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災雙重襲擊 從殘景中走出救災路

梵高風災災區馬利僅那市空照圖。(相片提供/林福益)

中颱梵高跟著強颱天鵝的腳步,登陸菲律賓,新冠疫情下困窘的生計,風災後雪上加霜;災區狼藉,居民避居安置中心更是隱患。防疫期間,救災從何著手?

從空中俯瞰馬尼拉大都會區,東側馬利僅那河兩岸街廓泡在黃色泥水中,颱風「梵高」(Vamco)帶來風雨,加上水庫洩洪,河水位高達二十二公尺,大水淹漫馬利僅那市(Marikina)市區。「從三樓望出去,只看得到二、三樓的房子,其他全泡在水裏。」馬利僅那市杜馬那里等地志工向慈濟菲律賓分會回報災況,許多來不及撤離的民眾在屋頂撐過風雨夜。

二○二○年九月至十一月,十個颱風、熱帶低氣壓接續侵襲菲律賓。十一月一日,超級強颱「天鵝」(Goni)挾時速二百二十五公里狂風來襲,是二○二○年全球最強颱風,且四度登陸重創呂宋島南部美骨區(Bicol)各省。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馬尼拉慈濟志工迅速啟動勘災,並有六位志工趕往更嚴重的災區亞眉省(Albay Province)與當地慈濟人陳華民會合,在首站淡描戈市(Tabaco)帶動居民「以工代賑」清理家園。

「天鵝」風災尚在勘災、救災中,同月十一日,颱風梵高接續襲來。這次馬尼拉大都會區不再僥倖逃過,正面重創。政府繃緊神經撤離居民,風雨肆虐後,大規模停電、滿目瘡痍。

「這個颱風淹水災況,更甚於二○○九年的凱莎娜風災!許多過去沒有淹水的區域也在這次受災,半夜風雨最大,洪水在一兩個小時內快速高漲,水壩也不堪負荷洩洪,影響下游地區大水不退。」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楊國英說明災情,梵高颱風襲擊中部五省與首都馬尼拉,登陸點位於馬尼拉大都會區東側,凌晨大量雨水造成馬利僅那市、黎剎省聖馬刁鎮(San Mateo, Rizal)等數個市鎮洪水氾濫。

大水退去後,沿街電線、樹梢上掛著塑膠袋、垃圾,厚厚泥濘覆蓋街道住家,倉皇逃離的居民回家,清出的廢棄家具、毀壞物品,在巷道堆成一座座小山,滿地垃圾積水……

天鵝颱風風雨強烈,造成亞眉省淡描戈市大片民宅全毀,志工深入重災區勘災。(攝影/黃亮亮)

日薪三倍,賑災兼重建

救災經驗豐富的志工深知,若未趕在淤泥乾涸之前清除,夾帶垃圾硬化的泥漿會發出惡臭,清理難上加難。兩起風災災區分布呂宋島南部、中部,志工以僅有的人力兵分多路勘災,十一月十四日起在三處重災區—馬利僅那市、聖馬刁鎮、亞眉省,同步啟動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理街道,自力恢復家園、獲得收入;一天一千菲幣(約合新臺幣五百九十元)的代賑金,遠高於當地一般日薪三倍。

「上人慈示,災情嚴重,要讓居民在疫情及天災的雙重打擊下,生活可以盡快恢復。災區範圍廣大,若僅等待政府的清掃,環境衛生堪憂,疫情下,大量民眾滯留安置中心也是隱患,很不忍心!」慈濟菲律賓分會副執行長李偉嵩說,十一年前凱莎娜風災重創馬利僅那市,慈濟志工也迅速走入重災地區,當年首度發起以工代賑清掃行動;超過十年的互動,許多居民已認識慈濟,儘管在防疫期間,沒有過去千人齊喊加油的盛況,規模縮小為每場四百人的以工代賑,志工有毅力地一場接一場帶動、說明,讓居民了解,「這一千元來自全球一點一滴的愛心與祝福!」

堆積的淤泥、廢棄物,需要卡車、推土機配合清運,政府的機具不足,志工努力聯繫民間廠商大型卡車加入;居民自備工具,從自家開始打掃;行動廚房也來到馬利僅那市,志工煮大鍋菜提供以工代賑居民午餐。

在囊卡里,慈濟志工帶著本土志工先清理出公共區域,來自天鵝風災災區八打雁省(Batangas Province)的一群居民,跨區趕來支援打掃,回報十一月初慈濟的幫助。

「現在終於體會到,為什麼人家說施比受更有福了。」居民派崔克說,住在八打雁市綠地社區的他們,災後第二天便看到慈濟人勘災,並帶動以工代賑,數百個家庭獲得及時收入;他們也希望能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其他人盡早讓家園恢復原貌。

每天的清掃結束,當天就可以領到代賑金。在馬利僅那市馬蘭代里,五十八歲的羅莎(Fema dela Rosa)收到一千菲幣時,忍不住流淚,「颱風來時,我們幾乎在屋頂上待了一整天,水又急又快,我們所有的東西都被沖走了,連換洗衣服都沒有。」有了這筆代賑金得以添購基本用品,重啟生活。

圖1:聖馬刁鎮在梵高颱風風災後泥濘遍布、廢棄物堆滿街道,經濟停滯;慈濟啟動「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理家園。(攝影/楊碧芬)

圖2:配合大型機具、眾人合力清理下,聖馬刁鎮街道恢復原貌,參與清理的居民等候領取代賑金。(攝影/郭嘉獎)

七人小組,動員兩千人

在亞眉省天鵝風災災區,慈濟志工賑災腳步同時前進,各處受災程度不同,有的村鎮火山灰淤積急需清理,有的區域土石流毀村已無法居住,居民撤離到避難中心。

「梵高颱風造成馬尼拉附近災情,志工無法再進來亞眉支援,上人說要借力使力,把人帶出來。」從馬尼拉來到亞眉省的蔡青山、蔡昇航等志工,牢牢記得上人的叮嚀:「這些人的幸與不幸,就在你們這幾個人了。」

僅有的人力需要借力使力,七位慈濟人十一月十三日在亞眉省分頭辦說明會,號召居民加入志工行列,並帶動出一百多位社區民眾,分成二十九組進入六個巿鎮、四十九個里勘災,進行受災戶造冊。

有了社區居民的助力,加快訪視速度,志工同時在受到火山灰泥流侵襲的卡馬鎮(Camilig Municipality)啟動以工代賑清掃。疫情期間,中低收入家庭生計原本困難,因已逼近年關,很多家庭買來物品,準備在耶誕節前做些小買賣,災後一無所有,以工代賑是僅有的重要幫助。

卡馬鎮以工代賑最後一天,志工邵淑然看到撐著柺杖的青年雷納(Reynan Brioso)站在柱子邊,神情失落地看眾人清掃;靠近詢問,才知他也想參加,清早步行三小時到Ilawod里,但抵達時已是九點,以工代賑早已登記結束開始清掃了。

十五歲的雷納天生右腳缺陷,個性害羞的他,家裏有十三個兄弟姊妹,母親患哮喘病,因家貧,母親已有兩個月沒有用藥了,非常需要錢為母親買藥;志工不捨,於是請他加入香積組幫忙切菜、協助中午供餐,當天也領得一千菲幣代賑金。

烈日下努力清掃,艾爾博多(Alberto)一家人同樣急需這份收入,十九歲的大兒子瑞歐文斯(Riovans)從小失明,一家六口在災後無以為繼,「天鵝颱風過後,我們整個里全被泥沙和巨石覆蓋。」艾爾博多感恩還有機會憑著自己的力量為家人賺得溫飽,夫妻倆投入清掃,兒子瑞歐文斯也摸索著在住處清理。

卡馬鎮三天以工代賑行動有兩千多人次參與,最後一天,鎮長巴舵親至現場頒發感謝狀,「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張紙,但這張紙背後是我們全鎮民眾最大的感謝,謝謝你們帶給我們復原家園的動力!」

亞眉省一百多位社區民眾挺身協助慈濟訪視造冊、祝福金發放,讓更多鄉親順利得到幫助。(攝影/黃亮亮)

三家銀行,兌現祝福金

部分重災區以工代賑告一段落後,慈濟展開大型發放,為超過五萬七千戶受災家庭致贈祝福金。

首波十一月十八日起在亞眉省連續四天,慈濟志工帶動社區志工分往六個市鎮致贈祝福金。社區志工依照家庭人數、核對證件,在發放券上蓋一至三個印章,民眾可以憑券至三家銀行領取祝福金。

發放隔日開始,與慈濟合作的三家銀行,開辦特別櫃檯讓受災居民提款。菲律賓國家銀行有警察維護秩序,首都銀行還設有場外等候區,金融銀行門口也出現排隊人潮。有些距離銀行較遠的民眾,前一晚就夜宿門口,希望早日取得祝褔金展開重建。

民眾威爾弗雷多(Wilfredo Rosero)緊緊拿著發放券說:「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像我這樣,房屋在颱風後全毀的家庭,感覺就像收到了希望!」吉諾鎮居民蘿西琳說道:「人生太苦,真的太苦了,我常常哭,但家裏只剩我可以照顧生病的媽媽……慈濟祝福金給那麼多,我簡直不敢相信,可以趕快去幫媽媽買藥了!」

在大馬尼拉都會區,志工加緊速度,只希望讓受災民眾耶誕前收到及時的幫助。十二月八日起連續四天、分十四條路線,在馬利僅那市、聖馬刁鎮同步啟動,為近四萬戶致贈祝福金發放券(部分地區為現值卡)。

為了整理受災戶名冊,志工連日趕工,發放前甚至整夜未睡。許多民眾以為是來領取物資,當聽到依照每戶人數可領一萬五千到兩萬五千菲幣金額,現場爆出掌聲,許多人喜極而泣!看到鄉親的切身感受,志工也忍不住哽咽拭淚。

很多受災民眾自疫情封鎖肆虐後就沒了工作,如今家被淹了、家當沒了,被迫借高利貸應急,利息卻成為更大壓力;居民艾利爾(Ariel Saysan)已有十個月積欠房租,風災時住處水淹到一樓高,身為一家之主的他,為一家生計與每月的貸款憂心不已,這天聽到會收到兩萬五千菲幣,手貼著胸口再三致謝。

六十六歲的吉諾亞(Genova Lagos)曾經中風,兒子殘障,往生的女兒留下四個孫子,颱風來襲時,一家老小趕去收容所;隔天大水消退後回家,發現二樓坍塌,全部家當泡在泥濘中,幾天來只能靠鄰居接濟食物。吉諾亞難以相信能收到現金補助,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終於可以修房子了!」

馬利僅那市慈濟委員慮艾(Aida de Guz-man),回想梵高颱風來襲,清晨四點,杜馬那里開始淹水,她本能的背起裝有慈濟制服的背包,聯絡其他志工準備到收容中心服務。想不到水位高升,她根本走不到收容所;和鄉親們合力拆除窗框木板,充當梯子和便橋,讓人可以往較高的房子逃生,等到傍晚六點水退後,才得以從屋頂上下來。

同樣受災,她卻與志工投入救災;一個月後終於能發放祝福金給鄉親了,她激動地又哭又笑,替大家歡喜。問她是否有領券?她說女兒一家有領到就足夠了,她身為慈濟人,要懂得知足。「上人的悲心很寬闊,這一次真的幫助了很多人。我年紀大了,但哪裏有需要,我就去那裏。期待上人賜給我力量,讓我能做慈濟做到最後一口氣。」

災區的「竹筒歲月」

雖然水電費還沒交、住處還未修復,不阻礙受災民眾發揮愛心,許多人捐出零錢、紙鈔投竹筒;居民維達將感動化為行動,第一趟帶回家裏的銅板,接下來帶著桶子,挨家挨戶呼籲大家捐出零錢給慈濟,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再回來時帶來整桶鄰里居民的愛心。(攝影/洪真珠)

車水馬龍,展現復原力

「我代替杜馬那里五萬人口向慈濟說聲感恩,凱莎娜風災那年,我見證到慈濟對鄉親的愛與關懷,十一年後慈濟人仍然在,真的非常感恩!」杜馬那里長安賜達(Ziffred A. Ancheta)誠摯地說:「因為有你們的引導,讓杜馬那里的鄉親更懂得相愛及互助。」許多居民捐出身上的零錢,他們說,被慈濟愛的力量感動了,也要付出愛去幫助別人。

前來致意的馬利僅那市市長原本計畫只到四個發放地點,但經過第一站、第二站,所見深深感動,臨時取消當日原有行程,前往馬利僅那市十處發放現場為居民加油,叮嚀鄉親要好好把慈濟的補助用於家庭,不要花在抽菸,喝酒及賭博上。

志工楊國英與受助居民分享眾人的關心,也藉由此跟大家說,此次風災,上人呼籲全球要為菲律賓祈禱,已有超過二十個國家地區捐款馳援,包含斯里蘭卡的貧民、敘利亞的難民,也為菲律賓募心募愛,「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這分幫助,也能分享福報給其他更需要的人!」

隨著市街恢復生氣,許多小店重新開門。「慈濟的祝福金幫助很大,我們不用去借貸就有本錢,可以重新做生意了。」賣蔬果的當娜貝爾,風災後歇業好一陣子,十二月中旬終於又開張,攤位生意絡繹不絕;領到的祝福金,居民除了拿來做生意,有更多人購買食物、修繕住家,受助居民雷克斯說:「希望在耶誕節前重建房子,讓家人能在自己家裏過節,感謝所有捐款幫助的人!」市街經濟活動慢慢恢復,人們努力營生,疫情下、風災後,迎接新的一年。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