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尋人記

看到志工帶著蔬果箱到來,山上人家表情有驚、有喜,
驚的是:「你們怎麼找得到我們住哪?」
喜的是:「很開心收到即時的生活物資!」

看到志工帶著蔬果箱到來,山上人家表情有驚、有喜。

驚的是:「你們怎麼找得到我們住哪?」

喜的是:「很開心收到即時的生活物資!」

壯麗大山間,一個多小時車程蜿蜒攀高,十月初的五峰鄉山上已經有涼意。新竹志工王琪瑛與徐韶蓮從市區上山關懷照顧戶,途中來到住在竹林村的小雯(化名)家,關心孩子使用筆電的情形,還帶來了孩子最愛吃的餅乾。

「到學校上課後,一切都還好嗎?」九月開始幫小雯用視訊上數學課輔的王琪瑛,叮嚀著學習進度,小小房間頓時成了溫馨的課堂。為了檢視學習成效,王琪瑛幫小雯複習了絕對值運算,寫出算式,「剛學習時不要用心算的,寫下來才會記在腦海裏。」

暑假期間,志工團隊發現這一戶家庭六個孩子只有一臺陳舊的桌上型電腦,隨即為將升國一的小雯申請一臺新筆電。

這天觀察小雯使用筆電時,王琪瑛也協助她建立網頁書籤、視訊軟體。深知小雯的爸媽很在意孩子的教育,王琪瑛挪出時間、持續幫忙視訊課輔,也提供教育資源的平臺,建立孩子主動學習的觀念。

九月開學後,山區的孩子們與家人重回生活軌道。寂靜的山路,有著志工一趟又一趟的來回車痕。

新竹五峰訪視團隊七月中旬穿過小路,循著地址將安心生活箱、健康蔬果箱送達受助學生家。(攝影/謝蔡福)

超級任務,難行能行

在新竹五峰鄉訪視超過五年的志工王琪瑛回憶,七月中旬,跟著貨運車將安心生活箱送到超過六成學生是低收入戶的五峰國中;正好在當天校方也收到通知,由農會打包的健康蔬果箱將在隔日送達。

這項暑期紓困物資,在各縣市有不同配送方式,新竹縣市是由貨運送達各校,再由家長到校領取。五峰國中是全鄉唯一的國中,學生分布山區四個村,部分家長無法即時聯繫到,疫情警戒下孩子到校也有困難;志工發現了這個狀況,考量蔬果箱需要新鮮送達,王琪瑛主動詢問校方,「我們長期關懷山上的照顧戶,很多孩子真的不好聯絡上,可能連您們都找不到人;還是由我們幫忙把物資一戶戶送到家?」

「真的可以嗎?」學校老師感謝志工們願意承擔重任;但是不多時,志工就發現困難阻擋在前……

檢視學校提報的受助學生名單,兩成以上的聯絡人、電話、地址,已因搬家等因素變動,幸而學校有通訊軟體群組關心學生狀況,各班老師趕緊在線上確認、將資料更新;志工同時依照名單,聯繫每位學生的地址附近的慈濟照顧戶、警察、里長,協助找出學生家的相對位置。

取得大概的聯絡方式後,王琪瑛借來貨車,在蔬果箱貨運抵達日上山;山間多雨,志工把握放晴空檔,合力搬運物資上車,兵分三路,開始逐戶親送。

山區部落門牌,單靠導航系統並不好找,有的多戶共用一個門牌,有的只能倚賴相對位置、沿途問路。熱暑裏山間尋路,汗水浸溼了衣服,但大家相信「難行能行」。

部落尋人,號碼消失

五峰鄉是泰雅族與賽夏族的居住地,居民以務農、打零工為主。多戶受助學生家長出外工作,志工於是拜託附近小吃店、雜貨店老闆代收物資,部落原住民樂天友善,相當願意幫忙,王琪瑛殷殷提醒:「記得請他們來領喔!」

有幾戶家長在家,看到志工帶著物資到來,表情有驚、有喜,驚的是「你們怎麼找得到我們住哪?」喜的是「很開心收到即時的生活物資!」

產業道路轉小路,小路轉泥土路,找路過程也不乏有趣的事,像是「不見的門牌號碼」。

「有個住址不管怎麼找都找嘸!」王琪瑛印象深刻,有一戶學生家,最接近的號碼隔壁是一間教會,問附近鄰居卻無法得知是哪一戶,巧的是,一位長者走出教會之際,隨口問了聲:「你們在找哪個號碼?」聽到志工說明,長者說:「那號就是我們家,因為我們把隔壁的地買了下來,號碼就合併了。」

意外得到解答,志工趕緊報上學生家長的名字,長者想了想說:「她搬到白蘭部落了,在另一個山頭,但是住在哪裏,我也不知道!」王琪瑛心裏的重擔稍稍放下,「還好白蘭部落有位可以幫我報路的照顧戶,那就隔天再跑一趟吧!」

兩天之內,三條路線完成三十八戶愛心宅急便任務;八月再次上山,名單新增了應屆畢業的十多位同學,志工再次展開宅配任務。收到物資的家庭,感動地回饋志工及社會的愛心;其中一位看著志工、眼眶泛淚地說:「我們住的地方這麼難找,以為你們來不了了,見到你們真好!」一分遠道而來的相伴,是在疫情艱困時的暖心關懷。

新竹志工團隊持續關心受贈筆電的學生,王琪瑛(左)叮嚀孩子要善加利用,好好學習。

上網無礙,平等受教

有形的物資送達家戶,無形的關懷接續不斷。志工們暑假期間上山訪視照顧戶時,有空就會再去看看學生們生活狀況。其中一位林同學,在父母外出工作時會幫忙料理家務,先前也很熱心幫志工指引其他同學的住處,「當我問他暑期輔導怎麼上課時,才知道他是借用學校的平板,但是不方便寫作業、速度緩慢,於是趕緊申請一臺筆電送給他。」

不願看見孩子的線上學習落差日益加大,王琪瑛一個個步驟教林同學使用筆電,看見他認真學習的神情很是欣慰。她也邀約孩子,「願不願意參加線上伴學趣的小學伴?」林同學和妹妹都欣喜答應,志工還安排一週一次的數學加強,當兄妹倆學習遇到困難時,山下的志工也透過視訊幫忙看看功課。

「山上的孩子還是有辦法學習,但要有人幫忙,才能培養更多能力。」王琪瑛說著,就像媽媽一般地疼惜這些暑假間結識的孩子。訪視團隊也像是山區教育的推手,在孩子學習路上出一分力,期待他們在疫情之後穩步前行,學習路更加順利。

疾疫紓困
相挺度難關
  • 疾疫紓困金11,164戶

  • 生活物資卡1,672張

  • 安心生活箱111,874箱

  • 健康蔬果箱93,987箱

  • 安心祝福包15100包

  • 白米1.131,490公斤
    超過18種物資  總共1,670,332件

慈濟教育志業 學習不中斷

圖1: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社區衛生護理學課程七月無法到機構實習,學生以身邊家人為觀察對象,同學間也相互練習居家訪視時各種生理指標量測技術,搭配視訊、直播、模擬教室等虛擬課程,扎穩基本功。(相片提供/慈科大護理系)

圖2:九月開學後,「青年線上伴學趣」展開第二梯次,由五百多位大學伴陪伴五百多位小學伴線上學習;慈濟大學參與課程規畫,以及協助大小學伴、中隊長媒合等工作,多位慈大同學與遠端的小學伴線上相見歡。(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圖3:「那邊有空位!」慈濟大學師生穿上防護裝備,暑假期間在花蓮慈院醫護同仁負責的北埔國小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站,協助資料填寫、動線引導、衛教宣導等,親切引導長者入場。(相片提供/慈濟大學)

圖4:五月中旬全臺各級學校轉為線上教學,緊接著放暑假;隨著疫情警戒降級,八月中旬臺南慈濟高中附設幼兒園開學,近九十名幼兒超過六成為新生,從防疫新生活開始學起。(攝影/王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