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 轉向好人生

11.28《農十月‧十四》

【靜思小語】有能力幫助苦難人翻轉人生,就有辦法改變自己;這即是自覺覺他的菩薩行。

發源臺灣,克難邁步

前駐巴拉圭周麟大使、前駐葡葡牙代表處林正惠代表、政大圖書館陳志銘館長及傳媒、資訊等專業人士來訪,與上人談話。

上人說,慈濟發源於臺灣,是應臺灣社會所需,在克難中邁出了志業腳步,和臺灣民眾一起走過各種艱難困苦,也和臺灣社會一起成長,發揮出援助國際苦難人的慈善力量;這五十五年的慈濟歷史,亦等同臺灣現代史,而且是由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應不同的人間生態而付出,所寫下的真實歷史。要為慈濟整理這短短幾十年的歷史,不只要考證人、事、時、地、物,也要考據各階段的臺灣社會狀況與民眾生活型態。

慈濟應此社會背景與人間生態,從臺灣而到國際間,並非刻意為之,而是佛法所說的「因緣」使然。就如慈濟在二○一七年葡萄牙發生森林大火以後,受災農民生活無以為繼,當地人士向臺灣駐葡萄牙代表處求援,當時的王樂生代表寫信向慈濟基金會提報,於是歐洲多國慈濟人合力前往勘災、賑災。諸多因緣牽引,慈濟才能到這個沒有慈濟志工的國度,為需要幫忙的人親手布施。

「遙遠國度的人們有難,我們很願意去幫忙,但是一時之間要從臺灣遠赴不曾接觸過的國家,也有很多困難,所以是由鄰近國家的慈濟人去關懷,慈濟慈善關懷的力量,才能擴及一百多個國家地區。因緣環環相扣,許多事都要借重各方因緣才能成就,所以慈濟人總是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上人表示,慈濟人出自真誠的愛要為天下苦難人付出,但也要有付出的機會,所以只要得知哪裏有人受苦難,而且有機會去幫助,就會積極把握。

「這次出門,到北部、中部,在一場一場歲末祝福典禮中,聽到志工的分享,每一位都很用心付出,而且都會說:『感恩師父創造慈濟世界,讓我們有慈濟事可做,天天做得很歡喜、很快樂。』即使付出的過程很勞累,仍然滿心歡喜與感恩。」

上人說,慈濟志工的言行態度,讓人感覺到他們真誠善良的一念心,這一念心很值得做研究。所以才會希望做好「慈濟大事記」,統整慈濟的人、事、物,而且當前還有當事人可以彼此印證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經歷;若是時日久了,人不在了,所說的數字與事物就可能出現誤差。故希望借重專業,把握時間共同成就數據匯整與史料統整。

 

守護心念,成就道業

上午進行北區第七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上人對大家說,十二天前,從臺北往南到桃園、新竹直到臺中,過了十一天再回到臺北來,到每一個慈濟道場與慈濟人互動,聽慈濟人分享,內心總有滿滿感恩,深深覺得師徒之間,是累生累世結來的因緣,而此時因緣聚合,在臺灣、在國際間「為佛教,為眾生」而付出。

上人表示,自己很珍惜這趟出門的機會,所以一路北上,就期待到每一個分會、聯絡處、環保站去看一看。到了每一處,與慈濟人歡喜相見,但也是感慨良多,歲月把人的青春年華帶走了,熟悉的慈濟人,頭髮白了、背也駝了。時間是不會留給任何人的,大家老了,師父何嘗不是呢?這就是自然法則,老了、病了,最後的就是脫體靈魂,輕無飄渺。

「我們不知此生如何而來,但是去時,從現在開始就可以篤定方向。假如天天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口說好話,力行菩薩道,步步踏實不空過人生,而且走入人群,用佛法救度迷茫眾生,讓無明眾生也能成為『覺有情』的菩薩,我們當下就是菩薩。時時刻刻調整好自己的心,時時刻刻都在成就自己的道業,也可以引導別人走往正向,這就是自覺覺他的菩薩行。這是最重要的人生大事,要用我們的生命去做到。」

下午進行北區第八場授證暨歲末祝福典禮,上人談及早上有一群靜思書軒小志工前來,有的是「胎裏素」,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大人來到慈濟,現在十幾歲了,聰明智慧、身體健康。也有三、四歲的孩子,侃侃而談自己當書軒小志工,如何向人勸素,句句都是道理。

「看到這群有福的孩子,就會想到世界上許多窮困家庭的孩子,從出生就沒有遮風擋雨的屋子可住,以天為蓋、大地為床,吃不飽、穿不暖,營養不良,手腳細細、頭與肚子大大的,這些孩子真苦啊!」上人說,為什麼這世界上有人會出生在平安富足的環境,在長輩呵護下健康成長,有人自出生就開始受苦受難?佛陀為眾生講苦、集、滅、道四聖諦,還有十二因緣法,都指出苦的來源是眾生的煩惱欲念,教眾生要謹慎身、口、意,不要偏差造業。

上人說,若是心迷茫了,說出來的話就容易傷人,也會做出不好的事,所以要守護好自己的心;佛法就是守護心念、調伏惡念最好的方法,所以大家要認真聽法、學法,精進力行菩薩道。尤其很難得可以和這麼多志同道合的人間菩薩在一起,合力救助苦難人,幫助他們把苦難的人生轉為好人生;既然有辦法改變別人,當然有辦法改變自己,自覺、覺他,終能修得覺行圓滿。希望人人都要把握因緣,除煩惱、改習氣,只要有心、用心,就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