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演繹前,優人神鼓老師劉品岑(右一)仔細調整慈優團員的姿勢、節奏。
兩年半來跟著「優人神鼓」老師學習靜心與擊鼓,分布全臺的一百多位「慈優」年輕人,到正式演繹留下來六十六位;與其說是呈演三分半鐘的曲目,不如說是一段意志力的鍛鍊之旅。
正式開演前,一排年輕人站立在大鼓前,把手拉高、挺直身體,最後一次彩排,終於要上場了。高雄巨蛋體育場中,〈鐘鼓齊鳴〉鼓曲三分半鐘,鼓聲震撼人心,配合著大螢幕上挽救地球所剩的時間、三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橫掃全球的新聞,場中一萬多人的心被陣陣警醒著。
《以善以愛‧照亮全球—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音樂劇,透過戲劇、唱誦、肢體動作及擊鼓等人文藝術,引領大眾回到佛陀時代,並看見二千五百多年後,慈濟人行經入法的真實故事。
優人神鼓擊鼓演出,其中包含來自北、中、南區六十六位年輕人。二年半來,除了扎實練習基本功,同時忙於工作、家庭,挑戰著這一群年輕人的毅力與體力;而他們也從一群外行人,變成能夠專注當下,與老師們以鼓聲演繹的說法人。
大螢幕上是一幕幕真實事件、慈濟法髓故事,慈優團員節奏快速、整齊如一的鼓聲攝心,能夠成功勝任是因為扎實的基本功。
茫茫人海 找到好夥伴
二○二○年,優人神鼓在花蓮靜思堂演出《優‧慈濟‧洄瀾─感恩祈福善念共振》後,開啟了慈濟與優人神鼓合作的因緣。高雄慈濟志工林維揚回憶,為了後續的《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他和同修蔡雅純開始網羅年輕人加入「優人神鼓╳慈濟」合作計畫,無論來自社區、各行各業、慈濟人的下一代,只要有意願,他們都一一去拜訪,邀請加入「慈優」團隊一起入經藏。
志工蔡雅純說,要年輕人長時間把珍貴的週末空出來上課、共修,很挑戰,所以一開始面臨很大的困境。又歷經二○二一年、二○二二年新冠疫情兩度緊繃,《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兩次延期,有些年輕人有各自既定的人生規畫,要考證照或是到外地工作等等;所以時常要動之以情,或者曉之以理,讓他們可以留下,跟上進度。比如慈優夥伴呂芸倩,本來在高雄工作,後來調職到臺中,但她還是會在週末南下,與大家一起練習。
歷經兩年半,原本分布全臺的一百多位慈優年輕人,只有六十六位能夠排除萬難,參與正式演繹。期間,有人曾自我懷疑,會不會因為練不好而不能上臺?會不會因緣不具足而沒有正式呈現的機會?在活潑的班長許采盈帶動之下,慈優們不分彼此,相互鼓勵。
林維揚感恩這一群年輕人,特別是《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正式登場從高雄開始,高雄夥伴們不只擊鼓的功課,還有法海區入經藏動作需要密集練習。「沒有經歷過很難體會其中辛苦。高雄這一群慈優真的下定決心,要圓滿這一場靈山盛會。」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法海區,有來自南部各縣市慈濟志工以肢體演繹,慈優加入其中動作最吃重的 A+組,蓮花隊形時承擔花蕊,一圈圈綻放。
活在當下 靜心的鍛鍊
慈優成員大都是素人,擊鼓課程從二○二○年下半年開始,每週至少一次。優人老師們的教導是先靜坐、打拳,學習觀照自己、觀照周圍的人、環境,最後才是打鼓。
優人神鼓成員許瀞方對慈優們傾囊相授,二○二二年八月開始,週末往返臺北和高雄成為常態。她不只是老師,更像是好朋友,提醒著慈優們把眼睛打開去看,把耳朵打開去聆聽,用心觀照內心,還要學習覺知周遭的夥伴們;養成覺知的習慣,就能夠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在擊鼓時相互配合,呈現群體鼓聲的和諧與力道。
蔡雅純慢慢理解,打鼓的功夫不是一蹴可及,基本功的鍛鍊很重要。比如弓箭步,不只做到外在的樣子,優人團員們所有動作,都是由內心的靜定功夫展現出來的。「慈優的訓練,除了挑戰年輕人週末時間的安排,還有體力與意志力。」蔡雅純說:「社會快速地變遷,年輕人在動中有靜,是很好的訓練。」
當二○二二年十月疫情趨緩,確定十二月要在高雄巨蛋經藏演繹,慈優進入非常密集的練習。兩年多來才練一首鼓曲〈鐘鼓齊鳴〉,演出前三週內又加了〈四弘誓願〉、〈破曉〉。其中泰北段落的〈破曉〉,節奏很快,蔡雅純表示,能夠成功勝任這首鼓曲,就是因為扎實鍛鍊基本功,大家從每分鐘五十拍都跟不上、三十人敲出五十個音,到逐漸進步到可以每分鐘一百拍、一百二十、甚至到一百五十拍,努力達到眾人只有一個音。多數夥伴從一開始連自己的鼓聲都聽不清楚,只知道使勁的用力打,在反覆的練習中,覺知慢慢被打開,成功地將鼓曲的氣勢磅礡,與夥伴間的和諧完美呈現。
正式演繹上臺前,有慈優問許瀞方:「有沒有需要交代我們的事情?」許瀞方笑著說沒有,都努力兩年多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家能夠享受當下,不管是好或是不好,那就是當下會發生的事情,腳步踏穩,穩紮穩打,用平常心做好自己就好。
十二月十日,高雄巨蛋經藏演繹第二天,增加〈祈禱〉段落,讓許瀞方感受難以言喻的感動;在寧靜與祥和中,感受到一萬多人在同一個善念裏,一起為人間的善與愛努力著,善念共振在許瀞方的內心迴盪。
「這次演繹是找回自我、找回自信心的法會。」慈優團員邱顯濱感性地分享。這兩年多來,共有三位優人老師輪流在北、中、南教導慈優們。每一位老師有自己的方式,但分享同樣的重點—「靜」和「享受當下」。
曾經在擊鼓的時候,老師告訴邱顯濱要有自信,讓他開始觀照自己的內心。原本以為「靜」就是坐著,什麼都不想,後來才知道「念頭會來」。看著念頭生起、過去,把自己帶回當下。當他靜下來,聽到周遭細微的聲音,那種寧靜的感受令人感動,原來靜的境界,「是在每一個當下的用心。」
「以前,我常常在懊惱中,也會擔心未來,以至於沒有專注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邱顯濱記得第一次跟著老師做手、腳不同節奏的神聖律動時,他很想流眼淚,因為體會到這原來就是上人所說「活在當下」的感受。
上人教導—「過去是雜念,未來是妄想,把握現在,做就對了。」邱顯濱以為自己懂,那一次才知道「活在當下」,是那麼全然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開始專注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是最好的安排,「過去讓它過去,未來不可預期。圓滿不是一切都完美無缺,而是盡了力在當下,接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高雄巨蛋經藏演繹,慈優短短三分鐘的擊鼓,邱顯濱注意到自己、注意到夥伴、注意到觀眾,心好像與大家連結在一起,共同為同一善念而努力,每一分秒都令人感動。
走過的每一步路,有汗水、淚水、歡笑,慈優團員們感恩優人老師的教導、感恩慈濟的因緣、感恩一群可愛又願力十足的夥伴。青春正能量,在經藏演繹的過程中,因為善與愛的啟發,更加發光、發亮!
得來不易的法華演繹之路
撰文‧吳悅禎(高雄慈濟志工)
兩年多的堅持,慈優與年輕的優人神鼓老師們培養出師徒情,對比在舞臺上的緊張肅穆,在舞臺下依舊是一群可愛的年輕人。(攝影/黃筱哲)
想起許多老菩薩比我更辛苦地站在隊伍中, 自己還年輕怎麼就如此軟弱呢!也由衷想起上人五十七年來為眾生的堅忍精神,於是告訴自己要克服病痛,勇敢撐下去!
《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前夕,經歷了家人緊急盲腸手術住院,接著是哥哥結婚,要協助處理的事情好多,但與以往不同的是,時時刻刻有法入心,讓我能好好處理每一件事情、覺察自我的情緒,靜思且安住在當下。
回憶著這場得來不易的法華演繹之路,猶然感恩背後無償付出的師姑師伯們,還有帶領我們一步步前進的企畫團隊。進入彩排階段,才發現先前的品書會很重要,體會到《無量義經》原來是《法華經》的精髓,即是慈濟人日常付出的菩薩道,更明白上人為佛教、為眾生那分無私的大愛。
在演繹的法海中無比感激,我何德何能,也能跟在這浩蕩的隊伍中,一起參與上人所說的一大事因緣。
我的體力和腳力總是不如其他夥伴,消炎藥照三餐吃才能勉強跟上起落動作,十二月九日到十二月十一日三天演繹,腳踝、膝蓋和腳底撐到了極限,連盤腿與起身都很痛苦,一直祈求菩薩讓我完成五場的任務吧。
想起許多老菩薩比我更辛苦地站在隊伍中,自己還年輕怎麼就如此軟弱呢!此時也由衷想起上人五十七年來為眾生的堅忍精神,於是告訴自己要化解病痛的業力,勇敢撐下去!
當最後一場演繹上場擊鼓,鐘鼓齊鳴,實在好感動!兩年多來,這是驗收也是開始,是一段無比珍貴的歷程。結束後,協助優人神鼓撤鼓中,不可思議地發現我竟然完成三天五場的演繹了!即便跛腳腫痛難耐,我靠著意志力撐了過來,慶幸自己沒有放棄。
這兩個月來,退轉之心不斷湧現,更在家事與公事考驗下,生起許多煩惱心與情緒;還好有法髓相伴,可以覺察自己並趕快糾正回來,深刻感受到惡口罵辱終不瞋,是多麼不容易。
更在演繹「第三功德」時有了深切體悟,「第三功德難思議 自在度人顯願力 雖有煩擾無煩惱 雖有生死無畏懼 百八重病常相纏 悲憫眾生不顧己 譬如船師身有病 若有堅舟猶度人」,佛陀的一生,示現生老病死的體悟,確實病痛最苦。祈禱受病苦的人都能堅強無畏懼,我們一起努力在菩薩道上愈做愈勇! (整理/吳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