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已經不一樣

疫情後,伊斯旺(右二)兩度失業,決定用慈濟援助金創業,在家門前做小生意,和太太茹思雅娜(左一)一起照顧小孩。(攝影/陳國雄)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
馬來西亞也躲不過這場世紀災難。

慈濟啟動守望相助紓困計畫,
為收入緊縮的貧困家庭送上為期三個月的援助金;
除了讓弱勢族群及時獲得援助,
也祝福他們重燃面對挑戰的希望。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馬來西亞也躲不過這場世紀災難。

慈濟啟動守望相助紓困計畫,為收入緊縮的貧困家庭送上為期三個月的援助金;除了讓弱勢族群及時獲得援助,也祝福他們重燃面對挑戰的希望。

住在雪蘭莪安邦、二十八歲的伊斯旺(Mohd Irzwan Zulfitri bin Hamzah),在二○二○年三月大馬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MCO)下,被公司解雇了;他轉行當快遞員,相信只要肯拚搏,一家溫飽不成問題。六月全國進入復甦式行管令,各行各業恢復運作,對快遞員的需求減少,令他再度失去收入。

家裏有兩個孩子,太太又將臨盆,伊斯旺很需要幫助,「所以當兒子的學校發給家長一份『慈濟守望相助紓困計畫』傳單時,我決定嘗試申請。」九月時領到第一筆補助金,他用來購買孩子的奶粉、尿片及生活必需品;這項現金補助為期三個月,他將十月補助金用來在自家門口擺起小檔口,售賣馬來傳統熟食。與志工通電話時,他說生意還不錯,會再持續找工作,但此刻至少可以安住身心。

伊斯旺的處境,相信只是許多大馬人,甚至是許多國家人民的縮影。根據世界銀行估算,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衝擊,二○二○年全球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程度最深的經濟衰退。在此浪潮之下,大馬亦無法豁免,三月行管令實施,五月失業率創下三十年來新高。

根據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商業與金融學院經濟系副教授黃錦榮觀察,最直接受到疫情影響的,包括航空業、零售業、旅館業,與旅遊相關的範疇,都難以恢復以往的景象,「就算是社區的本地商店也無法恢復元氣。很多人習慣了叫外賣或自己煮,我們很難回到跟以前一樣,出門逛街、消費,更不用說如今第三波疫情爆發,大家開始又不敢出門。」

就算經濟重啟了,但世界已變得不一樣。很多公司規模縮小,裁員、減薪,很多人的生計回不了過去。這樣的一股氛圍籠罩著整個社會,慈濟志工特別走訪人民組屋區關懷,發現許多人籠罩在收入不穩定的陰影之下。為此,慈濟雪隆分會決定展開救援,於二○二○年七月策畫「Kita1Keluarga 守望相助」紓困計畫,幫助貧困家庭度過難關。

「Kita 1 Keluarga」源自馬來文,意即「我們是一家人」。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國家,各族人民獨特的文化及語言能力,成為馬來西亞人的優勢,甚至引以為傲。二○二○年疫情發生後,政府呼籲「Kita Jaga Kita」,寓意「我們照顧好我們」,各族人民應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一起對抗疫情。

紓困計畫主要負責同仁之一的林美美表示:「這是全球性的災難,我們不能等別人來救,自己人要幫自己人。有福的要幫比自己苦的人,我們希望在社會上帶動善的循環。」

需要援助的人們在哪?志工群策群力、深入社區,舉辦超過一百七十餘個紓困計畫說明會場次。(攝影/饒瑞泙)

走到就會看到

政府推出各種紓困配套方案,盡可能照顧企業和人民;但每個家庭狀況不同,所需的援助頻率、時機和內容也相異,需要民間慈善組織在此時共同把社會保護網做好。慈濟志工先是登報發布紓困專案內容,緊接著走入社區進行一百七十二場宣導,不錯失任何需要幫助,卻求助無門的家庭。

巴生志工更在巴當爪哇人民組屋(PPR Padang Jawa)的慈濟PPR課輔中心、武吉古達衛生診所、巴生中路彩虹組屋等設立服務櫃檯,協助弱勢家庭完成申請。志工鍾瑞珊說:「有難的人走不出來,我們就要走進去;如果沒有走進來,怎麼知道原來他們生活這麼苦。能夠為許多已經陷入生活困頓,甚至三餐不濟的居民帶來溫情的幫助,是我們志工的福氣。」

紓困計畫於七月十二日到二十八日開放申請,共收到四千三百八十一份申請,兩千一百七十八戶家庭通過補助,慈濟依每戶家庭的情況,於九月到十一月每月發出三百到八百令吉(約新臺幣一千七百元到四千六百元)不等的援助金。

為了盡速送上援助,志工必須與時間賽跑,在八月初的兩週內完成逾四千個家庭的家訪,動員了一萬七百六十九人次。行前說明會上,由慈濟人醫會團隊清楚布達完善的防疫標準作業方式,保障志工和申請者雙方的安全。

七十一歲的吳金蘭保證自己會注意安全,說服家人讓她出門付出,先生決定成全她,還陪伴她到警察局申請准證。她訪問了四個家庭後感觸良多,貧窮已非大家既定印象中單一種族的問題,疫情讓各種族人民都受到了影響。

圖1:做好防護措施,志工分組家訪,實際了解申請者的生活狀況,給予相應的補助。(攝影/覃平福)
圖2:丹斯里陳志遠舉辦慈善晚宴,讓各界人士了解慈濟慈善志業的核心價值,懇請大家支持守望相助紓困計畫。(攝影/蔡德青)

照亮社會暗角

走進吉隆坡有小印度之稱的十五碑(Brickfields),映入眼簾的除了形形色色的印度餐館和商店,還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的盲人按摩院;估計曾經聚集逾千名視障人士在此工作及居住,而紓困計畫的受惠者、七十六歲的葉志明便是其中一位。

葉志明一家四口住在店屋三樓,年輕力壯的志工爬樓梯都感覺有點吃力,不禁聯想到年邁又失明的葉志明,回家的路應該更費力和挑戰。當志工何淑娟開口問候葉志明時,他以宏亮的聲音回應:「你是何小姐對嗎?」敏銳的聽覺讓大家頓時驚訝不已,已經失明近五十年的葉志明微笑說,早已習慣用聲音認人。

二十七歲的大兒子大學畢業,有固定工作,小兒子在家協助母親進行一些簡單的包裝工作。行管令實施後,葉志明連續四個月零收入,一家生活擔子就落在長子身上。

即使七月復工後,或許擔心近距離接觸,顧客量大不如前,導致葉志明的收入減半。葉太太從報紙得知慈濟紓困計畫,馬上請長子透過網路申請,這因緣造就慈濟志工走入葉家。

葉志明將慈濟的補助都用在生活費上,「很感激慈濟注意到十五碑不幸的殘障人士,還有人來關懷我們,真的很開心。」只要有客人預約,他就會搭計程車外出按摩,也增加了感染風險,但他說:「為了生存不能怕頭怕尾,回頭望一下,世道不景氣,這一帶很多餐館都結束營業了,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工作。」

在紓困計畫開跑後,慈濟實業組志工隨即展開募款,許多組織負責人深表認同,認為企業應該在此時發揮社會關懷的精神,履行社會責任。此外,志工在社區舉辦了九十五場次「竹筒回娘家」、五十六場次義賣會,撐起這項慈善專案的重擔,正如受助的葉志明夫婦抱著回饋心念,只要有零錢便投入竹筒撲滿。葉志明說了一個故事:「有一個乞丐身上只有一塊錢,但他捐出了全副身家的一半,而一個富翁則捐了一百萬,是他全部家產的一部分,大家認為誰的功德比較大?我不敢說我的五毛錢大,但是出自我的真心。」

 

馬來西亞

三月實施行動管制令,發揮成效,六月起改採復甦式行管令;七月過後出現群聚感染,十月起疫情失控,十二月十日單日確診兩千多例創新高。第三波疫情更加深經濟萎縮程度,被重創的行業已難恢復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