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珍惜接受母語教育的機會;也喜歡將研究所知教給學弟妹,
無論選擇在哪裏生活,期許自己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珍惜接受母語教育的機會;也喜歡將研究所知教給學弟妹,無論選擇在哪裏生活,期許自己不要忘記回家的路。

二○○六年,慈濟大學國際學生的迎新茶會上,大家聊得正起勁,有位男孩在茶水間幫忙沖洗剛剛大家使用的碗筷。當時擔任畢業及僑生會組長的石美齡,見這個大男孩願意主動幫忙,便與他聊了起來。

詢問石美齡那時對男孩的印象:是僑生,家裏務農,現在讀到博士了。當年僑外生人數不多,男孩在學術領域堅持至今,仍是前後屆同學對他津津樂道的一件事。

「其實,我曾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楊子慶說著。

他在家鄉就讀華文獨立中學,熱衷於參加學校童軍社團,至於念書就真的忽略了。由於成績一直不高不低,他也定位自己並無讀書的天分。這個認知直到他高中畢業後到臺灣,才有了變化。

十多年前,來臺的僑生都在林口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一起生活。楊子慶見到身邊的同學,夜以繼日地上課和溫習,吃驚又有些羞愧,因此激勵了自己,過程中也發現原來並非在學習上沒有天分,甚至最後還考得足以錄取國立大學的考試成績。

申請學校填志願時,楊子慶填了幾所國立大學生物相關學系;想起曾跟隨僑大先修班慈青社到花蓮參與慈濟活動,花蓮的山與海讓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他在第二順位填下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沒想到這一順手,也將他順利送到了那可以心無旁騖、專心讀書的花蓮。

楊子慶對追求知識產生了興趣,大一時,因為修了一堂科學研究法課程,為科學研究著了迷。大學四年級,他是當時慈大少數將大學專題發表成期刊論文的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原本打算就此畢業的他決定再戰碩士班。當他快完成慈大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碩士班論文時,老師又問,要不就把博士班一併讀了?他也就這樣一路成為博士研究生。

畢生為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奔走的莫泰熙老師致贈的箴言,至今在楊子慶的案前,日日提醒著。

海外遊子最擔心的事

楊子慶目前擔任慈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對於專注做醫學科學領域研究與教學的日子,尚稱滿意。他對於研究抱有熱忱,也喜歡將所知教給前來實驗室見習的學弟妹。一般人眼裏,研究的日子漫長,成果緩慢,不過他倒是有另一個看法:「我們在實驗室,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失敗的。要怎麼在失敗過程當中去堅持,有什麼事是需要去做調整的,保持著那個熱忱的話,就能往下去做!」

楊子慶明白,博士後研究員只能視為能力的培養,並不能當作正式工作,期望未來能進入研發工作或是擔任教職。

「年輕的時候,第一個是工作嘛,然後是累積人生的經歷。這是闖蕩最黃金的時間,應該要多嘗試。」他慶幸父母身體還是健康,讓他能在這裏為自己打拚,「無論如何,我也希望自己某日能以某種方式回饋故鄉。」

有一年,馬來西亞華教鬥士莫泰熙老師來到花蓮演講,讓更多人知道在馬來西亞有著守護華人文化的艱辛歷史。楊子慶仍記得當時莫泰熙老師對他們的囑咐:要將「華教精神」傳承出去。

楊子慶說:「我們這一輩人能夠用自己的母語去接受教育,是從以前那一代,到我們老師的那一輩,再到我們這一輩。我們也應該要讓下一輩有同等的自由、機會受教育。」

當時,莫泰熙先生給了他一塊七星潭的鵝卵石,上面題了字:「教育就是希望」。楊子慶將此惦記在心,提醒自己要善待後輩,也期許終有一日能回去故鄉。

在臺灣讀書、工作,年復一年,楊子慶都會回鄉探視家人,也看到親友經歷不同的階段,先是工作、結婚,再下來幾年的聚會,話題離不開孩子。他說,如今自己最擔心的是,有朝一日親友間開始聊起父母的健康。

「出門在外的遊子,最怕的就是親人發生什麼事,最怕就是接到不是正規時間打來的電話,比如說白天他們突然打來,看到電話號碼時,你會慌。」他接著說:「家人如果沒有什麼事當然是最好,但是到了他們年紀大了、需要照顧時,你就會開始考慮要不要回去。」

在那日到來之前,楊子慶還是會繼續留在花蓮,一個近山、近海,離繁華都市不遠卻有適當距離的一片淨土,繼續從事熱愛的研究工作。或許哪日他會轉換工作環境,去打拚和累積經驗,但就如他所說:「出去外面是為了找到回家的路。你可以選擇在這裏生活,可是不要忘了你的出生地,那裏有你的親人。根是不能忘記的,不要忘記家在哪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