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風景─東原環保站♫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袁崧傑同學協助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東原環保站志工合影,左起:劉秀琴、吳美雲、鄭秋源、李淑珠、羅尤惠、鄭宗智、李麗琴、尤葉敏

二○二二年十月六日初次造訪臺南東山區的東原環保站,抵達後才發現,這裏和我印象中的環保站不太一樣,要不是有熟人帶路,我還真認不出這兒有慈濟的環保點。它就隱身在山區的某一段鄉道旁,既沒地址及標示,也沒圍牆,唯一可辨識的,只有座落在馬路邊的三個大型貨櫃屋,而且從貨櫃屋一旁小路走進才是環保站的空間。面積不大,乍看下只有簡單規畫一個分類區及兩三處回收物存放位置,其餘周遭皆是天然草皮與樹木。問到志工做資源分類的時段,得知每週只有週四午後。山區幅員廣闊,志工散居鄰近庄頭,每週抽出固定半日做環保是長年的默契。當天遇上大家齊聚付出的身影,便決定為這難得的「午後風景」好好地記錄,直到拍攝合影時,才發現所有志工湊起來竟然不到十位!驚訝之餘,卻是此趟所見最美滿的一景。

走進環保站,會先看見大樹下有好幾袋寶特瓶堆疊,遠方還有山景相伴。
初次造訪,既沒地址及標示,也沒圍牆,從貨櫃屋一旁小路走進才是環保站的空間。

不須言談的默契

雖然東原環保站一週只有做半天的資源分類,但現場的回收物早已堆積不少,光是志工平常從各小點逐一載回的量,就有好幾臺三噸半環保車之多,在志工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他們早有一套應變之道:這週分類雜項的回收物,下一週就專攻拆除寶特瓶蓋環,以此類推。

資源分類的當天,志工們在午後準時抵達環保站,女眾圍坐在成堆的回收物旁做分類,男眾就負責將分類好的資源搬上環保車,現場除了聽見回收物的碰撞聲此起彼落,還能感覺到志工合作無間之協調。事後才得知,這群志工皆有務農的身分,眼前的場景,就像見到大家為豐收的作物進行篩選般,各個手腳敏捷,不須言談就有默契。

無論回收物的數量再多,都會趕在傍晚前分類完畢,由於環保站內空間有限,無法存放大量的回收物,因此當日要將各類材質的回收物運至山下回收商,才算圓滿告一段落。

不動搖的信念

若沒仔細看,一時還真認不出老人家的身影!這位頭戴斗笠、駝背幾乎九十度以上的羅尤惠阿嬤,宛如隱身在堆如小山的回收物中做資源分類,就連要看見老人家的臉龐都有困難,唯有蹲得比她還低才得以目睹容顏。阿嬤是這裏最年長也是最元老的一位,自十六年前環保站剛成立時就來付出,恆持至今已九十歲的她不但極少缺席,還忍著身體退化所帶來的痠痛在做環保。長時間在同一位置分類回收物,這對有著佝僂身軀的阿嬤更是考驗,坐在矮凳不到幾分鐘就得起身,減緩腰部作痛才能再繼續做事。令人讚歎的是,老人家不曾因此而有過停止做環保的念頭,那如如不動的信念:只因不希望留給後代子孫一個受污染的居住環境!

在地人的約定

要將分布在各庄的小點回收物運送到環保站,有賴在地志工的發心,其中有三組人馬勇於承擔,分別是鄭宗智與鄭秋源、尤景輝與尤葉敏、王超永與陳素娟。他們各自負責不同區域和路線,平時得利用工作空檔開環保車前往收取。十一月三十日午後,我跟隨志工鄭宗智與鄭秋源的環保車到各定點回收資源,才更加體會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中,要沿途停靠收取的不易,尤其放置回收物的點涵蓋範圍廣,從里民住家到水果加工廠、汽機車保養廠等,甚至連當地海拔最高的廟宇都有回收物可載。

由於東山區是水果的重要產地,許多果農為求上山的方便性,習慣攜帶市售的瓶裝飲料替代自備茶水,因此在回收時會發現寶特瓶或利樂包的數量特別多,這對環保志工而言,既然無法短時間改變果農的習慣,就轉為鼓勵大家配合回收,不讓垃圾留在山頭。志工為了讓大家方便,還貼心提供置放瓶罐的大型網袋,不但可避免環境髒亂,更有效帶動大家習慣資源回收的觀念,正是在地志工與里民之間為守護家園的美好約定!

鄭宗智與鄭秋源亦有親戚關係,兩人有志一同承擔環保車的運載任務。
尤葉敏與尤景輝夫妻倆平時忙於農務,也發心撥冗至各點載取回收物。
羅尤惠阿嬤在她的四輪電動代步車旁休息,首次見她抬頭挺胸的樣子,真被感動了!

眼裏的風景

時間接近傍晚,志工們緊鑼密鼓地將僅剩不多的回收物分類完畢,此時才發現羅尤惠阿嬤不在分類區的座位上,原來老人家緩步地往她那臺號稱「賓士」的四輪電動代步車走去,一會兒停下腳步,雙手握住車上的扶手,隨後慢慢地將那極彎曲的脊梁直了起來,初見阿嬤抬頭挺胸的當下,我還真被感動了!即便老人家笑笑地說:「沒事的,稍微痠痛而已,我歇一會就好。」但大家都明白阿嬤耐勞的性格,能忍則忍,心裏仍掛念眼前的環保事。

如今從照片中再看見老人家回眸望見環保站的神情,宛若見證東原環保站的美善風景:志工長年來對這片土地的不離不棄,在有限的人力之下,仍勇於承擔守護家園的使命,讓資源回收融入日常生活,並肩為下一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