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療傷♫

社論
社論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

本系列由「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官網連結

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三月底,慈濟基金會與土耳其世界醫師聯盟透過視訊簽約,將共同為二月六日土敘強震中,敘利亞境內受災居民進行醫療援助,預計在未來一年內,約有四萬人次可因此受益。 這是繼二月底,慈濟在約旦哈希米慈善組織協助下,將臺商所捐贈的禦寒物資送抵敘利亞後,對當地的進一步援助。

在歐盟的號召下,六十多個國家、數百個國際組織已在土耳其災區給予人道援助。相對而言,十多年來內戰頻仍的敘利亞卻受到極少的國際關注,境內失序,境外援助也難以進入,敘國災區民眾成為最脆弱,飽受煎熬的族群。

土耳其是大量收容敘利亞難民的國家之一,然而強震後,邊境上的兩國災民為求生發生衝突。《紐約時報》曾報導,震災前,土耳其經濟已日益衰退,身為外來者的敘利亞人不免遭受排斥;震災後,敘利亞人難以獲得同等的救濟,但土耳其仍相對宜居,若此時回國依親,以後或許難再回土耳其。

如何在矛盾之中取得平衡,讓不分國籍的受難者都能獲得援助,著實考驗慈濟志工的智慧。在土國政府允許下,志工走訪敘利亞難民帳棚區,逐一拜訪、造冊。最讓志工不捨的是,每一回的發放都無法顧及所有的受災者。本期專欄報導中,慈濟賑災團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分享心得,感觸深刻。

曾有土耳其受災戶自敘利亞籍的慈濟志工手中接過物資,說道:「你們失去家園的痛,我們此刻已感受到。」也有一位當年因戰火導致肢體殘障,此時又受災的敘利亞年輕播音員表示,自己是悲苦的一代,生命雖又一次遇到考驗,也不能停止幫助別人。

另本期主題報導以臺南為例,追蹤二年多前啟動的「安美專案」,專案內容是協助獨老、身障及弱勢家庭,進行居家安全修繕,以預防跌倒,減低所衍生的醫療及社服成本。該專案以社區為單位,持續深入發掘需要慈善協助的長者。

清明甫過,春雨潤澤大地,靜思僧團開山的五大弟子中,排行第五的德仰師父捨報圓寂。本期也特別報導仰師父一生行誼,他長年執掌衣坊間,巧手製作的僧服讓僧團威儀端嚴,他沉靜而耐煩,行誼展現靜思家風,在平凡日常裏為後輩留下老實修行的典範。

祝願拔苦予樂的慈悲心行綿延,令傷者得以療傷,愛的力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