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農十一月‧二十六》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靜思小語】所謂「解脫」,是發揮智慧化解糾纏於心的煩惱,讓身心自由。
說慈濟的故事
愛心商店、弘法利生團隊報告後,上人提醒師兄師姊,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故事要常常提起,這是慈濟緣起的精神,淺顯的小故事有大道理,所以不只是拿撲滿放在商店,要將這個故事告訴商家及顧客。
上人指出「弘法利生」,「弘法」就是為了「利生」。每天發善念、存善款,雖然是五十多年前的方法,五十多年後的現在更要弘揚光大。「你們運用智慧在街道上推廣,請商店讓我們去放置竹筒撲滿,此舉並非只為募款,而是要創造因緣去說故事,向大眾談慈濟緣起,講早期克難做慈善的故事,讓大家知道我們在這五十多年來,為了天下眾生的奉獻。」
「早期的故事很簡單,但是從簡單的故事開始凝聚慈濟利益眾生的大力量;放竹筒在商店裏,是讓我們有因緣去宣導人性本善,也向大家說過往的因緣,將因緣果報的觀念傳給大家。」上人說,人生無常,了解道理的人就懂得把握當下造福人間,無常現前時也能平靜面對;身體難免有病痛,不過心理要靠自己維持健康。
「我們在人間經過這麼多事,要知道如何將心理調整正確。外面的人情世故,我們聽到、看到、感受到,心中要堅持正思、正念、正見,不要讓自己的身體還很健康,心理卻生病了,心理的病態會繼而影響生理,這也很辛苦。」
上人談到,大家有因緣走入慈濟,與一群慈濟人一起做事,可以相互提醒、分享經驗,幫助心靈痛苦的人解開心結;或許第一位說的,他們感覺不投機,還有第二位、第三位,大家用愛膚慰,分享各自的經歷,陪伴他們走出痛苦。
「即使我們還不具備佛菩薩的覺悟智慧,是初發心的菩薩,至少我們有心學習,經一事、長一智。這二、三年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大因緣,是對人們的『大哉教育』,可以讓我們借力使力,推廣素食。」上人說,日食三餐,或許很多人覺得理所當然,沒有思考自己所吃的一碗飯,還有合適的食器可以使用,要會合多少因緣才能成就;所以佛教道場用餐時有〈五觀文〉,要「量彼來處」,雙手合十,感恩諸多因緣成就自己可以安心吃飯。
上人教導,若能時時、事事都追溯因緣,就會常懷感恩心,並且把握此生再造好因緣。「過去生造作的因緣,我們這一生已經接受到果報;幸好過去生我們有造福,此時才有辦法共住此處,同一個方向走菩薩道。看看現在全球人口已經超過八十億,相對之下慈濟人很少,這是我們過去生所結的因緣。也因為慈濟人太少了,所以我們還要人間菩薩大招生,到商店放竹筒,向商家講竹筒歲月的故事,也是招募人間菩薩的方法之一。」
上人感慨說及,不像「竹筒歲月」當時,民眾的生活普遍過得辛苦,現在的社會富裕,也複雜許多,更需要淨化人心。請大家善用慈濟網頁、大愛臺收集資料,經常與愛心商店及會眾分享。另一方面,過去曾經一起做慈濟事的夥伴,或許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了,不要讓這分情誼中斷,多留一位在菩薩團隊裏,淨化人心、造福人間就多了一股力量。
人生到底多長
寶慶、福氣、平安、正義環保站志工團隊與上人座談。正義環保站志工分享,施惠成師兄在八十四歲受證,天天堅持做環保;後來身體狀況不佳,仍在家門口做資源分類。福氣環保站黃羅寶玉師姊,今年八十歲,做環保三十多年,飽受病苦及喪子之痛;她有一雙巧手,會用打包帶做吊飾。
上人對環保菩薩們說:「我很佩服大家,各人有各人的家業,還要為孩子的事業操心,或是要照顧孫子等等。但是大家很有智慧,能夠盡量將時間挪出來,投入環保,而且不斷有人發心提供場地給我們,大家出人、出力,環保站做得很好;環保站就是菩薩的道場,讓我們可以菩薩招生,實在是功德無量!」
上人讚歎惠成師兄心心念念做慈濟,很有親和力,成就環保站,招呼大家共同來付出;他九十多歲的生命不曾浪費,當好人、當好先生、好爸爸,又在人群中當典範。寶玉師姊的智慧更難得,面對種種無常境界,她看得開、放得下,保持開朗的心境,超越人間俗情的牽纏,自己能用法解脫,將煩惱的繩子剪斷,身心就自由了。「不是人往生了叫作解脫,是我們的心腦常常囤積煩惱,或是思想方向偏差,被無明糾纏。我們學佛就是要學會將煩惱化解、剪除的方法;要有智慧,才有辦法克服煩惱,解開『煩惱索』。」
在滾滾紅塵中,有諸多煩惱糾纏於心,有好因緣走入慈濟,聽聞佛法,在遇到境界時,煩惱無明來的時候,就能用法藥醫治。上人說,心中有法,就有辦法增長慧命,不讓煩惱將自己綑綁住。人生到底有多長?不必算,反正就是認真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不用去算還能夠活多久,只要算我今天要做什麼事情,一大早有一個起點,方向對準去走就對了。把握當下還能運用的時間,在這個空間,要珍惜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做慈濟,就不會認識這麼多慈濟法親,還是孤單老人一個,坐在家門口看著車來人往,一天過一天。做人有用處就有價值,我們要做有用的人;大家投入環保,保護大地也利益人間,生命很有價值。」
上人勉勵大家:「此生有緣與好人共聚,要把握、延續好因緣;假若過去在人與人之間累積怨與恨,現在有一群菩薩在身邊,可以勸導我們,自己也要發揮智慧,解開纏繞著心靈的煩惱繩索。」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