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新芽 運匠爸爸愛讀書

郭進順開計程車養家,出門不只拚賺錢,也付出己力服務需要幫助的人。(攝影/柯德桂)

他是七個孩子的爸爸,也是全家最愛念書的學生,一家九口曾有八人同時在學,甚至一同獲頒新芽獎學金;他開計程車養家,再辛苦也要做孩子的模範;大齡新芽,而今已成為足以庇蔭的一片林。

繞進迂迴的小巷中,遠遠就看見一位身材魁梧,穿著藍天白雲志工服的壯漢走來,他是郭進順。跟著他爬上四層樓的公寓,發黃斑駁的牆面,漆紅的扶手,在在透露著屋齡。走進陽臺,紗門外的袋子裝著回收物,井然有序。

紗門內的空間不大,物品雖多,但也是整齊地歸位;磨石子地板亮著光,橢圓餐桌配的是國小教室汰舊的木椅,孩子們還沒回來。這是他們租了二十多年的家,而他也從一位受助的七寶爸,成為一起助人的慈濟志工。

勤奮跑車,周全一個家

二十多年前,郭進順在姊姊的催促下,到印尼相親,找到終身伴侶邱林珍,夫妻租屋於基隆砂灣里。有了家庭,他把媽媽從臺東老家接來同住,家庭成員一個接著一個報到,三年生了三個孩子,妻子打理家務、照顧老小,善盡職責而足不出戶,這讓郭進順心疼不已,於是幫她報名就讀正濱國小夜間部。白天他開計程車努力賺錢,晚上載妻子上學,換他照顧孩子。

家中食指浩繁,養家不容易,他經常是天還矇矇亮時就出門工作,回家已是滿天星斗。自小在臺東山區,父母常常不在,家,是他心底最渴望的。媽媽、妻子、孩子在身邊,他全心全力周全,盡一切力量讓家裏充滿笑聲。

當第四個孩子出生時,郭進順第一次感到力不從心─嬰兒的心臟有雜音,需立即手術保命。不知所措的他,在醫師的安排下抱著孩子,搭上救護車來到一家醫學中心。

手術前,想到兒子今後要常出入醫院、想到醫療費……郭進順雙手抱緊孩子,忍著眼眶裏的淚水,心想若是孩子跟自己有緣就能活下來,若無緣,就祝福他投胎到好人家。郭進順把他的難交給老天爺,毅然決然抱著孩子回家。

幸好孩子命大活了下來,心臟的雜音隨著成長漸漸變小。「這件事讓我反覆想很久,雖然努力生活,日子過得去,但沒有積蓄,一旦發生意外就束手無策。」於是郭進順向政府機關申請低收入戶,通過審查獲得補助後更不敢怠惰,更勤奮跑車,「我開計程車就像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都能看到我的車在馬路上跑。」

二○一三年郭進順(左一)就讀高職夜間部,與七位子女同臺獲頒新芽獎學金,訪視志工陳美月(右一)歡喜陪伴。(攝影/游錫璋)

力爭上游,爸媽先示範

他開計程車沒有假日,颱風天也出門,像「虎鼻師」,聞到人潮的味道,驅車直奔尋找客人,市場、夜市、商店街、黃昏市場繞繞,總有不錯的收穫;在車上的時間比在家多,累了,找個地方停車,閉目養神充電後,再次啟動。

第五、六、七個孩子相繼出世後,生活更加拮据,為了節省開銷,孩子們的衣服從家扶中心取得,飲食上,便利商店即期下架的牛奶、食品等,也能舒緩壓力。

年少時郭進順斷斷續續讀完國小就外出工作當學徒,為了鼓勵妻子小學畢業後繼續升學,他也在五十二歲這年重拾國中書本,展開半工半讀的生涯。孩子們陸續就讀國中、國小,都很懂事,爸媽出門上課時,能相互照顧,大哥是個好榜樣,弟弟妹妹聽從他的指令,洗碗、掃地、整理環境,分工合作,嬉鬧笑聲中完成家務。

晚上讀書,白天跑車,時間到了載孩子們上下課,奔波一整天雖然辛苦,但郭進順不因此放棄學業,他要當孩子的模,咬緊牙關撐下去。

二○一三年某日,穿著藍衣白褲的一行人突然出現在家門口,驚訝不已的郭進順問:「請問你們是?要找誰?有什麼事?」

「我們是慈濟志工,在區公所那裏得知您的現狀,過來和您聊聊。慈濟基金會提供助學金,不知你們是否需要?」

郭進順一聽「助學金」,滿臉疑惑消除了,眼神中透著光,「需要什麼條件才可以申請?」志工們詳細地為他解答,這是郭進順第一次和慈濟人接觸。

二○一三年,郭進順與七個孩子同時出現在新芽獎學金頒獎現場,接受掌聲,媒體也報導他們力爭上游的故事。慈濟志工並幫助郭進順的孩子們繳註冊費、學雜費,這項安心就學補助,讓同時有八人就學的郭家,能喘一口氣。

郭進順五十二歲重拾書本、六十二歲取得大學學歷,以自身故事鼓勵弱勢家庭的孩子不要放棄學習的夢想。(相片提供/郭進順)

助學四年,註冊鬆口氣

訪視志工陳美月和團隊定期前來關懷,孩子們內向怕生,總是躲在一旁,怯生生地接過師姑師伯帶來的餅乾、糖果。志工們關心郭進順的近況,提醒他有困難時要說,郭進順總是笑著說:「謝謝,有了助學金,註冊時鬆了一口氣,這就夠了,謝謝!」客氣婉拒其他幫助。陳美月說:「對於郭進順,大家更關注他的健康,叮嚀他要適度休息。」

志工一次次造訪,彼此熟悉了,孩子們見到志工不再閃躲,問候師姑師伯後,讀書的讀書,玩的玩。志工們和郭進順聊慈濟的慈善、醫療、環保等,他專注地聽著,臉上時時露出佩服、驚訝的神情。

志工和郭家有良好的互動,郭進順帶著孩子們到環保站一起做資源回收;也受邀跟著出勤務,環保、機動……付出己能的喜悅寫在臉上。二○一五年,他受證為慈濟志工,翻轉手心,看到的風景不同,心境更加寬廣。如今,每逢慈濟環保志工在臺船基隆總廠的大型回收日,他一起做資源分類,並與志工前往協助關懷戶修繕、清理環境。

擔著一家人的七寶爸,在孩子一個個畢業後,肩頭擔子逐漸輕了,他也在二○一九年完成大學學業。

「讀書無涯無邊,能夠讀書非常幸福!」回想起跟大兒子一起高中畢業時,他在老師鼓勵下報考大學,儘管年紀比同學多了一大截,甚至還比教授年長,但這都不阻礙學習路,「看到教授還會嚇一跳,怎麼這麼年輕。上課我是都有按照時間,不敢請假;學分有時候不夠,就利用暑假,去把學分補回來。」

俗云「有樣看樣」,爸爸在書桌前努力用功的身影、奮力向上的精神,已鑲進孩子的心裏。小兒子郭央央說起這位家中最用功的學生:「真的很辛苦,每次都讀很晚,甚至讀到凌晨;能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爸爸真是不容易。」

家中的孩子們二○一六年最後一次領取新芽獎學金,安心就學也結案,一家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求學、生活。郭進順說:「以前我們家被資助,手心是向上的,現在小孩都長大了,我們也能手心向下,幫助更多人。能夠回饋去付出一點,我認為這是應該的。」

如同長在貧瘠土壤的一株小樹,在挫折淬煉下長成大樹,枝葉繁茂,能提供涼蔭給人喘息。想起能照顧母親十多年,陪伴善終,他無憾了,想起孩子一個個成為堂堂正正的人,走向自己的人生,他安心了。一輩子認真生活的他,見到年長的慈濟志工,在勤務中認真付出,他告訴自己,「往後的人生,要更認真地過,曾在別人身上得到愛,現在要把愛送給需要的人!」(資料提供/葉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