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3《農正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不要輕視點滴的力量。付出一點點關心,能讓人歡喜解憂;撿拾垃圾的小小動作,能讓大地清淨。
母雞帶小雞,代代相傳
二十二日志工早會,上人談及近日來各地慈濟人回到精舍拜年,分享他們做慈濟的歡喜,其中屏東慈濟人提到「母雞帶小雞」的心得,每一位報告自己帶出多少位受證的委員、慈誠,又再帶動出更多人培訓、受證,若從自己開始算第一代,在慈濟就已經是四、五代同堂了。
「他們用心接引人,如同『母雞』生了一窩『雞蛋』,就展開翅膀呵護著,溫暖每一顆蛋,直到『小雞』破殼而出,每一隻都很健康,還是要靠母雞帶著牠們;若是天氣寒冷,母雞也會展開翅膀呵護著,直到小雞長大,換牠們生蛋、孵蛋,再帶著牠們的小雞。」
「看到資深的慈濟菩薩,從四、五十年前就跟著師父做慈濟,我的腦海中也會浮現當時的情景。早期我每年二次到臺灣各地做慈善複查,慈濟人會跟著師父上山下鄉,去看每一個慈濟幫助的家庭,之後我就會對慈濟人分析,對哪個個案的幫助有不足,要在哪一方面加強補足;或是哪個家庭已經改善,要漸漸減少補助,同時對案家說道理,讓他們清楚慈濟為何減扶,讓他們願意把這分力量轉去幫助更困苦的人。要輔導他們知足感恩、付出造福,讓心靈轉貧為富。」
上人強調,行善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心,付出一點點力量,其他人的愛心匯聚起來,就可以幫助許多貧病飢餓的人;付出一點點關心,也可以讓人人歡喜快樂無憂愁;多一個小小的動作,彎腰撿起垃圾、回收物,讓大地乾淨,資源回收再利用,也可以幫助人。
尤其在慈濟環保站裏,志工們做資源回收分類,知道這是利益大地眾生的好事,做得很有成就感。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環保,說的都是好話,彼此談心,會有人勸導有煩惱的人,讓他們清出心裏的垃圾,解開心結,恢復好心情,回家就會用好態度面對家人;本來針鋒相對,每天爭吵,家庭氣氛很惡劣,現在變得和風徐徐、很溫暖。
「人間平安,就是幸福;天地四大調和,就是人間之福。此時春回大地,氣候一天比一天溫暖,但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人互動和樂,日日平安。」
順於天理,使天地祥和
上人早會開示後,四大志業主管同仁新春團拜,發心立願。上人對大家說,發心立願不是喊口號而已,要發自內心真誠立願。「新春總是有新希望,我的心願是人人早日脫下口罩,說話清楚,人人聽懂;談心話,入人心─說心靈的話,透入人人的心中。否則跟著大家喊口號,也不一定了解口號的涵義,不了解就是沒誠意。真正的誠意要打從內心,說我們想說的話,不是跟著群眾而喊話。期待我們可以相互談心,每個人共同的一個心念,那就是愛。」
新冠肺炎疫情不知何時能平息,而且國際間還出現變種病毒,令人擔憂。上人期待人人共同虔誠祈禱天下平安,疫情早日平息;要戒殺、戒口欲,心中有完整的愛,將人人的這分愛合起來,才有足以影響天地的力量。所以「大哉教育益群生」,要在人間帶動善念,人人虔誠齋戒。
「過去平安,是因為我們虔誠行善,才能招來吉祥如意;假如只在口頭祝福事事如意,心沒有善念而不順於天理,如何能如意呢?我們要把握當下,引導人人發善心、行善行,順天意,以使天地祥和,人才能健康、美滿。」上人期勉四大志業合和互協,為救助天下苦難而努力。
有心有力,克難能助人
美國穆家熙師姊等八位師兄師姊,把握留在臺灣的時間,回到精舍投入常住出坡工作,與上人分享心得。宗教處呂宗翰師兄報告莫三比克志工持續為風災受災民眾供應每天二餐,最高曾一天為八千人供餐;吳湘婷師姊分享荷屬聖馬丁慈濟志工訪貧與紓困發放的溫馨故事。
上人說,此時為了防疫,許多國家採取隔離措施,工商業停頓,窮人更難度日;未受影響的有福人,都可以發揮一點心力,合為救苦救難的大力量。聖馬丁朱細芳師姊,在這個小小的國家,在全家人、家族的支持下,關懷、幫助眾多貧苦居民,送麵包、發白米,而且教大家心想好意、口說好話、身行好事,救助其生活也提升其心靈。一個人發心,可以做這麼多事,做到讓人人認識與尊崇。所以不要輕視點滴的力量,身體力行的實際付出,比對人談天文、說地理,講得天花亂墜,更有教化的作用。
又如莫三比克慈濟志工為受災居民供餐,每天二餐,最高一天供應一萬六千餐,這麼龐大的量,要動員許多志工準備;這些本土志工本身大多貧窮,沒有錢可以幫助別人,但是他們有心、有力,樂於出力做好事。他們很珍惜從臺灣運送而來的愛心米,很用心要讓有限的米糧發揮最大的作用,長時間供應給飢餓缺糧的同胞。在這麼克難的狀況下,需要更多有愛心的人共同付出,有力的人出力、有錢的人出錢,盡心力幫助受災者度過難關。
「天下有愛心的人多,得救的苦難人就多了。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為人間付出的同時也教育大眾:人人都可以付出一分力量,可以發揮大愛,與天地眾生共生息。請大家把握時間,念念生好念、步步走好路,有好念就要起於行動做好事。」
時間寶貴,但情更寶貴
二十三日志工早會,上人談到精舍是天下慈濟人的家,往年會有許多海外慈濟人回到法親之家過年,今年因為疫情,入境要照規定隔離檢疫,所以大部分海外慈濟人只好透過網路拜年,但還是有慈濟人忍耐來回二十八天的隔離,回到精舍見師父,隨師一天又匆匆返回居住地。
「時間很寶貴,但是情更寶貴。拜科技之賜,全球慈濟人都可以上線,聆聽彼此的分享,每一天的網路連線都有幾十個國家地區的幾百、幾千個點,所以現在的訊息比過去更通透,要傳法更方便。雖然弟子們無法回來,但是聽到大家把師父說的話聽入心、用出去,也覺得很安慰,彌補弟子無法回到身邊的失落感。」
中國大陸的慈濟人上山下鄉去關心照顧戶,讓老人家感受到年節團圓的氣氛。有一位婆婆對慈濟人說:「幸好有你們來,希望你們每天都來。」上人嘆言,獨居長者期待慈濟人來看他們,就如盼望自己的兒女回家一樣;看到慈濟人來了,是那樣地歡喜、親切。但是短暫的相聚過後,又是不捨的別離,慈濟人離開以後,他們還是孤單、寂寞。
「人生總有求不得之苦,難以求得兒女子孫都在身邊。看到那一群孤寡老人,一方面覺得很不忍心,另一方面覺得自己何其有福!弟子這麼多,很多人回來與師父一起過年,這是一個好溫馨的大家庭,天下一家親。但願疫情趕快過去,讓這一群老人家每個月發放日可以如常來到慈濟會所,和慈濟人共聚,也讓我們有清新的空氣、平安的環境,全球經濟恢復過去的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