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至三十一日 修行的功夫

10.30~31《農九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修到「行」與「心」相合、做到名實相符,才是修行的本質。

從五毛錢到一把米

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培訓委員慈誠返回花蓮尋根,並舉行研習會;十月三十日,上人前往花蓮靜思堂參與圓緣典禮並對眾開示,許多慈濟人自從投入慈濟,就堅持初心,把握因緣為苦難眾生付出,並且發願要做到人生最後一口氣;師兄師姊們在慈濟菩薩道上自度度人,即使為苦難人發放物資,也會傳智慧資糧,鼓勵他們發心行善,為自己累積福與慧。慈濟「為佛教,為眾生」的精神,就是如此在人間傳播開來,啟發愈來愈多人的心靈財富,並且世代傳續佛教慧命。

就如接受緬甸慈濟人幫助的一位阿嬤,聽到志工分享「米撲滿」的故事,就學習緬甸農民日存一把米的方法,就算能力很有限,米缸見底了,只能存幾十粒米到小罐子裏,她也堅持每天都要做到,每天都發心幫助人。

「我聽到緬甸慈濟人分享當地居民如何發心行善,實在很感動!即使是極為貧窮的人,也盡其心力付出,積少成多,能就地造福更為苦難的人。大家共同發心,點點滴滴愛心會合起來,就有解救天下苦難眾生的力量。如同緬甸的貧苦阿嬤,堅持付出行善,粒米都是功德。用真誠的心行善造福,功德分分己獲。」

五十五年前,慈濟道路從「五毛錢」拓展開來,現在慈濟大愛關懷一百多個國家地區。上人表示能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成就,是他、你、我共同成就。在座的培訓委員、慈誠即將受證,要成為名副其實的慈濟人,慈濟人就是行菩薩道的人,要廣度眾生、廣傳慈濟法,無論對方接不接受,慈濟人都要盡責任。「我們每次發心想要度人,這一念心就是功德,成不成不要緊,盡責任最重要。」

「請大家莫忘今天的發願,踏實力行菩薩道;菩薩道是由菩薩走出來的,菩薩是實際做出來的,不是只存在經文中的名稱;能夠投入人群,救拔眾生苦難,這個人就是菩薩。」上人祝福師兄師姊在這條人間菩薩道上踏實精進,福慧雙修。

修行的本質與形象

十月三十一日,上人與常住師父談話時指出,「靜思人文」不是一個名詞,是靜思道場整體修行的形象;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的精神要從每一個人身上展現,人人都具有靜思人文精神,這也是個人的修行功夫。

「靜思人文不只是在字面上的名稱,最重要的是修行的本質,我們要做到這樣的『質』,把『質』照顧好,不是只有名與相,必須承擔起責任,做到名實相符;有再高的名聲,卻沒有同樣高的修養也沒有用,要修德、要修行,修到『行』與『心』相合,才能讓人由衷尊重與佩服。」上人說,只是學識、學歷高,卻沒有德,也無法服眾;有學還要有德,用真誠之德,讓合和互協的精神修養世代延續。

「我們皈依三寶,靜思道場是我們的歸命處,是我們慧命的歸宿。要學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量寬大,彼此之間就沒有是非,凡是所做都是對的事情,為佛教,佛教的道場就是這樣;為眾生,我們的修行不是獨善其身,是為天下眾生。」上人期許靜思弟子都要宏觀天下,了解全球生態,才能面對大眾、統理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