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離鄉

爸媽年紀好像真的有了,白頭髮也變多了……
我是真的想回去陪伴他們。

爸媽年紀好像真的有了,白頭髮也變多了……我是真的想回去陪伴他們。

說著一口流利臺灣口音中文的紀佩柔,及肩頭髮、中性穿著,符合社工人員的「高能動性」打扮。畢業五年的她,已是一位獨當一面的社工,在花蓮一家協助身心障礙者自立的社福機構工作。

在臺灣,學姊、學妹都成了摯友,今年疫情回不了家,學妹、同學、學姊都邀她到家裏。七天的新年假期,紀佩柔到了雲林、臺北,隨後與同學一起回花蓮老家拜年。無法返鄉的新年,有朋友相伴,心頭是暖的。

回想畢業時,找工作一直不順利,六個月已過,居留證也快到期,家人的關切慰問一度讓她倍感壓力。「那時候就覺得很煩,因為找不到工作、家人又一直叫我回去,可是我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紀佩柔雖然還不確定想從事哪類社會服務領域,但至少希望在社工服務制度相對較為完善的臺灣,好好地累積工作經驗。

在學姊與老師的鼓勵下,她試著應徵一家主要服務身心障礙者的機構。這次遇上了貴人,此機構由於是非營利性質,聘請外國人沒有基本營業額限制。終於,她順利在居留證截止前一個月獲聘。

來到這處機構的身心障礙者,大部分是日常功能性尚佳,白天在作業所、庇護工場或一般職場工作,下班後回來居住,學習生活自理、與同儕互動增進人際關係。紀佩柔四年多的服務中,開案的服務對象已有七位在社區獨立生活了。

雖然部門的事已經上手,但近年來紀佩柔打算要回馬來西亞了,「我爸非常強烈要我回家,他覺得若沒有想要在臺灣永久發展,就早一點回來適應馬來西亞的工作及生活。」她接著說:「爸媽年紀好像真的有了,白頭髮也變多了……我是真的想回去陪伴他們。」

準備離開這住了近九年的土地,對於才二十多歲的紀佩柔而言,何嘗不是另一個意義的「離鄉」呢?只是,身為外籍人士的她,仍有諸多考量,「在臺灣,如果外國人沒有永久居留證(PR),可能就要考慮是否長久留下來。」

永久居留證影響到工作證,每年離境時間也有限制,並牽涉到勞退保障等,根據勞動部規定,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必須待滿五年,收入必須達前一年基本薪資兩倍,此政策傾向於招留白領外籍人士。這對於在非營利組織擔任社工的紀佩柔而言,難度有點高。

紀佩柔預計處理完任職單位明年評鑑的相關事項後,等待馬來西亞疫情趨緩,即結束在臺灣的職涯。無論就眼前或長久而言,回鄉還是她最佳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