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比我還小、三餐配藥的人很多,我能服務別人是一種福氣啦。
兒女很孝順,常給我補充營養,加上睡眠充足,讓我身體勇健。
跟我做環保,保證你像我一樣天天快樂,沒病沒痛沒三高。
「我若沒做環保,一定早就去了;這張臉開刀七個多小時,加護病房住八天,動也不能動,看到的都說我『沒效啦』!車禍沒死,我就更加認真做環保,大家說我『目睭金金,攏在看回收』。」九十一歲的陳鄭鴛鴦慶幸,好險從前有做好事,否則可能不在人間了!
陳鄭鴛鴦一九三二年出生於當時的臺南縣白河鎮崁頂里,二十一歲嫁入隔壁村竹門里陳家為媳,婚後育有三女一男。先生是蓋房子的水泥工,她隨著當小工,挑磚頭、攪砂、拌水泥,工作之粗重不在話下,「為了有一口飯吃,為了養育孩子,沒做是不行的;再苦也要咬緊牙,總是撐過去就是啦!」
陳鄭鴛鴦的刻苦與堅韌,顯現出女人必須當男人用,無怨無悔;遇到割稻子、插秧的農忙時期,她還必須處理莊稼的大小事。直到做土木工程的先生,後來專攻貼磁磚,因為手藝精巧,做得有聲有色,也帶出很多出色的徒弟。「有日做到無日頭,也是要做啦!」陳鄭鴛鴦笑著說,當時的環境必須如此,現在一切都苦盡甘來。
年輕時候的辛苦、節儉,四個孝順的子女看在眼裏、疼在心裏。當子女各自成家立業,先生六十五歲退休後,孩子們就建議二老要以身體為重,顧好健康。但為人豪爽、樂善好施的陳鄭鴛鴦閒不住,一週三天巡迴竹門里三個庄頭收回收物。
陳鄭鴛鴦退休的日子過得自在愜意,沒想到二○○七年夏季某日,天才微亮,她趕早出門要去一位鄰長家幫忙剝蓮子,回程在家門口被一輛機車從後方追撞,她當下昏厥,顏面血肉模糊,沒有人看好她能度過這一關……
慈悲寬宥肇事者
「昏迷的時候,我看到的都是穿制服的慈濟人在我身邊,我都不會痛。」手術後,鴛鴦阿嬤在加護病房觀察八天才轉普通病房;這段時間,全村幾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來到家中詢問、關心阿嬤的傷。擔任里長的兒子,很感激大家的關懷,「請大家安住在各行各業,只要每個人記得這個車禍的教訓,更加注意交通安全,就是最大的祝福。」
住院十六天,阿嬤連止痛藥都沒拿就趕著出院;雖然車禍導致她齒槽錯位、臉部變形,至今無法咀嚼,只能吃軟質、流質食物,但當時阿嬤心頭有牽掛,原來肇事的新住民是癌末病人,家裏經濟不好,還有幼子,阿嬤擔心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因為這場車禍雪上加霜。
阿嬤與兒子覺得能撿回一條命最可貴,於是與對方無償和解,讓肇事者安心養病。阿嬤的慈悲和寬容,在村里作了良好的示範,兒子說:「從我媽媽的車禍不追究後,我的里民幾乎沒有處理不了的糾紛,這是我們意料不到的事。」
阿嬤的女兒們都住在外地,一九九一年北上幫忙長女照顧孩子前,阿嬤就開始跟著大姑張陳器一起做環保。長女陳碧霞受姑姑、媽媽影響,從事工程的她會從工地撿拾回收物給慈濟人回收。二○○三年,因為孫子上國中住校,阿嬤回到白河繼續做環保,由於早期包攬插秧、割稻的農務,為人大方深受鄉親喜愛,知道她是義務撿給慈濟,很多人家都特別指定留給她來收。
九十一歲的陳鄭鴛鴦(右一),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運動,再收取回收物;閒暇之餘會在樹下和左鄰右舍長者聊天,她是其中年齡最大的。
每天上午跑八圈
阿嬤的先生早年工程地點從臺南、高雄到臺北都有,外出飲食不定時、不均衡,早就有宿疾,但沒有及時處理,一九九七年退休後身體狀況不佳;二○○九年、七十七歲時,發燒不退,查不出原委,不多時就往生。
阿嬤當時已經做環保多年,志工陪伴她坦然面對;少了老伴的人生,阿嬤每天出門撿拾回收物,護持慈濟做好事;只是車禍後不能久坐,無法再騎車到埤仔頭的大姑家做分類。
阿嬤將回收物堆積在自家屋簷下,每兩週就達一臺環保車的量,再由白河區的吳萬江、曾秀娥伉儷,負責載去埤仔頭張陳器的家做分類。
阿嬤還是白河區竹門里社區關懷據點最高齡的排班志工,掃地、泡茶、收拾東西及招呼學員;如果臨時有人請假,她隨時補位,總是做得歡天喜地,「能服務別人也是一種福氣啦,我都這樣想。」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阿嬤跟著里長兒子逐戶發送防疫品與衛教宣導,「里民老人我比較認識,跟著去順便看看她們的情況也好!」阿嬤的兒子推動中午共餐活動,照顧獨居長者、殘障人士;阿嬤的三個女兒都有很好的歸宿,也承襲阿嬤的勤勞能幹,固定護持共餐的經費。
十餘年來,阿嬤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去附近廟埕跑步,教練交代跑六圈,高齡的阿嬤腳程很快,跑了七、八圈,別人才跟得上;回家後,阿嬤喝一罐營養牛奶,就開始去做環保。
阿嬤感恩子女都很孝順,固定為她補充營養品、五穀粥和海苔醬等,吃得營養加上充足睡眠,讓她保持健康,沒有慢性病。她常說:「年紀小我很多,體力比我不好、三餐配藥的人很多。」能做、能服務別人,在阿嬤心裏,認為年齡不是問題。
每天午後三點,左鄰右舍的長者會搬椅子在路樹下乘涼聊天,阿嬤是其中年紀最大的,活動力最強,身體也最好;很多比她年輕的人,羨慕她身手矯健,不用吃藥過日。
樂天知命的鴛鴦阿嬤總是說:「我的命是做慈濟撿回來的,我的身體是因為做環保而更加勇健。跟我做,保證你像我一樣,無病無痛無三高,天天都過得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