧第一線,許多高中職學生與大專青年,也在慈濟舉辦的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中,發表許多有助於慈善賑災與醫療長照的優秀設計方案。

從救災實際經驗中所研發改良的慈濟行動廚房,把炊具與爐具裝在一輛車上,能就近且快速為救災現場提供大量熱食;圖為二○一八年「救將!防救災體驗營」,志工簡介防救災設備。(攝影/黃筱哲)

化極微光為極亮光

二○二三年十一月中旬,慈悲科技創新競賽熱烈進行之際,世界氣象組織提出警告,全球平均氣溫已比工業革命前升高攝氏一點四度,二氧化碳總量則多出百分之五十,氣候變遷危機距離「不可逆轉」的臨界點近在咫尺;俄烏戰爭烽火未歇,以巴戰禍又起,傷亡及流離的悲歌不知何時方可止息。

「科技到底是幫助人,還是把人帶往毀滅之途?這個答案存乎一心。」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劉效成,在競賽開幕式上語重心長地提醒。

戰爭衝突、環境破壞等影響人類生存的危機,是盤根錯節的系統性問題,不免令人感到灰心,卻也必須加緊腳步應對。

「過去我們談氣候變遷,現在已經是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的生存威脅了。這一代如果不採取行動,留給下一代的將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環境。」劉效成表示,慈濟已經展開全臺靜思堂建築的碳盤查,並建置太陽光電設備、能源管理系統,借重數位科技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矢志成為NGO淨零排放的先行者。

「慈濟基金會也推動『企業共善』,例如結合貨運公司專業的物流體系,賑災時能更快、更有序地把物資送給需要的人。」劉效成補充說明,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都有強項,而慈濟做的是把人才、資源連結到同一個平臺上,一起做對人類、環境有益的事;在慈濟青年公益實踐計畫中,創造業師與年輕人之間的連結,則是讓年輕人有機會學習業界的專業思維與做法。

「科技如何運用還是在人,如果想的是競爭或是壓倒對方,就會往壞的方向去走。就如上人常說,善惡拔河誰會贏?答案是人多的一方會勝利。」每個人都像是一隻螢火蟲,聚在一起就會放出極大的光芒,就有可能翻轉世界,這需要大家相互影響、彼此協作。舉辦慈悲科技競賽等青年公益相關活動、接引不同世代的初衷則是,「希望能啟發更多年輕人,以善念發揮更貼近這個世代需求的想法。」劉效成指出,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以善為出發才是最重要的。

劉效成進一步說明,現今的社會價值多半影響年輕人力求快速成功致富,但慈濟希望透過慈悲科技的平臺,讓彼此看見科技在社會關懷方面的應用,科技並非只是功利的,「我們希望大專甚至高中校內都有慈悲科技的獎勵與引導;初發心是好的也要給予肯定,告訴他怎樣可以更好;希望他不是只把成果用來得獎,而是可以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組合屋與福慧床的設計便於收納運輸,亦可快速搭建完成、展開使用,兼顧環保及賑災效益(圖2攝影/顏霖沼);二○二○年慈濟基金會舉辦「國際青年防救災研習營」中,學員實作體驗提供受災者的暫居空間。(圖1攝影/陳誼謙)

創新是復古再出發

「創新」研發是進步,其實也可視為一種「復古」,是對佛法「五明」思想的回歸與再出發。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林建德所長說明:「五明是大乘菩薩道很重要的概念,彰顯了知識的重要,其中也包括技能、技術;菩薩當於五明中學,他們是為眾生而學,要遍學一切眾道法,智慧深入眾生根,才能度盡一切眾。」

從學佛、修行菩薩道的角度來看,其中「醫方明」的醫藥保健學問,「工巧明」的工藝技術能力,「聲明」的溝通、論述與傳播技巧,以及「因明」識別因果的邏輯思辯,都是為了成就「內明」而修習的輔助法門。

「佛學又稱為內學,內在心性之學,內明就是從內在心性明白佛法的教導。」林建德換另一種角度說明,菩薩必須明瞭這五項知識或能力,方能廣結善緣進而度化眾生,「佛教看待科技,是將它當成一種善巧方便,科技的運用、研發是弘法利生的方法與工具,最終是以苦痛的解脫為目的。」

歷史上的僧眾典範,如唐朝的鑑真大師發願赴日傳法,不惜身命,六度跨海方得成功,也為日本引入當時中土先進的醫藥知識;約莫同時期的日本僧人行基法師,則是發揮土木工程專長,率領民眾造橋、鋪路、興修水利設施,因此倍受百姓愛戴,得以將佛法廣傳。

證嚴上人一九七二年於花蓮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推動興建慈濟醫院,是以「醫方明」濟世救人;諸如日後的九二一希望工程、減災希望工程等建設及多項慈悲科技的發明,則是「工巧明」的展現。

林建德說,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例如現在不會使用3C等於中斷了與世界和眾生的連結,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度眾生就必須與眾生保持交流互動,因此從過往的各種工藝技術到現代的科技都十分重視,「慈悲加上科技,我覺得就是菩薩悲願情懷的展現。科技和人類的理智發展有關;注入了美善,就彰顯了慈濟人文的特色。」

關於科技的發展與應用,林建德也提醒:「如果我們投入很多心血在科技研發,卻沒有終極性的關懷,一味地求創新其實會產生很多社會問題;科技研發跟經濟發展不該只是以利益為導向,也應顧及人文關懷與道德責任。」

回溯佛法的智慧,找尋當代問題的解方,以「五明」去「無明」,讓科技回歸慈悲。這是慈濟正在努力的,也是胸懷天下的有志者值得投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