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 人事圓滿

3.23《農閏二月‧初二》

【靜思小語】修行就是考驗自己是否看人順眼、看事滿意。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有聲書,由慈濟人文志業廣播內容創作中心提供,更多精彩的廣播節目,歡迎到「大愛網路電台」收聽。

不如意事,要自我開解

雪隆慈濟人即將返回馬來西亞而前來告假並分享,林碧燕師姊承擔培育幹事,一直思考要如何接引更多人來做慈濟,回到精舍學習到以誠與情帶人帶心的訣竅。雖然自己投入慈濟多年,但是同修師兄卻沒有因緣同行菩薩道;新冠疫情發生後,反而有機會了解慈濟,到現在也茹素二年了。

過去夫妻倆因為工作忙碌,這二年防疫隔離在家,晚上就有時間分享上人剛創立慈濟時的故事,也帶著師兄參與社區讀書會,共同「薰法香」,所以他在這期間用心入法,也很精進做慈濟,尤其很投入做環保,今年底即將圓滿培訓而受證。上人教師姊要感恩先生成就她做慈濟,還能夠走入慈濟門,夫妻倆都要持續精進。

上人對雪隆慈濟人說,回到精舍這七天,聽到師父對志業體主管同仁與各地慈濟人談話,聽到每一個國家地區都有各自的狀況與問題,不過慈濟人都可以自我圓滿。「有人的地方,一定會有問題,只是慈濟人之間沒有大問題,而且問題不是出在別人身上,是在自己。所以要記得把心顧好,一旦對別人感到不滿意,就要自我警覺,是自己對人不滿意,要調整自己的心念。修行就是要考驗自己是否看人順眼、看事滿意,或是與對方溝通,共同把缺點修正,讓人與事都圓滿,這都是功德,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利他就是利己,修自己就是要成就他,沒有第二個法門。」

「人與人之間難免你來我去起摩擦,這很正常;人生本來就是苦、空、無常,無常就是正常,所以才要修行,無論外境如何變動,都要把心靜下來,把握目前還能運用的身體,趕快投入人群付出。不要去管自己做了這麼多好事,有沒有功德、福報;我們是因為看見有人受苦而不忍心,去幫助他以後,自己安心、歡喜,這樣就對了。」

上人提醒,人生本無常,所以遇到無常,要自我說法,「我們平時能對別人講道理,自己遇到事情,也要用道理開解自己。人各有志,要度家人很難,而慈濟有很多善知識彼此相度,且法親有志一同,走同一個方向,所以未來的因、緣、果都一樣,這分緣結得很長遠,來生來世,我們還是走同一條路,大家要相惜相愛。若遇到不如意事,或是家人無常離世,要提起智慧,自我解說,與法親相伴,繼續精進走菩薩道。」

感恩教育,醫學生必修

院校聯席會中,慈濟大學報告「大體老師醫學教育數位人文資料庫」建置進度等事宜;慈科大報告農業生醫技術開發與應用;花蓮慈院報告大體模擬手術中心成果及近況等事項,院校共同緬懷醫界教學典範徐達雄客座教授。

能夠讓四大志業穩定推展,而且將慈濟的人間菩薩道從臺灣鋪向國際,是靠著全球慈濟人的無私奉獻與全然護持。上人說,慈濟人把慈濟視同自己的家,不斷為這個家付出,而且到人生最後,還要把遺體捐給慈濟教育,期待培育出有醫德、醫術的好人才。很期待上解剖學課程的醫學系學生或醫師,在師長的引導下,懂得感恩、惜福。

上人叮嚀學校與醫院裏的師長,要對醫學生與年輕醫師做「感恩教育」:「教育要真誠,真誠的人一定有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一定有道德情操。在慈濟常常聽到感恩,這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要真正在志業體拉出感恩之情,拉長情還要擴大愛。」

「學無止境,世間的學問是學不盡的,我每天都在學習,想要更了解天地宇宙,了解世間一切生物,學之不倦,而且愈學愈覺得還有很多不懂的事物,所以不敢懈怠。」上人表示自己很珍惜時間,每一刻都要善加運用,提升生命價值;主管同仁們也要珍惜因緣,在慈濟志業發揮良能。

「在無常苦難的人間,人們要相互依靠,四大志業中,慈善就是要讓貧困的人依靠;醫療是要讓病人依靠;教育要讓學生依靠,不只傳知識與技術給他們,讓他們只懂得利用所學謀生,更要增長他們的智慧。醫療工作是很神聖的,要向品格高潔的醫療典範學習,像史懷哲、南丁格爾,又如剛才聽到大家緬懷徐達雄教授,我聽了也很不捨,也想起許永祥醫師。對人間有貢獻,能讓人緬懷與學習,就是他們的價值。」

上人說,教育志業培育人才,要建立真誠的感情;醫療志業也要多用心去愛護、栽培年輕的醫療人員,讓他們對慈濟有認同感,願意留在慈濟,為花東民眾服務。「在座的老師、醫師們,大多不是在花蓮、臺東出生,我也不是東部人,就是有情,很甘願來這裏任職,在這裏生活。既甘願,就要用心盡責任。」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