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至二十二日 喚醒佛性

9.21~22《農八月‧二十六至二十七》

【靜思小語】佛心智慧人人本具,不要讓佛性睡著了,渾渾噩噩如同深陷迷夢。

努力自我超越

九月二十一日,慈濟大學呂佩珊老師報告《靜思語》用字哲學,鄭凱文助理研究員報告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近期發展概述,慈濟科技大學郭又銘國際長連線報告「靜思堂與社區的連結─以健康故事屋為例」。

上人談到人間不出二字,一個是惡、一個是善。人心若存有無明雜念,一念差、萬念錯,就會走向惡。所以要時常自我警惕,不要迷失、要覺醒,去除無明,讓心靈清晰明覺。人人本具的佛心本性,就是清晰明覺的真如智慧,不要讓自己的佛性睡著了,總是渾渾噩噩,如同深陷迷夢。

上人表示,很多人習慣拜佛求保佑,求佛菩薩加持,但是自己不努力,再怎麼求也沒有用。要自我超越,喚醒自己的佛性,發揮智慧,凝聚人間大愛,成就庇蔭眾生的志業。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就是應社會人間所需,發一念心,把握因緣,凝聚點點滴滴愛心力量而成就。雖然這一路走來五十多年,確實很不容易,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是全球慈濟人恆持初發心,合和互協,把慈濟志業從臺灣推展到國際間,讓慈濟大愛庇蔭的範圍愈來愈普遍。

而今有因緣回饋佛陀的故鄉,從慈善、醫療、教育等方面扶助尼泊爾藍毗尼的困苦居民,這是重要國際慈善專案,需要呼喚全球慈濟人帶動會眾共同響應。上人說,再充分的資源、再完善的規畫,都需要當地有慈濟志工,以法脈宗門精神去運作,所以要有固定的集會場所,邀約有心投入者參與培訓共修;就地招募人間菩薩,落實慈濟人文精神。

除了海外慈濟人需要有據點招募、培訓人間菩薩,以利志業推行,臺灣各地的慈濟道場皆就地發揮菩薩招生良能,並且應社區、社會所需而有多方面的運用。上人談到有部分慈濟會所是善心人士捐出土地,提供給慈濟建設靜思堂,或是當地慈濟人經過多方奔走溝通,凝聚愛心力量而建設完成,其中有許多溫馨感人的故事,需要用心發掘與整理。這是慈濟的歷史,也是臺灣的歷史,若能妥善整理並出版,流傳於後世,也是教育人間的好教材。

慈濟在臺灣,為苦難人安身、安心、安生,最重要的是帶動愛與善的人文方向,真正的穩定社會人心。上人期勉有心投入整理慈濟史的志業體同仁,要認真用心,為後世留下真實歷史。

最初那一滴水

九月二十二日,人文志策會以「體解真空,傳播妙有」為主題,各單位主管同仁分享豐富內容。上人開示,回頭盤點慈濟歷史,從源頭直到現在五十多年的過程,就好像從最初一滴水滴下來以後,在水面上不斷產生漣漪,一圈圈不斷擴展開來,在人間造成善的波動。

上人說,臺灣在全球地圖上只有一個小點,很不起眼,就如螢火蟲般微小,發出很微弱的光芒。如果螢火蟲只有一隻,不容易被人注意到,若有一群在飛舞,就能吸引人人的目光。慈濟就如螢火蟲,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向大眾募集點點滴滴的愛心力量,發揮於救助世間苦難;隨著慈濟人在國際間濟貧賑災的行動,螢火蟲的光芒也漸漸在愈來愈多國家地區亮了起來。

在克難中成立慈濟,靠著三十支竹筒,每天存下五毛錢善款,從而展開慈善志業。上人表示回想起來,當時的影像都還很鮮明,感覺就在不久之前而已,但是已經過了五十多年。時間在不知不覺間過去,空間從臺灣擴展到海外,這五十多年來,慈濟為人間做了許多事,都不脫離《法華經》的精神指引。

《法華經》是佛陀開權顯實,暢其本懷之法,上人表示,《法華經》是佛陀的智慧、精神能量的結晶,大家都要重視;而《無量義經》是佛說《法華經》之前所講,雖然篇幅不多,但說出了《法華經》的精髓,引導眾生行菩薩道,所以慈濟人都要體解《無量義經》,這是慈濟人的教育法源。

「雖然從剛開始那三十支竹筒,那三十位善女人每天存五毛錢,讓志業一路推展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地區可以看見慈濟人道關懷的光,但是還不普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然而只靠人力弘道,範圍也是有限,我們要善用科技顯神通,讓大眾有機會看到慈濟人所做,接觸到法而接受教育。」上人說,慈濟四大志業中,慈善、醫療、教育都少不了人文,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要有人文精神,各志業也要靠人文志業的傳播力量宣揚理念、發揮良能。

上人談到許多慈濟人用生命做慈濟,以志業為重,有師兄放下事業全然投入,為了援助貧窮苦難人,在與自己過去的生活環境截然不同,衛生條件惡劣的簡陋環境中居住,即使要忍受種種不便,仍然心甘情願。「這真的讓我要說感恩,該如何說起?弟子們相信師父,只要師父說一句話,他們就啟動去做,這分心很真誠。弟子用生命做慈濟,我也是用生命做慈濟,大家有志一同;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把佛性展現出來。從凡夫要修行到佛的境地,就要行菩薩道;修行路上有許多困難要克服,但是大家難行能行,把困難一一克服過了,走到最盡頭就到達成佛的目標。」上人說,回顧這五十多年的慈濟歷史,感恩事多;即使有諸多困難,也不後悔,還要積極精進踏實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