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至二十一日 發心立願,起於行動

3.20~21《農二月‧十八至十九》

【靜思小語】立願做菩薩就從身邊做起,菩薩道就在日常生活中。

走在成佛的路上

三月二十日,中區、宜蘭、高雄慈濟人返回精舍朝山,在常住師父帶領下,隨著佛號三步一拜,回到主堂及人文講堂之後,上人對眾開示:「在裏面聽到大家拜誦佛號,從聲音就能感受到你們腳步的整齊;從腳步的整齊,就體會到大家心靈的虔誠。不論有何宗教信仰,慈濟人都知道,信仰的方向要正確,佛法就是指引我們一條正確的道路,將心、腦、身體合一,每天用輕安歡喜心力行菩薩道,走向成佛的目標。」

「菩薩道沒有脫離人間,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用愛關懷天下眾生事,不只有關心,要有實際行動,就從我們身邊做起──大地需要我們呵護、照顧,所以我們做環保;世間有很多苦難人需要我們關心,所以我們時時關懷與幫助,這就是菩薩,不為自己,而是為天下苦難人。做菩薩就是這麼簡單,只要我們發心立願,起於行動;不過這分心願與行動要長久維持,與法親相伴同行這條長遠的菩薩道。」上人至人文講堂與大家見面並勉勵:「你我師徒的緣,不是只有今生此世,而是生生世世力行菩薩道。請大家堅定志願,殷勤精進莫放逸。」

有信有願才有力

三月二十一日,聆聽慈濟基金會主管同仁分享後,上人開示,回顧過去,總有快樂的、感傷的記憶,也有感恩的記憶,喜怒哀樂等情緒在心裏不斷地起伏,但是記憶都會存在,這分記憶就是「因」,在剎那間播下一顆種子,無論好壞,只要時機成熟,因緣會合,就會萌芽成長。

最近陸續有慈濟人從各地回到精舍朝山,上人說,朝山是表達虔誠,有信仰的人就有虔誠的心。慈濟人有各種宗教信仰,但是大家來到慈濟,有共同的方向。「靜原與大家分享過,開始是一位善女人(王游錦女士),常常從臺北坐火車來花蓮,會從精舍街與蘇花公路交接的路口,三步一拜進來精舍,陸續有人效法,直到後來有浩蕩隊伍。過去精舍附近有養豬的豬寮,大家就要忍受那股氣味。這是我們曾經有過的環境,也是要忍耐。」

「回顧過去,看到了現在,大家回來朝山,已經很舒適了,旁邊都有人照顧與關心,有人在旁護法。以前沒有,總是慈濟人各自回來朝山,即使下著雨也不放棄,直到我呼喚著大家:『不要再拜了,進來了!』」

上人談到曾經因為不忍心慈濟人雨中朝山,全身淋溼了,用嚴厲的態度出去把大家帶進來。「過去我對弟子是那樣地嚴格,狠下心來要讓他們知道修行就要堪忍,但是也會不忍心,雨勢愈來愈大,卻沒有柔和聲色,出去叫他們進來。不過這一群人總是保持著那一分的信,相信人、相信佛而如法修行。對佛法,他們恭敬相信;對人,他們也愛護、恭敬;對於法,表達虔誠。四大志業就是在這一群人無怨無悔,一路跟、一路做,幾十年來一一成就,直到現在,他們的菩薩心不曾間斷,他們的腳步沒有停歇。」

談及過去,上人表示自從發心立願「為佛教,為眾生」,就一心堅持,不願妥協。為眾生,總是應社會人間所需,盡心盡力付出;為佛教,則努力要彰顯佛教在人間的貢獻。「我總是心寬念純,但有時候很固執,是擇善固執,一定要做到『為佛教,為眾生』,就是出於一分信心──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自己無私,就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任,用真誠無私的大愛為眾生付出,這就是我畢生的原則。」

「但是要達成我的心願與志向,如果沒有慈濟人的支援,只靠我一個人也沒有辦法。我所憑藉的還是一個『信』字,有很虔誠的信念,相信我出於無私的心要為社會大眾做事,而人人都會以愛心來支援。所以我很自不量力地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要在花蓮蓋醫院,當時年紀也不大,卻是很大膽,到底為什麼有這樣的膽量?我自己也不清楚。總是如佛法所說,因緣不可思議!」

慈濟五十六年來,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建設完成,不斷地在社會人間發揮良能。上人說,促成慈濟志業的力量,都來自於「人」。人人都有無限的能量與心力,有心,最重要的是有信、有願,才能發揮力量;若沒有信心、不發願,再有才華也發揮不出來,有信心、有願力,並且能夠實行,才有辦法成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