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關何處

社論
社論

烏俄戰火持續月餘,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已有超過四百萬烏克蘭人流亡,多數進入西北邊的鄰國波蘭,進而前往西方國家避難。慈濟在波蘭雖無聯絡據點與在地志工,但也與天主教明愛會、紅十字會合作,陸續濟助毛毯,以及購物卡等。

自二戰以來,全球因戰亂造成的難民潮依然延續,此多源於長年的歷史衝突。人民在戰火威脅下,被迫逃離家園,身處異地,充滿未知的挑戰,苦難也未必減少。

許多研究和報導均指出,難民除需了解遵守移居地的各種法律規定外,「在地認同」是他們適應新生活的最大障礙。即便到現代化國家,社會中仍免不了有條隱形的界線難以跨越。他們被期待接受庇護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得奮力應付日常生活所需,顛沛流離的創傷也只能埋藏在內心深處。

因此,「家」已不再限於故土。在本期特別報導中,長年關懷滯留約旦敘利亞難民的慈濟志工陳秋華指出,敘利亞境內雖然戰事已歇,但生活條件惡劣,令流亡在外的人望鄉卻步。又如在馬來西亞建立家庭的一位羅興亞人告訴慈濟志工,雖然難捨鄉愁,但在異國獲得人身自由和築夢的勇氣。在土耳其,則有敘利亞志工向慈濟人胡光中表示,同樣身為難民,願意前往波蘭,幫助難民精神安穩下來,因為「心」的所在才是「家」的所在。

「家」理應是人穩固的歸屬處,在當今時代卻充滿變數。看看我們周遭,高齡人口多,社會明顯趨少子化,老者的照顧問題常引發悲劇。人口結構老化的日本以「在宅醫療」因應,放棄醫療為主導的「積極治癒」思維,為長者個別訂製照護計畫,溫柔陪伴長者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在臺灣,「居家醫療」受限於制度條件,服務量能相對稀微,民眾即使需求度高,使用率仍低。本期主題報導中,抱持著讓長者「在宅終老」的理想,大林慈濟醫院輕安居以維持長者基本生活能力為目標,照護長者,也讓家屬得以喘息,許多住民更視此為第二個家。

鄉關何處?我們或可改寫「家」的定義,身心安穩之處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