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在塞爾維亞 等待關卡重啟

塞爾維亞的阿德塞微西營區八百位住民均為男性,大多來自阿富汗,等待機會前往歐盟國家;去年十一月底冬雨,難民排隊領取慈濟致贈的外套。

敘利亞、伊拉克與阿富汗等國難民取道「巴爾幹之路」,從土耳其渡海至希臘,行經馬其頓、塞爾維亞、匈牙利、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奧地利,最終進入德國或其他西歐國家。塞爾維亞有十八個難民中繼站,慈濟二○一六年起關懷七個營區。(攝影/王素真)

難民們的夢想是到達德國,全家安頓並且能夠工作。

然而逃難通道「巴爾幹之路」沿線各國邊界收緊,
導致他們被困在塞爾維亞,等待機會繼續旅程。

難民們的夢想是到達德國,全家安頓並且能夠工作。

然而逃難通道「巴爾幹之路」沿線各國邊界收緊,導致他們被困在塞爾維亞,等待機會繼續旅程。

從二○一六年「巴爾幹之路」沿線國家正式封閉邊境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慈濟志工與塞爾維亞的慈濟團隊,一直關心在塞爾維亞避難所落戶的難民,給予必要的幫助和物資,例如食物、衣服、毯子、床墊、學習材料、嬰兒食品等;最重要的是,慈濟志工盡所能讓失去一切的難民感受到愛與關懷。

難民們為自己的生命而奔跑,被迫離開家園、工作、學校、財物和回憶,只帶得走身上所穿的衣服和少量物品。他們來自敘利亞、阿富汗、巴基斯坦中東等地,試圖從土耳其、保加利亞和希臘穿越巴爾幹半島到達西歐,塞爾維亞是他們的過境國,越過塞國北部邊境,即可進入匈牙利和克羅埃西亞等歐盟國家。

塞爾維亞慈濟志工與難民委員會合作,接應難民的需求,並為住在臨時避難所的家庭提供緊急援助。僅在二○二一年,就有超過六萬八千名難民,途經塞爾維亞的移民接待和庇護中心。

在過去幾年裏,很多難民盡力地維持正常生活。他們知道營區裏的生活不比在家裏,但保持積極的態度,讓短暫停留的這段時間盡量愉快。他們把孩子送到塞爾維亞的學校,學習語言,尤其是德語,因為他們希望在德國開始新生活,能夠安頓下來並謀職養家。然而,巴爾幹沿線國家邊界收緊,導致他們被困在塞爾維亞,等待得到允許,繼續他們的旅程。

讓我最感動的是一位六十五歲婦女和她的六歲孫女的故事。她們在過去的一年與親戚住在塞爾維亞的克爾尼亞察(Krnjaca)營區;十六年前,塔利班襲擊了他們的家,並殺害婦人的兩個姊妹和四個兄弟後,倖存的祖孫倆逃離阿富汗加茲尼市。在來到塞爾維亞的路途中,他們看到許多苦難,也看到慈濟志工給予的善意,這分愛與援助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他們告訴我,上人和志工為他們所做的,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多。看到我們的微笑,讓他們感到溫暖。

對我和先生鮑里斯(Boris Petrov)來說,在每次與慈濟團隊向難民表達愛、關懷和尊重時,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聽到塞爾維亞難民委員會委員長庫希克(Vladimir cucic)先生說我們是一家人時,這肯定了我們持續的志願工作意義重大。

非常感謝上人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更好的人,我們會持續愛灑人間,在塞爾維亞弘揚慈濟使命。

歐洲志工來到塞爾維亞難民營發放冬衣,情誼持續六年不斷,也引領出多位當地與鄰國波士尼亞志工投入。(攝影/德揚)

難民們穿著慈濟志工致贈的外套,展示慈濟歐洲聯絡點資訊卡,未來如果如願落腳他鄉,隨時都可以與慈濟接軌。(攝影/陳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