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無私才能永續

10.27~29《農九月‧二十二至二十四》

【靜思小語】跳脫自我的私心,守住大愛無私的菩薩心。

研究慈濟,是時候了

十月二十七日,上人與教育志業主管談「慈濟學」及「善學」的教學研究,請主管們發揮信心、毅力、勇氣,負起責任,積極落實。慈濟慈善志業從「零」開始,從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克難起步,能再建立醫療、教育、人文志業,都是許多人的愛心支援而成就,而慈濟能夠得到這麼多人的支援,是因為人人相信慈濟;要做到被相信,就要誠正信實。

「慈濟以誠、以正取得人人的相信,因為我們都是實實在在做事,步步踏實,分秒不空過。這都不是形容詞,也不只是口號,是五十多年一路如此走來。慈濟的慈善值得好好研究,現在因緣具足,是時候了。你我有此理想,就要延續過去、把握現在,為未來的教育鋪好道路。」

「沒有慈濟就無法創立教育志業,慈濟學校要名副其實,不是只有慈濟的名稱而已,要有實質的學術涵養。慈濟學是教善的學科,慈濟學的研究也是慈濟慈善行動的研究,要落實在慈濟的教育,從學生的形象展現出來。」上人指出,慈濟學生要有慈濟精神形象,老師有責任將慈濟人文精神落實在教育,並且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慈濟的研究學院一定要有「慈濟魂」,以慈濟人文形象傳承「活的」慈濟人文精神。

「要讓慈濟人文精神落地生根,慈濟這棵大樹的根深深扎入土中,樹才能長得健康、強壯。教育是負載千年希望的工程,第一代一定要以真誠的心,一心無二志,為了社會未來的希望,堅持正確的方向做教育。」

菩薩精神,人間交接

十月二十八日於四大志策會聆聽主管們報告,上人指著面前的全球地圖表示,慈濟五十多年來,感覺為全球做了不少事,但是認真看著地圖上的慈濟慈善足跡,還有許多空間還沒有接受過慈濟大愛關懷;要達到「大愛讓世界亮起來」,還需要不斷地接引人間菩薩,在世界各地接起善因緣。

近二年來因為疫情,慈濟國際慈善行動面對更多困難,慈濟人仍然堪忍一切不便,努力突破困難,只因不捨苦難人而勇往直前。上人說,慈濟人是以真誠的愛為天下眾生付出,這分愛是無私大愛;希望大家跳脫自我的私心,守住這一念無私的菩薩心,彼此合和互協,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拉起人間互助的長情,在全球鋪展大愛之網。

上人表示人生無常而短暫,短短幾十年的一生,在死亡之後就不再有此人存在;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幻化假合,終有壞滅消失之時。但是真理、真諦永遠存在,就像佛陀雖然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入滅,其精神理念世代流傳。慈濟在此時此世力行實踐佛陀教導的菩薩法,慈濟人發心立願行菩薩道,也將菩薩精神在人間傳承、交接。

上人教大家把握有限的人生時間,延續生生世世的慧命。慈濟自創立到今年剛過五十五年,要讓慧命延續,就要使人人具有慈濟心,也就是菩薩心。可以邀約人人響應「竹筒歲月」,天天付出一點點,長久累積愛心力量,培養付出助人的善心。慈濟學不只是慈濟大學的學科之一,慈濟學有很豐富、很真實的教材,即使是幼教、小學,都可以由老師傳授慈濟學,讓孩子認識慈濟,了解慈濟的故事,吸收、傳承慈濟精神。經由教育延續慈濟精神、做好慈善教學,就是人類的希望。

以善傳家,點亮社區

已成立二十七年的慈濟青少年籃球家族聯誼會,一路陪伴慈籃隊孩子成長的師兄師姊十月二十九日回到精舍,與上人座談。在座慈籃成員發願「做更好的人、做更好的事」,上人肯定表示,這是大家共同的人生目標。

上人說,大家不只是練習籃球,也跟著慈濟人去訪視,要做更好的人,就要看到人間的苦;自己可以安然度日,要感恩、知福;平時在生活中節省一點點,累積起來可以去幫助這些苦難人。「你們教孩子打籃球,增強體力,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正確的人生方向,教他們做好人,造福人間,提升生命價值。」

在這個好人多、做好事的團體中,有許多長輩可以成為學習典範。上人勉勵隨著自己的孩子而加入慈籃的師兄師姊,父母是孩子的「模」,不只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好,還要視天下眾生為己子,對於加入慈籃的其他孩子,也要用父母心去愛護、關心與陪伴。

「期待各位發揮愛的力量,轉一念心,可以庇護很多人平安健康。個人發出的光像螢火蟲一樣微弱,只有一隻太孤單,不容易讓人看見;要有一個群體,一整群螢火蟲能夠在黑暗中吸引人人的目光,構成一片美景。」上人鼓勵師兄師姊以善傳家,在社區裏帶動其他家庭,凝聚一股大力量,讓大愛點亮社區,範圍不斷擴大,讓世界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