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28《農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煩惱如沙塵,無明風一吹就塵土飛揚;清掃心地,讓春風拂面,清涼、歡喜、自在。
成佛必經之路
三月二十六日,北區、中區、高雄慈濟人返回精舍朝山,大眾分成多條路線虔誠拜誦,分別回到主堂、中庭、人文講堂、慈悲廣場等場地之後,上人對眾開示:「遠遠就聽到你們精進的聲音,從〈爐香讚〉開始,就好像陪著你們一路走過來,每一句佛號都很清楚,可以想像人人心無旁騖,心心念念皆是佛。」
上人說,大家從起點一路禮拜進來,相信到達目的地以後,心中充滿法喜,身心輕安。學佛就是如此,每一個時刻都要虔誠精進,從剎那到永恆;菩薩道就是如此,自從發心為人間付出,救助苦難眾生,生生世世永恆精進。
三月二十七日,臺北內湖、桃園、高雄等地志工以及慈警會成員,分成多條路線朝山;當大家回到主堂、人文館、慈悲迴廊等空間以後,上人開示勉勵。
「要成佛,一定要走菩薩道,菩薩道要在人間體會。凡夫在凡塵,『塵』就是無明,凡夫的境界就是無明的境界;要把煩惱的沙塵掃乾淨,否則『無明風』一吹,心地就塵土飛揚,什麼都看不清楚,這就是凡夫心。」
「要如何令無明風不起?平常就要好好修行,不斷地掃除無明煩惱,修得讓心地沒有沙塵,也讓心中的風都如春風,陣陣吹來都讓我們感受清涼、快樂、自在。要維持剛才在朝山的虔誠歡喜心,步步念佛,心中有佛,漫長的道路也同樣虔誠精進,抵達以後滿心歡喜,這分歡喜就是法喜。」
開發清淨本性
辛巴威天候乾旱,且缺乏基礎建設,底層居民長年用水短缺,沒有乾淨水源,不僅無法耕種,也因為環境衛生惡劣,面臨霍亂等傳染病疫情威脅。慈濟志工多年來幫助地方政府鑿水井,安裝打水幫浦,協助後續維修,並提供淨水劑,減輕經由飲水感染疫病風險。
村莊裏有了水源,志工鼓勵村民參與農耕,開闢一片約一點九公頃的大愛農場,種植玉米、蔬菜等;去年的收成加上來自臺灣的愛心米,每週在社區裏供餐六天,餵飽極為貧苦的三百人。
三月二十八日志工早會,上人談及辛巴威朱金財師兄帶領志工,改善民眾的生活。「朱居士有因緣到辛巴威經商,就在辛巴威生根了。他發心立願,把慈濟精神理念帶到辛巴威,從一顆種子再產生無量種子,帶出一大群本土志工。」
上人說,朱師兄是先開發人的心地,號召居民成為志工;有了人、有了力,開墾荒蕪的土地成為大愛農場,挖井供水種菜,還可以為窮人供餐,改善生活衛生。有這樣的成果,是從一念心、一個動作開始。如果什麼都不去做,當地居民永遠窮苦;有人發一念善心而且起於行動,輔導他們自立,傳授自給自足的方法,居民就有機會轉貧為富。
辛巴威本土志工的生活大多窮困,但接觸慈濟以後,開發了心地,而且持續用法水滋潤心地,所以心中的「五穀雜糧」豐收,有源源不絕的智慧可以教育、帶動別人,已有多位發心立願、虔誠精進的受證慈濟人。
「要引導出人心的一分愛,開發出人的清淨本性,讓它發揮良能。就如那一片乾旱土地,下功夫整理好,挖出水源滋潤土地,播種之後還要時常澆溼土壤,讓種子萌芽,不久就可以收成青綠的蔬菜。」
「集眾人的愛,可以形成一股善的氣流,如同烈日當空時,有一片祥雲遮蓋,讓大地稍感清涼;或是大地缺水,這一片雲帶來溼氣,降雨滋潤大地。人人以愛會合,人間就有祥和瑞氣。」
上人形容調和的人心形成的瑞氣,就如調和的氣候,在應該下雨的時候降下合適的雨量,讓大地有蓬勃生機;假如人心不調和,欲念深重,就如現在發生在許多國家地區的劇烈氣候,在某個地區短時間內就下了一整年的雨量,引發洪水、土石流,瞬間淹沒村莊,所以天氣、地氣、人氣都要調和,人間才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