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廢墟綻放希望小花♫

月刊有聲書

本文提供有聲書,歡迎播放聆聽,期待能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本篇由慈濟大學傳播系林慧婕同學錄製。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

冬霜在陽光出來後,成為春耕的養分,在地震中失去母親和姊姊的七歲小女孩,摘了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送給「阿貴叔叔」;這朵花綻放在心中,隨著謝景貴回到臺灣,「這是我在賑災現場收到最珍貴的禮物!」

「地震時,所有人倉皇逃出,那是數百萬人衝上街頭。大家很難想像,上千條街道、上萬棟建築,全部在那一瞬間毀了,幾萬人失去性命!」土耳其慈濟賑災團成員謝景貴,回憶在二月六日強震發生後,與團員們從伊斯坦堡踏上千里路途直驅災區,甚至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找不到安全的地方落腳,就要像當地受災戶一樣,裹著毛毯在車裏過夜。

身為國際賑災老將,雖然經歷過多次震災救援,但總認為自己無法真正同理受災者的痛。「很難,非常的難。除非我們真的靜下來,彷彿世間所有一切都不見了,愈沉靜就會愈接近,你就不再是一個八千公里以外,跟他們無關的人。」

勘災、訪視、發放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建築物毀損過於嚴重,很難找到空間足夠又安全的發放場地。而土耳其地方政府提供的名單,往往只有本國人的資料,要照顧到更弱勢的受災敘利亞難民,志工們得親自走入帳棚區訪查、登記,才能嘉惠這些同樣需要幫助的人。

志工謝景貴跟隨賽伊德回到帳棚區訪視,賽伊德的小女兒艾莎送上一朵小花致謝。(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阿貴叔叔的請託

住在帳棚裏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四十三歲的賽伊德,在太陽能發電廠當警衛,兩年前好不容易把租了八年的房子買下,那是有葡萄藤的夢想屋。

「妻子懷孕,他原本想,終於要有兒子了。地震那天他值夜班,回家道路柔腸寸斷,原本四十分鐘的車程,最後經過了三個多小時才到家。」

看到賽伊德神情落寞,謝景貴傾聽他訴說地震當時,才知道他失去大女兒以及懷有身孕的妻子,只剩十二歲與七歲的女兒。

「當時他在發放現場,大愛臺記者景卉問我要不要去拜訪他們家?我猶豫了……」謝景貴表示,自己的妻子才在去年六月因肺腺癌去世,夫妻倆攜手走過抗癌之路,他有四年時間去準備面對,然而賽伊德卻是在一夕之間失去親人。「你要怎麼去安慰?我們能夠給他什麼?」

謝景貴只對賽伊德說:「請你回去幫我抱抱你女兒,然後跟她們講,『阿貴叔叔』請她們好好照顧爸爸。」

再次見到賽伊德,是他陪伴老父親來到慈濟發放現場,並且帶著七歲小女兒來看「阿貴叔叔」。當這一家三代人出現在眼前時,謝景貴終於捨下擔憂,在敘利亞翻譯志工陪同下,跟著他們回到「家」。

「去到他家才看到,他們是整個大家族,誰家發生什麼事,都相互支持。這讓我們比較放心。」來到賽伊德家族暫居的帳棚區,志工們受到熱情接待。儘管居住條件克難,但土耳其政府提供熱食及飲水,親人作伴,加上慈濟依家戶人口數提供的物資卡,生活暫時不須擔憂。

「這朵花送給您!」賽伊德七歲的小女兒,摘了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送給「阿貴叔叔」,讓遠來的他既驚訝又感動,「這是我在賑災現場收到最珍貴的禮物!」

「我告訴賽伊德父女,前陣子真的下很多雪,可是太陽出來了,我也希望我們是個太陽,把雪融掉。」謝景貴說,春耕的季節到了,所有一切都會重新開始,「如果有一天你們能夠站起來,你們也應該能夠像我們一樣,把手伸出來,幫助你們身邊的人!」

和各位站在一起

三月底前,慈濟在土敘強震的三大重災省分─土耳其東南部的哈泰伊省(Hatay)、加濟安泰普省(Gaziantep)及尚勒烏爾法省(Sanlıurfa),已完成急難階段發放,幫助超過十八萬受災民眾度過伊斯蘭齋戒月。目前,慈濟本會除了積極規畫土耳其版「希望工程」援建外,也與世界醫師聯盟」(Doctors of the World-Türkiye)簽訂合作協約,資助他們在敘利亞災區展開行動醫療。

有感於土耳其南部雷伊漢勒市「臺灣世界公民中心」,收容大量受災戶,卻因當地水電設施嚴重損毀陷入困境,慈濟也特別與太陽能大廠聯繫,預計捐贈太陽能發電設備,用綠色能源增強其應對災難的韌性。

而回顧災後急難階段,四十天內在重災區密集進行四十場大型發放,看似順利,其實背後難關重重。

慈濟勘災團隊在二月十一日抵達土耳其,當時距離強震爆發已近一週,但志工們對災情所知有限,其中最重要的訊息是,土耳其政府初步統計,需要幫助的受災民眾有五百萬之多。

「在災難緊急應變總署,人員到處流動、消息動態回報、災區遍及十一省,前線確切的災情難以掌握,我們根本不知該先到哪裏。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等兩週,中央掌握訊息後,我們再確認應該到哪裏援助。另一條路是派先遣小組,直接到現場勘查。」

謝景貴道出了深入災區前的第一步。當時,勘災團領隊慈濟基金會熊士民副執行長,已根據政府初估的受災人數,用援助烏克蘭難民經驗,估計出慈濟約可幫助百分之四,也就是二十萬人,約四萬戶,並立即請示證嚴上人,快速達成決策。

嚴寒下,援助不能等待。在凱瑟利省的前副省長、土耳其慈濟基金會顧問阿里協助下,團員於二月十二日會見副總統後,獲得許可進入災區;先遣團在二月十五日,從伊斯坦堡前進重災區勘查、找據點、接洽,預備大團成員後續抵達展開援助。

一行人帶上了三天份的糧食、飲水、油料以及毛毯,以備無處棲身時以車為房克難過夜,所幸阿里顧問的實業家友人提供位於哈泰伊省北部的溫泉旅館,讓慈濟設立據點。志工們於是善用當地樞紐位置,前往哈泰伊省境內各區,以及鄰近省分勘災,並與各地方政府溝通協調,一再說明慈濟的援助沒有宗教、種族的差別。

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通曉土耳其語、阿拉伯語,在每場發放中,都會向前來領取毛毯、物資卡的受災鄉親解釋:來幫忙大家的志工,大多是來自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敘利亞難民,他們有的是畢業校友,也有老師和職員。

「十幾年來土耳其照顧他們,現在土耳其有難了,他們會袖手旁觀嗎?不會!他們搭了十四到十六小時的車程,來到這個地方,要跟各位站在一起!」

二月十一日進入土耳其、三月二十八日回到臺灣,謝景貴表示,唯有體會到上人的悲心,才能真正聽到苦難眾生的悲泣與呼求,進而發願伸出援手。「這樣的發願才會讓全球四十幾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在上人感召之下,一起為不認識的這些鄉親共同募心募款,一起來告訴他們:你們不孤單。」

受災婦女領得慈濟物資卡,如釋重負露出笑容,土敘震災後的急難期間,慈濟進行四十場發放,幫助超過十八萬人。(左圖攝影/余自成 右圖攝影/Abdulrahman Hritani)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