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六萬多位確診者,九成是來自海外的「客工」;
他們是維持國家建設重要的一群人,
政府提供檢測、治療與隔離設施,
慈濟則透過各種行動,
讓不同族群能相互支持、共度難關。
新加坡六萬多位確診者,九成是來自海外的「客工」;他們是維持國家建設重要的一群人,政府提供檢測、治療與隔離設施,慈濟則透過各種行動,讓不同族群能相互支持、共度難關。
聯合國亞洲暨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在二○二○年亞太移工報告中,呼籲各國將「移工」列入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因為他們是容易暴露在感染風險下的高危險群。
在全球經濟競爭力名列前茅的新加坡,公民或擁有長期居留證者享有接種權利;而境內的外籍勞工被統稱為「客工」,彷彿永遠作客他鄉,但也被納入接種計畫中。新加坡在去年元月出現疫情後,政府即推出全民新冠病毒追蹤軟件(Trace Together App/Token)與訪客登記系統(SafeEntry),卓越的檢疫能力深獲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專家讚許,但三月底卻出現大規模群聚感染,大部分發生在客工宿舍;政府緊急實施類封城的「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民眾全數居家上課或工作,餐飲只能外帶,也針對全國高達三十萬名客工進行檢測或隔離。
今年五月新加坡再度出現疫情,政府展開嚴格管制措施。在政府二度加強客工宿舍檢疫隔離措施後不到兩週,五月十七日早上,慈濟人文青年中心接到來自政府人力部的電話,希望慈濟能延續去年「籬家布衾」計畫(Stay Home Quilt)的精神,為客工族群的心理健康盡一分力。
慈濟新加坡分會於去年十一月舉辦「籬家布衾:故事展」,展出多幅客工、幫傭等各族群縫製的布藝作品,以及記錄與客工互動的攝影展,增進不同族群間的交流。
做一件「對」的事
政府提供客工治療費用、隔離設施、食物甚至月薪,但當人民恢復社交與經濟活動時,客工的行動依舊備受管制,伙食送到房門口,甚至不允許到隔壁房間;幾個月才輪到一天可以外出,雇主會包車載他們到政府指定的地點休憩、郵寄、匯款、採買日用品,其他時間則是維持每天往返於「宿舍」和「工廠」兩點一線的生活。雖稱不上自由,但可以離開房間,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已經令他們覺得滿足!
慈濟針對客工的關懷超過半年,包括布置確診客工宿舍、提供布口罩或生活物資、線上講座、心靈鼓舞,其中「籬家布衾」是去年新加坡慈濟分會和藝術組織、企業單位合作啟動的藝術計畫,「籬」意即客工因為防疫措施以宿舍為籬的情景,也隱含他們長期離家打拚、思念家人的意義。只要在活動網頁留言,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就會寄一組內含針、線、鈕扣、布料等的縫紉包,讓收到的人可以發揮創意,透過「縫紉」抒發心情。
除了「縫補家的思念」外,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去年也邀請五百五十名客工及民眾捐出布藝作品,由藝術家王文清將之與民眾的作品縫合成象徵「家」的藝術創作,在疫情緩和時,於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展出,邀請社區民眾和客工來觀賞、交流,當時也受到社會大眾極大的關注。
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經理林杏純提到,該計畫大量採用二手回收物,無論布料還是鈕扣,都是從環保站的二手衣物裁剪取得。在志工和客工的巧手下,留著無用、扔了可惜的舊衣不僅被賦予新生命,也升級變成「說故事」的媒介,成為走入弱勢群體的工具。今年在政府的邀請下,慈濟人文青年中心計畫再與不同的NGO團體合作,藉由包括線上講座、藝術工作坊、縫紉、詩歌朗誦等方式關懷客工。
慈濟新加坡分會也主動和客工中心聯繫,讓志工走進宿舍關懷,舉辦紓壓活動和講座。「你是我這四個多月來,除了室友以外,見到的第一個人!」這是林杏純在宿舍關懷時,一位印度裔客工見到她時說的第一句話。她還記得當時對方激動的模樣,令她忍不住眼眶泛紅;不僅是被這句發自肺腑的無奈觸動,也是因為「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
一年多來,新加坡累積確診人數超過六萬兩千人,有八到九成為客工族群。這也使得志工在宿舍關懷時難掩緊張,有人在防護面罩下戴了四層口罩,或者忍了五個小時不敢如廁,避免感染。
「即使防疫措施都做足了,還是不能確定自己有沒有被傳染!」不過,讓林杏純最感動的是,志工即便害怕,還是勇敢挺進宿舍,只為了替這些無助的客工送上溫暖,還有志工在活動結束後有感而發:「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接觸過客工!」
「籬家布衾」藝術計畫開放日時,附近居民、客工和志工縫製地毯,接力完成由眾多布藝作品建構的「家屋」。
讓隔離不再孤獨
新加坡的阻斷措施從去年四月實施到六月逐步放寬,期間慈濟固定每月一次訪視長期照顧戶的行程被迫取消,志工針對其中一百多戶老老相依或獨居的弱勢人家進行密集的電訪關懷。在得知很多人買不到防疫物資,而重複使用醫療口罩後,慈濟新加坡分會開始打包安心祝福禮,內含乾糧、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同時也為有特殊需求的個案提供協助,包括贈送輪椅和嬰兒用品。
為了替經濟拮据的照顧戶緩解生活壓力,並配合政府防疫規範,阻斷隔離措施階段,所有物資都是委託從事運輸工作、生計受疫情波及的志工和照顧戶配送。慈濟新加坡分會慈善志業發展室副主任吳麗瑩解釋,封鎖期間,只有被政府允許的特殊行業不受行動限制,如貨運司機;而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不僅讓物資可以送到有需求的人手上,也讓受助者有機會成為手心向下的人,在付出中獲得成就感。
吳麗瑩分享,一位中年婦人擔心自己外出染疫,會傳染給抵抗力差、臥床養病的丈夫,每天不敢踏出家門,壓力大到受不了就對著窗外大叫,宣洩積壓已久的情緒。志工致電關心時,婦人表示已經很久沒吃到麵包了;當天晚上,住在同社區的志工便買了一條吐司,送到她家門口。
志工回憶婦人收到麵包時,如孩子般雀躍的向她道謝,還是覺得很震撼,「對我們而言垂手可得的麵包,在她眼中竟然像是天降甘霖般的美好恩賜……」吳麗瑩感慨,疫情雖然斷開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社交距離,卻讓本來不足掛齒的舉手之勞,變成溫暖人心的小確幸。
人們需要口罩,我們就縫布口罩或口罩套,最初規畫五百個,最後縫了五萬個;客工宿舍疫情爆發,我們就走入客工宿舍關懷,當下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不管來自什麼國家或是哪個種族,同在新加坡,我們要一起挺過去。一路走來困難重重,但也是積極、樂觀、充實而且充滿感恩的一年。 ─ 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經理林杏純(彭潤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