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農七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不隨著人我是非起心動念,就是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師父的生命價值
與紀雅瑩師姊及其同修陳植英師兄、唐美雲師姊等人談話,上人說,短短的人生,真正能為人間做事的時間並不多,現在還有健康的身體、清晰的頭腦,一定要把握分秒做事,如果想著自己老了,走不動、做不了了,這樣就會提早衰退。
「我們為人間付出、做事,功德分分己獲,怎麼做都是自己的;付出助人,同時為自己增長功德,所以要做得法喜充滿。假如永遠都有這分法喜心,道心就會很穩固。『發心如初,成佛有餘』,發心以後要長久維持,無論如何都不起煩惱,這確實很不簡單,因為難免時間久了,會隨著人我是非起心動念,這就是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上人期許,要培養長久永恆的真實法喜,「盤點我們從小到大與人群的互動,累積的是歡喜或是煩惱?或許有的人覺得生活過得很享受、很快樂,但是仔細想想,人生總是為了名利、享樂而爭取,有所求就有得失,求不得、不滿足,就是苦;再者,人生自然法則無法逃避,老病衰弱是最無奈的苦。不過,回過頭來想想自己,幸好有這麼多好弟子,常常聽到十方菩薩回歸靜思道場來分享,他們在某一個國家面對著人間苦難,如何撥開困難去付出;對方接受到慈濟的幫助,是如何歡喜與感恩。聽著、看著,我稱讚慈濟人的生命很有價值,也會對自己說,我的生命也很有價值!」
「我的生命價值在於弟子們聽師父的話,師父怎麼說,弟子就怎麼做。我很感恩,我說的話有人聽,而且弟子的道心堅定,所做的一切讓眾生得福,故而覺得不悔此生。」
上人對唐美雲師姊說:「你們在舞臺上演繹修行人的覺悟,覺悟了什麼?是不是一覺千悟呢?或許在瞬間有所體悟,這只是一個起點,還需要持續不斷地修行。人生無常,就如閩南語俗話說:『千算萬算,毋值天一劃。』很多事情人力難為,但是我們要重視因緣果報,不要種下不好的因,牽來不好的緣。」
「山上有千年樹,世俗少有百歲人,人生比一棵樹的壽命短暫多了。要如何讓我們的生命永恆在人間?就要在活著的時候,發揮生命的價值。你們所演的高僧,他對人間的貢獻,讓他的故事流傳逾千年,他的人生歷程由你們用戲劇演出來,他就還活在人間。」
「我這輩子從出家以前直到現在,都無所求,總是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我只要求自己要有獅子的勇猛、駱駝的耐力,保持著純淨的赤子之心,不會去求我要得到什麼。我們的身體是父精母血所成,真正的盡孝就是用這副身體去為人間做好事,以報父母恩。我們的意識是借這個身體在人間發揮作用,行善或作惡都是出於意識,又再隨著起心動念在八識田裏種下業的種子。要明辨善惡,好好地培養善的種子,不斷去付出、又再收入善的種子。就像種稻,藉著大地、空氣、雨水、陽光的好因緣,讓一顆顆稻種變成一串串稻穗,收穫無量善種子。」
醫人、醫病、醫心
四十九位即將投入臨床實習的慈濟大學醫學系五年級同學,在師長帶領下回到精舍舉行授袍暨宣誓典禮,聆聽師長與畢業學長分享經驗並勉勵。在透過視訊線上觀禮的家長見證下,同學們鄭重宣誓後,上人逐一為同學們掛上聽診器,開示期勉莫忘從醫初心,用愛救拔眾生的身心病苦。
「我用很虔誠的心,為每一位準醫師戴上聽筒,心裏有萬千祝福:祝福將來的大醫王,用愛心面對病人。人生最苦的就是身有病痛,而能幫忙療治病苦、解除病痛的就是醫師。佛陀來人間,是為了拔除人生的苦難,讓人人身心得到解脫;『大醫王』是佛的別稱,所以我稱呼解救病苦的醫師為大醫王,大家在我的心目中就是活佛。期待各位準醫師,將來要成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的大醫王;人生有愛才會有希望,有愛才能成就美善人生。要善、要美,就要有真誠的心念。相信你們是以真誠的心念選擇就讀醫學系,目標就是要救人。」
上人期許實習醫學生們活出有價值的人生,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要把握生命、善用時間,只要能呼吸、能走路、可說話、能做事,都要多一個『好』─呼吸好、走好路、做好事、說好話。」
「當我把聽筒掛在你們的肩上,同時希望你們挑起醫人、醫病、醫心的使命─要醫病,拔除他身體的病苦;還要醫心,膚慰他的心,不要讓他病得苦,心裏又惶恐。要讓他知道,雖然有病,但是有醫師盡心力來治療,讓他信任醫師,身心都有所依靠。你們將來就要當一位被人依靠、信賴的醫師;能夠付出、受人信任與依靠的人生,很有價值!」
上人指出身有病痛已是苦,若加上生活貧窮更苦;早期臺灣沒有全民健保,窮苦家庭無力負擔診療費用而延誤醫治,一家之主病倒,全家陷入困境。記憶中有許多慈濟的慈善個案,都是貧病交加,慈濟長期救濟其生活,也協助送醫治療,而後促成醫療志業從東部、南部、北部、中部都設立慈濟醫院,就近而及時地救助貧病,讓病人有所依靠。
救命、治病都要及時,若沒有把握因緣及時救治,也許就錯過了最佳搶救時機,會留下遺憾。上人期待同學們將來學成以後,無論在哪一所醫院任職,都要記得平等尊重生命、及時救人;懷抱善心、善念,發揮大醫王的精神,拯救天下苦難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