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石川縣能登半島的強震,讓進入雪季的穴水町居民更辛苦了;連續十七天,有一群人拂曉即至,帶來災區最匱乏的飲用水和蔬菜、豆腐,在低溫霜雪中為大家做一頓飯……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王秀芳臺長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原本過新年的光景,是寺廟前「初詣」的人潮,還有從大都會返鄉,與年邁的父母或親友相聚的和樂。但進入令和六年的第一天下午四點十分,在石川縣的能登半島,離地表十公里的淺層地震,震醒了天地人間。
芮氏規模七點六的強震,連遠在東京的慈濟人也感受到三級的震度;隨著海嘯警報發布,大家的心愈揪愈緊。此時電話彼端傳來了上人慈悲的聲音,心繫著志工、會員大德們是否平安。
靠近日本海,風景秀麗的能登半島,是以海產與漆器聞名的觀光地區,對慈濟志工來說,卻非常陌生。元月十三日,我們第一個熱食發放點在穴水町的冥王星交流會館展開;臨時廚房設在避難所外圍,用藍色塑膠布沿著牆壁搭起來,已經有團體駐站,並且讓出了午餐時段給慈濟人承擔。這樣的安排,讓這個團體歡喜地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只有兩個人,每天要提供一千份早晚餐。
因為是臨時搭的棚子,志工要忍受颳風、下雨、下雪的天寒地凍;冥王星交流會館避難的鄉親,高齡者占多數,志工很用心地考量到,除了要切寸菜,也要將菜煮得軟一點,儘量提供纖維足夠的蔬菜,還有蛋白質豐富的豆腐料理,飯可以少量,但是菜量不用減。有田太太說,不知道為什麼吃了我們的熱食,她的口內炎好了。這讓志工非常歡喜,這應該是素食的力量吧!
日本政府婉拒國際支援,也尚未接受外縣市志工團體進入災區,而我們能夠停留當地服務,除了來自各方貴人相助,還有我們長年在日本的慈善經驗;最重要的是上人不忍受災鄉親的無助與苦痛,這也是NHK、朝日電視臺以及北陸、北國、產經等新聞媒體訪問時,所想要了解的─我們為何而來?
回想起第一天供餐,在鄉親的感恩與讚歎聲中,志工戰戰兢兢完成任務,然而之後「煮飯」卻成為志工的惡夢。第二天下雪,對不熟悉嚴寒的志工,從沒有想過,會因為瓦斯桶的瓦斯凍結,飯煮不熟!
這一鍋鍋半生不熟的飯,讓有多年熱食賑災經驗的志工,感到非常挫敗!還好有當地志工適時提供烏龍麵,解決第二天的供餐。但是第三天,問題同樣出現,除了由另一處熱食發放點的穴水綜合醫院支援之外,避難所提供電飯鍋,讓志工在往後的梯次解決了煮飯的問題。
但是到了第三梯,電飯鍋竟然故障了!當地志工團體教我們直接用瓦斯煮飯,這對小家庭的家庭主婦、平時用電子鍋煮少人份的志工,又是另一個考驗。但是超越了困難過後,大家都很開心,因為變成煮飯高手了。
由於交通與住宿空間有限,第一梯次開放了十四位志工。如果只有一個定點發放,志工人數足足有餘,感恩石川縣臺灣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陳文筆醫師引介,穴水綜合醫院院長島中公志專程來到冥王星交流會館,問我們是否也能提供熱食,給該院醫護人員、避難家屬、町公所避難民眾,還有外地來的救難隊成員,因為他們從地震發生到現在,以泡麵和飯糰為主,沒有吃過熱食。我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島中院長很肯定慈濟人的協助,一天幾乎來探望三次;他非常開朗幽默,碰到男眾志工一定擁抱致意,對師姊們也熱情互動。在這裏領熱食的鄉親相對年輕,需要力氣去工作,但發放的第一天都不好意思開口說要加量,因為怕不夠給後面的人;感受到志工的真誠,第二天開始小聲說,想加量大碗……不只是男士,女士們也鼓起勇氣,輕輕地說:要大碗的!
少少幾位志工在交流會館簡單環境下料理每餐數百人餐點(圖1攝影/周利貞);清晨攝氏零度,液態瓦斯即使有毛毯保護也結冰了。(圖2攝影/高晙喆)
穿梭領餐隊伍中奉茶
少少的人力,同時兩個發放點,是志工的挑戰與突破。第二天兵分兩路,兩個發放點車程相距五分鐘,前一晚的物資分類要很清楚,才不會混亂。兩梯次的發放穩定之後,第三梯的師姊開始展開軟實力,提供熱熱的淨斯烏龍茶。擔心避難鄉親喝了茶睡不著,泡的茶要淡,但仍要有茶香跟茶味。張好師姊專程從東京帶來大茶桶,在冥王星交流會館開始奉茶,受到鄉親極度的喜愛。
張好師姊又連夜去買了紗布縫製茶袋,用克難式的泡茶法,在穴水醫院也開始奉茶。茶香暖人心,在等待領餐的隊伍中,師姊們真誠地一一奉茶,話匣子就打開了,除去了大和民族常見的內斂與壓抑,前幾日即使不斷聽到感恩的話,總是覺得很緊繃;然而小小一杯茶,讓拘謹的臉龐展開笑容問說可不可以續杯,因為從來沒喝過這麼好喝的烏龍茶,茶熱熱的又香又順口。志工從淨斯烏龍茶的有機栽培,分享到慈濟的環保理念,讓人開始想了解我們的團體。
紅紅的平安吊飾,引起受災鄉親的注意,紛紛問這個是否等於日本的「御守」?志工回答說,這代表慈濟人的祝福,祝福他們平安幸福,早日恢復往日的生活;他們都說這要跟朋友結緣,可愛的院長更將之掛在兩耳,替我們宣傳。
元月二十二日於穴水綜合醫院提供的菜色是麻婆豆腐,吸引許多人排隊取餐。
感恩不可思議的因緣
在日本政府仍然婉拒國際支援,以及尚未接受外縣市的志工團體,我們能夠及時動員,除了來自各方貴人相助,以及我們長年煮熱食的經驗,最重要的是有上人的指導,不忍受災鄉親的無助與苦痛,只想在第一時間給予熱熱的、營養溫飽的一碗飯,這是NHK、朝日電視臺以及北陸、北國、產經等新聞媒體,想要了解這來自臺灣的慈善團體,為何而來。而我們就只是這麼單純的一念心而已。
去年一場在大阪的醫師聚會,關西協力組長陳靜慧師姊跟著任職臺北駐大阪辦事處副處長的先生出席,在會中把握短短的時間,分享了上人行願半世紀的故事。陳文筆醫師夫婦自石川縣而來,因緣參加了這場僑會活動,聽到靜慧師姊的分享,也因此有了概念,肯定慈濟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團體。
陳醫師視病如親,常在自家門口發現未具名的病人送來的禮物;震災發生後,他和石川臺灣促進會的理事,更載著物資送入災區二十一趟。
元月五日,當我們確認北陸新幹線正常行駛了,來自臺灣的陳金發師兄,帶著陳思道、盧建安與池田浩一三位師兄出發到石川縣,在七尾醫院與陳文筆醫師碰面,由陳夫人陪伴進入穴水町。
從七尾進入穴水町的道路柔腸寸斷,政府快速搶通中,並且讓救災與物資補給車輛優先通過,車程時間因此要比平常多三倍;心繫寒冬中受苦的鄉親,陳思道與井田龍成師兄元月十一日再度抵達災區,接洽熱食發放地點。
慈濟日本分會多年來與日本的志工平臺互動,在此時從該平臺有了好因緣,得以進入穴水町冥王星交流會館的避難所,確定了熱食發放的地點。
十二日熱食發放團隊啟程前夕,志工住宿處卻還沒有著落;就在大家為此緊張的時候,靜慧的先生突然提醒可以請陳醫師問問中能登町的町長;就這樣十分鐘內,為我們找到了在古民宅的住宿處。陳醫師還陪著我們進行第一天的熱食發放,也接引我們拜會北國新聞社社長,他說慈濟的善行應該要讓更多人知道。
古民宅成為切菜工廠
志工駐紮在中能登町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古民宅,即使東京偶有下雪天,我們對北陸的清冷卻不熟悉。晚上雖有暖氣,卻不足夠,連續兩夜,多數人躲在睡袋內卻仍冷得睡不著;第三天町長派人帶來了緊急災難用的防寒物資,每人兩件毛毯、一套隔熱墊。之後的梯次志工比預定人數多,大家分著使用,還有人經驗分享,晚上要穿著暖暖的羽絨衣入睡,改善了寒夜的難眠。
中能登町雖然與穴水町有五十公里之遙,但因此解決了在災區煮熱食的缺水問題。志工每晚將水袋裝滿,還將菜蔬切好洗好,隔天帶去。咚咚咚的切菜聲,是為了翌日五百多人份的熱食,隨著菜單的需求,有時候忙到子夜過後,隔天清晨六點就摸黑出發。這是沒有過的賑災經驗,資深志工笑笑地說,將近十三年前的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發放見舞金時也沒有這麼累;即使身上的痠痛貼布貼了好幾處,但是臉上的表情是甘願又歡喜!
每晚八點半重要的賑災連線會議,必須跟切菜搶時間;志工擔心切不完,於是有了一面削牛蒡、切馬鈴薯、手撕高麗菜,一面參加會議的光景。會中也分享當天溫馨點滴,還有緊張的滋味,常常笑聲不斷,消解了一天的疲憊,為未知的明天增添勇氣。
四個梯次兩個發放點,需要八位掌廚人。日本分會從二○○五年新潟中越地震的熱食發放,還有熊本地震、西日本水患後,到長野與倉敷熱食發放,以及每個月例行的街友發放與大愛食堂,熱食發放成為日本分會的強項。這其中有幾位大廚師兄利用休假日來協助,平常就是女人當家。這次能登賑災,有三位專業大廚請假來協助,專業有專業的氣勢跟口味,但是師姊的力量也不讓鬚眉。
無論來自大阪或是東京的掌廚師姊,平時都是家庭主婦,面對這麼多人數的煮食,都是首次的挑戰。聽說需要掌廚,有人緊張得好幾天睡不著,但是過後的歡喜是無法言喻。
從住宿地到熱食發放點,開車單程約兩小時,因此優先接受會開車的志工報名;即使平常只開家用小客車,也要挑戰駕駛八人座的物資車。
忙完去年的入經藏演繹,慈青學長姊紛紛喘一口氣說,終於可以專心工作了!沒想到龍年一開始,繼續更大的承擔。第一階段的賑災,他們走在最前、做到最後,還要往第二階段延續邁進。
井田龍成,在日本長大的慈二代,善用他的語言優勢及溝通能力,和各團體協調與新聞媒體互動。
盧建安,自行經營企業,從勘災開始到最後撤場,除了駕駛物資車來回東京與石川災區,還要協助收集資訊,以及熬夜做簡報、剪輯影帶,發揮了多功能。
鍾佳玲,可說是在日本分會長大的孩子,乖巧懂事、細心盡責,平常就是分會行政以及各種活動的好幫手。有過三一一賑災經驗,災難發生後隨即主動收集各種訊息;除了行政與協調,也承擔簡報製作,三更半夜還坐在電腦前整理資料,有一次四點才躺上床,五點就跟著大家起床工作。
圖1:災區一月下旬連日大雪瀰漫,志工滿載食材清晨出發,小心翼翼避免打滑危險。
圖2:從寄宿地到熱食點約五十公里,沿途田間積雪已融化,由於道路受損僅容單線通行,救災車輛密集,志工行程每天從塞車開始。(攝影/周利貞)
在雪國必須堅強起來
當前方一梯梯交替,留守後方無法到災區的志工,讓例行的街友發放、大愛食堂以及個案關懷,如常進行;同時在東北石卷、東京新宿、大阪、群馬等地,志工走上街頭募心募愛。年度大活動「祈福感恩會」,也如期圓滿舉辦。
前方人員在寒冷的雪國為了苦難的眾生相互照顧,後方人力彼此成就、合和互協,這不就是最美好的慈濟大家庭!
第一階段賑災從元月十二日到二十九日,在風光旖旎的能登半島發放的第六天,難得一見紅紅的旭日從日本海東昇,氤氳的水氣,在海面上朦朦朧朧,似乎是給志工僅有的賞賜。嚐過了前幾天的大雪,過後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的堅硬雪白冰冷,等著我們踏過踩過,不知覺地告訴自己要堅強起來,因為還有許多人等待著我們溫暖的手。
二月十六日,我們再度回到穴水醫院,啟動慈濟在日本首次的「以工代賑」,邀請四位受災失業居民協助煮食。午間十二點準時供餐,已見長長的人龍隊伍,各科室代表拿著大托盤前來等候領餐,大家紛紛表示:「再次看到慈濟人,非常歡喜!」院方還提供了閒置咖啡室讓我們製作熱飲,候診病人和院內同仁紛紛留言:「沁入心的烏龍茶還有大家的笑容,是人間的美好!」「感恩熱熱的美味午飯後,今天竟然還提供了熱可可!」
想起上人在元月行腳中,多次與我們連線叮嚀,要我們不要捨近求遠,要遵守政府的法令規定,但是有機會就要把握,趕快去做。因為有上人的諄諄指導,即使在北國的大冷天,我們的心是熱的,時時把上人的話放在心中,無畏風雪,往前邁進!
志工團隊駐紮在中能登町有百年歷史的古民宅,每晚在備料、回傳資料的忙碌中,仍會齊聚一堂討論明天計畫。(攝影/周利貞)
留守東京會所的志工,元月二十日製作街頭募款箱與標語,準備上街募心募愛。(攝影/林真子)
煩惱一億次就好
撰文/島中公志(公立穴水綜合醫院院長 )
島中院長(左四)在院內料理室與志工合影留念。(攝影/周利貞)
元旦當天上午開始,我就在醫院工作了;當我計畫再一個小時後就能下班回家,結果下午四點十分開始搖晃,地震發生了!從那時開始就沒有休息,震後四天我大概只睡了兩小時。
我們的醫院停水,難以照顧病人,無法供餐,於是安排能出院的先出院;再來就是不能出院需要治療的病患,轉院到金澤;最不好處理的,就是需要洗腎的病患,最遠的有送到小松,單程就花了六小時!轉院讓很多病人都哭了,很希望留在穴水町治病。
我們所有醫護人員幾乎都受災,甚至失去了家園;有一半的職員是來自於輪島,其中五分之一無法回來上班。日本各地的醫師抵達石川縣幫忙,也是第四天的事情了。
在經歷這麼嚴重的災情後,大家心情低落;有外地的精神科醫師過來,我們就請他們照顧職員和避難所民眾的心理健康。煩惱是難免的,但是如果煩惱一億次後,可以恢復元氣的話,就煩惱一億次吧!
自從慈濟過來煮熱食,每天都有排得很長的隊伍取餐,大家非常期待餐點,吃到熱騰騰的食物之後,果然變得比較開朗。受災後過得很辛苦的人,又重新有了笑容。
發放熱食時,慈濟的每一位都很親切,而且充滿笑容;受災地本來氣氛就比較低潮,很謝謝大家把開朗的氣氛帶進來。日本有一句諺語叫做「打開笑門福自來」,所以希望用笑容面對。總有一天─就算還要幾年之後,我們可以再次笑著跟大家見面!(整理/編輯部 資料提供/大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