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14《農九月‧初八至初九》
【靜思小語】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但於人認真、做事認真、對時間認真。
生命無價,真誠面對
十月十三日,聆聽花蓮慈濟醫院團隊報告後,上人叮嚀,慈濟醫療首先考慮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要做出好品質,發揮救人的良能、效用,才是最重要的。
「慈濟四大志業之中,慈善救人是救貧,醫療救人是治病,教育則是以真誠的愛傳授對社會人間有貢獻的知識與道理,人文是讓其他三個志業的形象精純、亮麗起來。所以說,四大要合一,相互和合,彼此成就,可以做出國際矚目的好品質。」
上人說,醫療救人不能論價,慈濟對於出身弱勢家庭的病患,除了醫療盡心治療,慈善也會扶助其生活。「生命本無價,我們真誠面對生命,盡心力為他們治療疑難複雜的病症,同時也鍛鍊了我們的醫療水準,但不是為了名利而提升水準,而是為了找到救命治病的方法。」
「所以說來,我們要用感恩心對待病患,就如我對慈濟人說,要感恩接受救助的人,因為他們受盡貧窮病苦,讓我們見苦知福,回向自己的生命,更要發揮生命的價值,這就是慈濟人,付出無所求,不是以救人者自居、要對方向我們說感恩,反而回過頭來感恩貧窮苦難人。」
「慈濟人長久接受法的薰陶,能夠放下身段、尊重生命,付出還要說感恩,憑著這樣的精神,人人做得很快樂,人與人之間平等互重。醫療要精進,要更上一層樓,也要用相同的精神,感恩病患示現病苦,展現老、病掙扎的苦難,督促我們在醫療上要更精進,用心突破困難,解救這麼多人的病痛苦難。」
上人說,有些罕見疾病至今仍無法醫治,患病者很無奈,但也有人樂觀面對、努力生活,這些罕病患者是用生命教育大眾。醫療團隊面對這樣的病患,盡力設法救治,也要讓他們了解團隊的用心;或許治癒的希望不大,但是醫病雙方可以共同努力。
見證時代,守住歷史
十月十四日於人文志策會聆聽各項精進計畫,上人指出四大志業之中,人文責任重大,尤其要做好慈善的報導,廣傳人間善行。
人間總是有善、有惡,善,就是人間的希望;惡,就使人間絕望。希望與絕望,在善惡之間。教育雖然可以教善,可是範圍有限;人文志業運用科技傳法,範圍無遠弗屆,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打開電視、電腦或手機等電子用品,接上網路,就能讓人接收各種影音、文字,看見形形色色的影像、聽見各種各樣的聲音。眼睛看見各種形與色,耳朵聽見各種聲音,進一步由大腦產生印象,更深入地加以分別,生起喜愛、厭惡等心態。舉凡辨識、分別、愛惡等等都是意識的作用。
人生無常而短暫,如一場夢一般,夢醒即無蹤跡。上人言,人生沒有什麼好計較的,自己總是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但是於事認真、於人認真,做事也很真,會很認真去做該做的事,不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有什麼人、事、物,都不會很在意,總是把握時間,做好篤定要做的事情。假如做事過程中,看到、聽到不好的聲色就起煩惱,事情就很難圓滿完成。要認清人生的本質,切莫以假作真,自陷幻境而難以脫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本性都是清淨無染,但是年紀愈來愈大以後,受到周圍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影響,養成不同的習氣。上人說,要回歸清淨本性,就要不斷學習、練習好的,修除不好的煩惱習氣。
在慈濟世界有許多值得學習的人品典範,即使他們也曾迷茫犯錯,有因緣走入慈濟、接觸佛法,就把握機會精進修行。上人期勉大愛臺製作大愛劇場,要將這些人品典範的人生故事如實呈現,也要細心考究他們的成長歷程與時代背景,呈現幾十年前的社會人文景物,人們的服裝儀容也要符合其生活習慣與社會身分。見證時代、守住歷史,就是人文志業的責任。「如果將慈濟委員或慈誠的人生故事成功製作為戲劇,等於是為他們寫家譜,可以成為他們的傳家寶。」
上人說,相信大家在工作上都力求完美,而「美」要從「真」與「善」建立起來,才會達到真、善、美。現在是善的人,也許曾經迷失,一朝醒悟而翻轉人生,這也是美;要深入探討他們從何受啟發,又如何下定決心改變,這個從惡轉善的過程能夠教育大眾。一個念頭轉過來之後,走入人群去付出,能夠利益多少人?要透過戲劇的敘說,引導觀眾深思。
「最近常常教慈濟人做自己的生命盤點,要自我感恩,感恩自己此生善用父母所生的身體,為人間付出。有些慈濟人說自己過去『五專』、『十全』,有種種關於財、色、名、食、睡的惡習,投入慈濟以後徹底修除不良習氣,將『五專』、『十全』變成補湯,彌補過去,利益人間,這都是慈濟人的智慧。」上人說,從惡轉善的人生轉折很精彩,也可以鼓勵迷茫中的人生轉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