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拓寬「心眼」

3.01《農正月‧二十九》

【靜思小語】只關注自己,看到的就是滾滾紅塵;心靈開闊了,所見所聞無不都是真善美。

如同身在極樂淨土

精舍一天的作息,在清晨四點以前就開始了,大眾隨著敲板聲起床梳洗,接著響起鐘聲、鼓聲,提醒大眾一天又開始了,要進殿做早課。上人在志工早會談到每天清晨,當大眾精進之時,自己也在寧靜的環境中用心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透過平板電腦連接架在外面的攝影機,可以看見此時天色還是暗的,即使太陽還沒有升起,環境也漸漸地亮起來了;很用心地注視著,想要看看是何時起了變化,實在看不出來,只是覺得不斷地變亮了。這個細微到讓人難以看出哪一分秒所起的變化就是「行蘊」。

「常常說起佛陀覺悟的那一刻,他坐在大樹下,在寧靜的天地間靜坐,眼觀鼻、鼻觀心,心靈非常寧靜,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見在黎明之前,夜空中的一顆明亮星星,心就在剎那之間完全敞開。」上人說,佛陀夜睹明星,是用「心眼」感觸宇宙天地,心境與外境融會貫通而覺悟成道。雖然大家仍然是凡夫,但是靜下心來,看見美好的自然景致,也能讓心胸開闊,感受到天地的生機。

上人提到隨著太陽漸漸升起,照亮了精舍,看著陽光從門窗照到室內,每一個角落的光影變化都很漂亮。「看著看著,我時常覺得自己身在極樂淨土中。有時候在走廊,看著精舍的庭園,也會覺得每個小角落、一花一草、一顆水果,總是美啊!大地的生物實在是不可思議。我們周遭的環境,每一個分秒就有不同的景色,在不變中有變,變中而不變,說來實在很奇妙!」

「虛空法界中的一切都是瞬息萬變,觀普天之下的萬物萬象,即使盡此一生都無法體會天地生命的脈絡;其實只看人間,天下就有萬般人生,其中苦難人生偏多。」上人述及昨日看見一則新聞,是一個年幼的孩子坐在草地上,手抓起一把草往嘴裏塞。「這個孩子跟著大人逃難,媽媽帶著他離開出生地,逃到這片土地上,何處是他的家?也許是一頂破爛的塑膠帳棚。他抓著草在吃,眉頭是皺著的,應該是不好吃,為什麼吃得那麼認真?肚子餓、沒得吃。」

「他與你我同樣生活在這個時間,同一個地球上,只是國度不同;他們的國家因為內亂、外患,以致民不聊生。人心若是起了貪、瞋、癡,這『三毒』一啟動,就造成這麼多苦難人生,讓世間天災人禍不斷。這也就是佛陀所說的,人生無常苦空,生滅不住,總是在行蘊之中。」

上人說,眾生的生命都在不斷變化中,而且有過去生、今生、來生這「三世」,雖然大家只知今生,但是在佛陀的提醒、教導之下,要懂得從今生的遭遇理解過去生的造作,今生要自我警惕,莫為自己的來生造作惡因緣。「在今生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教育,讓我們了解過去造下什麼因,過去造作的緣也會牽引過去種下的因,今生因緣會合,就得到什麼樣的果報。」

上人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因緣業力,故而此生有不同的家庭生活。有的生活無缺,而且全家和樂美滿,無憂無慮;更有福的人懂得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發揮生命價值,為社會人群而付出,言行如法不犯戒,天天心情輕安歡喜。假如是懵懵懂懂的人生,一時衝動與人起衝突,難以克服自己的無明衝動犯錯,也會很懊惱。

上人教導,有幸學佛,就要學得心寬念純,對人要包容,而且樂於付出。這樣的人生不會與人起爭執,無冤無怨,天天都很開心,總是與人歡喜結好緣。這就是「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直到人生最後,還是安然自在,輕安灑脫,很優雅地結束今生、往赴來生;而來生的方向已定,也能心無散亂,篤志前行。

上人表示修行重在修心:「我們有因緣接觸佛法,佛法深奧,三大阿僧祇劫說不完,深到什麼程度?直到覺悟為止!假如都沒有覺悟,就如同種子還在虛無飄渺的空間,沒有落地,得不到土壤的養分、水分,曬不到陽光,不能發芽;時間再過久一點,生命力就消失了,被蟲蛀、被細菌腐蝕,種子也會完全消失。」

上人提到慈濟家庭裏的孩子,自幼在善的環境裏成長,也培養行善助人的習慣,常常看見孩子由長輩陪伴前來捐出平時積存的零用錢,說是「要救人」;這一分要救人的善心,在幼小的心靈已經成熟了,只要長輩好好地教育,不讓他們這分愛心受損,這顆種子就能維持生命力,不被腐蝕,因緣會合而長成大樹。

上人說,不只是孩子,大人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善心,只要一念善心「生」起,就要讓它長「住」不滅。恆持初心善念的方法,就是時時警惕,時時反省:「我起了這一念,是善或是惡?」看了別人的言行態度,覺得不順眼,就要警覺:「我看別人不順眼,就是自己的心也在動了。」眾生平等,要善解、包容,否則只是看一個人不順眼,之前生起的善心就無法安住了。

上人舉自己為例說,有時覺得一再勸說的事,對方聽不入心,久而久之也會默然、消極。這時也會自我警覺:不可以消沉!要提升生命力、要有活力,還要繼續發揮生命價值。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則,面對生死要很淡然,但是要重視生命。所謂淡然,就是不要總是用激烈的情緒看待生死,愛恨中起煩惱;與所愛的人死別,就呼天搶地,過了很久仍然牽腸掛肚,大可不必這樣。生命來時,要用無私的愛去愛護他,成就其慧命,使之慧命增長,轉識成智。」

上人期許人人提升智慧,不是只關注自身,只看到近處,要拓寬「心眼」,把眼光放遠;心靈開闊了,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的,也可以從種種世間相體會宇宙人間的真諦。「道理無處不在,用心就體會得到;若不用心,所感觸的還是滾滾紅塵,像在污濁無明的環境裏。人生有限,可以用多少時間認識天下人間的道理呢?最重要的是守護好這一念心,維持正確的人生方向,只要生命有多長,就在人間做多少事。」

生生世世的菩薩伴

桃園慈濟人返回精舍與上人座談,同時連線桃園靜思堂、中壢園區、八德靜思堂,共同聆聽法親分享以及上人開示。

「桃園有這幾處慈濟道場,都是你們的家,要善用道場在社區招生,招來的就是你們生生世世的菩薩伴,是你們所度的有緣人;來生來世再相見,自然也會跟上你們的腳步。」上人叮嚀,對於身邊的每一位慈濟法親、菩薩伴侶,要多加關懷照顧,對於新進者也多招呼,用菩薩的大愛長情相互陪伴。

「師父不曾教你們非要禮佛、做法會不可,只是時常叮嚀你們要虔誠,虔誠則佛成,因為我們用至誠的心看每一位都是佛,由衷恭敬尊重,故而見到人就合掌作禮,口說祝福或感恩,這都是慈濟人的互動。」

上人說,與人相處要用開闊的心胸互動,如果總是嫌棄別人,別人也不會來親近,甚至有可能因此脫離這個團體,那就造了一分損壞菩提苗的惡因緣。「只要有人發心,這分發心就如菩提苗,卻因為我們不小心踩到了,菩提苗被毀壞,我們就結了不好的緣,讓人認定此生被我們阻擋、阻礙,來生也會時時阻擋、障礙我們。」

「大家要珍惜好緣,並且提高警覺,不要結惡緣。聽到一些慈濟人說自己現在比較不愛與人打招呼,也不愛聽人說話,這就要有所警覺,憂鬱的心要靠自己打開,時時刻刻都要呼籲自己打開心門,向人說好話,不要讓自己的心關閉,要開開心心,把握時間做好事。時間不會多留給我們,唯有實用實做,我們的生命才能隨著時間發揮價值。希望大家要珍惜師徒緣,守好這念心,不要讓時間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