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 援助效益加乘

當人們減少外出避免群聚感染,
當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快速增加,慈善不只挺身而出,
還創造了跨界合作,相互扶持度過艱難時期。

當人們減少外出避免群聚感染,當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快速增加,慈善不只挺身而出,還創造了跨界合作,相互扶持度過艱難時期。

時序入冬,街巷熱鬧光景如昔;然而回望二○二一年這個夏天,讓這一代學子難以忘懷。

防疫管制下,盛夏的商圈好似時間凍結般,消失的人流讓尋常人家經濟吃緊;因工時減少,數萬戶生計受衝擊;弱勢孩子無法到校上課,餐食營養也受到影響……

在人們減少外出、避免傳染風險的六月底,一箱箱足夠維持一戶三餐的米麵食糧、新鮮蔬果,也開始跟疫情賽跑,從臺灣頭到臺灣尾,乘車、坐船,七、八月間送進五萬多戶弱勢學生家庭,共同走過這個史上最漫長的暑假。

工時減少,補助跟上

住在離島小琉球的琉球國小學生家長黃女士,在八月中旬第二度收到這份沉甸甸的補給,「蔬果箱連同生活箱,幫忙省下至少有三、四千元的生活花費,真的很感謝你們!」

越南籍的黃女士是單親媽媽,以打掃民宿維持家計,養育四個孩子、照顧年邁的婆婆,然而疫情嚴峻期間遊客銳減,她完全沒了工作收入。

小琉球生活物資多數來自臺灣本島,八月上旬盧碧颱風後續西南氣流豪雨不止,交通船停航數日,一恢復通航,志工即為島上四校六十六戶受助學生送來物資。颱風過後葉菜受損,蔬果箱裝滿了根莖、菇類及芽菜,一樣營養豐富,每戶並有兩包五公斤白米與裝著乾糧主食的安心生活箱。

李阿嬤的孫子就讀島上白沙國小,她說兩箱物資中很多東西是她沒有吃過的,一家人都省著吃。「這兩次送的食物對我們幫助很大!家境原本不好,靠媳婦幫人做麻花捲賺錢,大孫女還去飲料店打工。但疫情期間沒工可做……」講到生活辛酸處,老人家紅了眼眶。

連續兩個月送達的糧食,考量了國中、國小學童居家防疫期間的營養,解決許多家庭的燃眉之急。從受助名單、物資採購、打包、運送,暑假期間在各地緊湊地運作,每個環節串聯了來自不同領域、產業的力量。

跨界串連,漣漪擴大

「自去年疫情升溫以來,慈濟便和全臺縣市政府簽署『合作共善備忘錄』。」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王運敬道出二○二一年本土疫情爆發,慈濟卻能按部就班、扎實穩健援助弱勢的關鍵之一,即是建立了與公部門的溝通平臺,並且用不同以往的思維,跨界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疫情停課,看見弱勢學生出現一餐的營養需求,慈濟團隊與各縣市教育局、社會局逐一連線討論,由學校提報弱勢家庭學生數量,快速擴大關懷援助範圍。

相較以往志工深入社區親自訪視的方式,疫情來時,十方有難,得借力使力;王運敬提到,「暑期弱勢學童營養紓困計畫」是首次與地方小農、果菜市場合作,一方面要讓孩子吃到新鮮、當季的食物,另一方面也是助農友們疫後經濟一臂之力。

數量龐大,全臺超過九萬戶次的紓困物資,除部分偏遠地區由志工承擔配送,主要由各縣市政府連結起運輸業、物流通路,或用提貨券,或將物資運送到校、宅配到家,避免疫情期間群聚。「曾經想像上百臺『小黃』在長街陋巷奔走,分頭發送生活物資的畫面,沒想到真的實現了。」王運敬如是說。

每個縣市動輒數千份的蔬果、生活箱米糧,疫情下打包人力是一大挑戰。六月底第一個起跑的基隆市,果菜市場自治管理委員會與攤商們是幕後默默耕耘的當地推手之一。

「大家都是因為出自一分愛心啦!才願意這樣子出來做,幫忙完成兩次的物資打包。」基隆市青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培勳回憶起兩次的發放作業,很開心自己把握因緣參與。

休市日凌晨,市場攤商戴著防護面罩,將十餘種蔬果撿貨、裝箱,趕著天亮交由承擔運送的計程車隊逐戶新鮮送達,「雖然前置作業花費很多時間,但是這是要幫助弱勢家庭,要用最好的品質。看到孩子們的笑容,一切就值得了!」陳培勳笑著說。

「在防疫這段期間,各縣市尤其是慈濟在花蓮、桃園八德的國際倉儲,以及三重的國際倉儲,我們都是盡量在二十四小時內,把防疫物資、生活箱物資送達最前線。」慈濟基金會東部總務室主任張建中說明數萬份生活箱物資,如何用分流跟接龍方式運送到各地,以地形狹長的花蓮縣為例,分兩天配送到花蓮市與壽豐、光復、新城、吉安鄉等各點,南北奔波三百五十公里運送二千六百四十三份安心生活箱,「當時整個臺灣生活在恐懼中,人人自危,但是我們仍然要堅守崗位,不斷執行運送物資的任務,有求必應。」

「以前是一戶一戶去做關懷,這次因為疫情,我們規模更為擴大,因為知道很多人的生活很難過。」臺中慈濟志工蔡明模說,透過援助弱勢學童的暑期營養紓困物資,接到不少新提報的關懷個案,深深感受共善的力量,「疫情讓我們不能太多人出門行動、和太多人接觸,但,愛還是不能少,我們反而要盡所能、盡可能地幫助更多人。」

數位落差,援手到位

全臺四百二十萬學生,不分城鄉、年齡,疫情中改採數位工具上網上課,與老師、同學線上互動;這為期不短的「新常態」,讓弱勢學生的學習面臨困境。

「當學校實施遠距教學時,許多孩子不一定有電腦、網路,有的拿著手機上課,字沒辦法放大,學習效果不好,上課也無法專心。」就如蔡明模所言,缺乏硬體、軟體不熟、家長不在就無法上網,這樣的現象不僅在偏鄉,更隱藏在城市中。

面對大量、分散的弱勢學生,需跨界合作,讓資源快速到達。五月中旬全臺停課後,長期關注教育議題的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與團隊觀察到,全臺近兩萬名弱勢學生在家無法上網;為了儘快提供協助,慈濟與葉丙成團隊合作,尋找4G網路分享器資源,結合旅遊業者與科技公司匯集一萬五千個分享器,由慈濟租用兩個月,六月緊急寄送給各縣市教育局,無償提供弱勢學生使用。

「除了教育部提供的行動設備支援之外,這是疫情期間全臺灣最大量的學生上網支持。」王運敬說明,援助行動都在跟時間賽跑,需要去尋找系統化的解方。

有了網路,孩子還需要硬體支援。各縣市慈濟志工統計照顧戶孩子的上網載具需求,先以二手電腦應急,慈濟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捐贈的全新筆電到貨後也持續發送。

補足硬體的支持,還需要有溫度的陪伴。九月開學後持續進行的「青年線上伴學趣」,即是從暑假期間全臺最大的線上伴讀行動延續而來。

「看到許多家境比較困難的大學生,本來是依靠暑假打工賺取下學期學費跟生活費,因為疫情影響,失去工讀的收入。」王運敬說明,團隊構思如何運用科技,提供大學生伴讀打工機會、降低弱勢孩童孤獨感,減緩暑期學習力流失,慈善援助行動—「青年線上伴學趣」因應而生。

在線上募集的七百多位大學生,經由慈濟基金會同仁一一面試,依照可以上網的時段分組、媒合陪伴分布全臺的兩千多位國小至高中弱勢學生線上學習,每週兩次的上課內容並結合線上教學平臺PaGamO,讓孩子用有趣的方式學習。

無論是「安心生活」或「安心學習」,展現了環環相扣的共善力量。受助的孩子們,也許看不到其中曲折的過程,但會銘記著居家避疫的這個夏天一點都不孤單。在花蓮,升上國中一年級的小怡,收到全新筆電後說:「我不知道自己是第幾位幸運兒,能收到如此厚重的『禮物』,我會好好珍惜、好好學習,謝謝您們讓我在學習路上少了一絲擔憂!」(資料提供/蔡藜旭、葉晉宏)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