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至十日 培育人間希望

3.9~10《農二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愛與善的教育像雨露滋潤大地,點點滴滴傳播人文之美,為人間滋養生機。

從慈濟人身上找答案

三月九日,聆聽教育志業主管同仁們分享之後,上人開示,教育是付出無所求的大捨志業,雖然無所求,但是有希望,要為人間傳續希望;有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栽培人才所投入的時間與心力非同一般,但是大家志在教育,必須維持這一分願力。

「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要對自己有信心,朝著既定的目標精進,就能隨著時間成就一切。人人本具有成佛的本性,要回歸自性、修行成佛,必須行菩薩道,沒有第二條道路;走這一條道路,就要修『六度萬行』,六度就是學習菩薩道的六個大綱領,其中有無數方法,教育也是行菩薩道的方法之一。」

上人指出無論是幼教、小學、中學或大學,不論年齡長幼,都能受用佛法;即使是專業知識高深的博士、教授,假如認真探究佛法,愈是探討愈能知道佛法深奧,路途很遙遠,空間還很大,但是無論道多遠、理多深,探討佛法不會無聊、無趣,而且會研究愈深入,心靈世界也會更豐富。

如此豐富的佛法,如何鋪在人間路上?上人教大家無須捨近求遠,從慈濟人的身上就能看到解答。慈濟人有志一同,隨時隨地都在實踐佛法、力行菩薩道;他們是以真誠的心為人間付出,也很用心接引、帶動人人行菩薩道,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帶得很活潑、很精彩。只要老師們能真切理解慈濟,深入了解法脈的脈絡,就知道慈濟有取之不盡的故事可以運用於教育。

上人指出教育不分年齡,全球各地都有人期盼接受到慈濟教育,現在有「天空學院」,可以運用網路開通全人教育的管道,只要大家合心就做得到。「要傳達宗教的精神,引導人人從凡夫變成菩薩,付出無所求,並且打從內心真誠感恩─學校感恩家長信任、學生受教,家長要感恩老師的教育;行善者也要感恩受助者給予做好事的機會,付出者與接受者彼此感恩。能將這樣的觀念傳達給大眾,讓人心淨化,社會豈有什麼大問題呢?我認為只要人間有愛,能夠感動人心的力量提升,人人說好話、做好事,要達到社會祥和就沒有困難。」

每一天發願我要救人

每週四的志策會,各地志業體主管齊聚精舍,報告、分享志業事務,並且了解不同志業單位的最新訊息。三月十日四大志策會,上人期勉大家把握難得的因緣,善用時間多分享、多交流,四大志業互動更緊密,也增進彼此的情誼,達到四大和合。

上人談到天下災難多、苦難人遍布各地,很需要人間菩薩及時伸援,但是慈濟人實在太少了,人少力就弱,所以慈善志業也很需要人才。期待招募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各志業體主管也要把握因緣,多對同仁們分享慈濟事,時時受到慈濟法水的滋潤,能夠正確了解慈濟,活化精神能量而真誠投入、勇於承擔。

教育是人間未來的希望,也是慈濟志業的希望。上人肯定各校師長用愛帶動孩子,每當國際間發生災難,也踴躍響應慈善捐款,捐出平日點點滴滴積存的撲滿。

上人說,帶動「竹筒歲月」日存點滴,所注重的是每天發一念「我要救人」的善心,久而久之養成行善助人的好習慣,可以在家庭中、同儕間帶動愛與善。也希望師長適時引導孩子看見真實存在同一時空的貧病、飢餓人間相,讓孩子的心靈有一分憐憫蒼生之念。

上人表示,愛與善的教育要像雨露時常滋潤大地,讓土地保持溼潤,滋養大地生機;人文志業也要發揮傳播媒體的社會教育力量,點點滴滴、長長久久地傳播人文之美,讓大眾從真實的人生故事感受人間真善美,受到啟發與帶動。

傳法也要善用方法,硬梆梆地講道理難以吸引人,用說故事的方法傳達道理,反而能讓人用心深思。上人指出慈濟世界有許多真實而動人的故事,說故事也如同在講歷史,可以表彰人品典範,教育大眾見賢思齊。

人文志業呈現人品典範故事,教育志業則從幼教到大學都要用心加強品格教育,教育出人品典範。上人請大家在快速變化的社會風氣中堅守人倫道德,要從學校教育為孩子打穩人倫禮儀基礎,讓他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守禮,為人間培育出有禮、懂理的仁德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