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至六日 人間溫情可貴

8.5~6《農六月‧二十七至二十八》

【靜思小語】人與人真誠互動,這分人間溫情就是最珍貴的歷史。

留住寶貴歷史見證

「人文志業分分秒秒都要很精準,真正做到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八月五日,與姚仁祿師兄談及大愛新聞,上人表示慈濟四大志業的新訊息也是重要的新聞訊息,要把握時效用心報導,讓觀眾了解慈濟志業為社會的付出與貢獻,也了解社會上有這麼多善良的好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慈濟人做善事,而且做到了一般人難以想像的細膩圓滿,假如沒有報導,不只是流失了慈濟歷史,更是讓寶貴的人間歷史流失了。

上人說,肯發心就不簡單,且發願行善的那一念心微如毫芒,要恆持初心更不容易。發願行善而且起於行動,自己行善也鼓勵他人行善,都在破除人心的貪念。常說「貪」與「貧」的字形很像,因為貪心者永不滿足,永遠都是貧;若能轉一念心,不貪、不貧,還願意付出,那就是轉貧為富了。

佛法說「人有二十難」,其中的「貧窮布施難」與「富貴學道難」,在慈濟都不難。有一對夫妻在新北市賣水煎包,慢慢累積微薄的收入,已經為自己和家人陸續圓滿榮董;也有企業家投入慈濟,夫妻精進聞法而且身體力行,放下身段向人募心募愛,邀約親友共同行善。無論是貧窮布施或富貴學道,都是真正聞法受教,實踐佛陀教導的菩薩法,不分貧富貴賤,都是覺悟的有情人。

「人間真是苦難多,要如何轉苦為樂、轉貧為富、轉惡為善,我們要因應時代,很用心、很細心地傳達。很困難的事,我們用心做出成果,就留下了時代的見證,讓後來的人知道以前的人是怎麼做的,一步一步追著足跡走過來,永恆傳續精神理念,這就是人文志業的使命。」

無私的情就是大愛

於慈善志策會聽到基金會主管同仁報告分享早期的慈善行動,上人說,慈濟剛成立不久,就為了援助臺東縣大南村的火災受災居民,展開大型發放,後來也為了救助風災再度前往大南村發放。二十多年後,當年的受災戶沈為信伉儷特地把災後收到的毛毯呈給上人,陳列於花蓮靜思堂,見證這段寶貴歷史。

「有時候我會想,慈濟走了五十多年,到底幫助了多少人?被幫助的人還記不記得有慈濟呢?那一條毯子已經磨損變成薄薄的一層,是一個見證物。還有一件長衫(旗袍),是我和修道法師從豐原出走,暫住臺東鹿野時,有一位周太太(周沈金汝女士)為我做的,但是還來不及拿給我,我就與修道法師離開了。後來她在臺北與我見面,帶了那件旗袍,還有一件被單,是用以前那種粗粗的白布做的,現在也陳列在花蓮靜思堂。」

「世間有情,那時候我在臺東,當地鄉親來關心,像周太太就有這一分情;現在慈濟人在各地做訪視,疼惜苦難人,溫柔擁抱、幫助他們,這一分情就是『覺有情』。去大南村救災的時候,慈濟實在是沒有錢,但總是認為眾生有難,就要去救助;我一向『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出於無私的愛要做利益眾生的事,向大眾呼籲愛心,就能匯集大眾點滴力量去做到。」上人說,早期的慈濟歷史,無論是受助者、助人者,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都讓人感受到很可貴的人間溫情;許多人響應慈濟呼籲,真誠付出無所求,這分無私的情就是大愛,這分人情就是最珍貴的歷史。

上人說,最早期的《慈濟》月刊作為徵信刊出民眾捐款,大多是一元、五元的點滴捐輸;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有企業家發揮大愛捐助慈濟投入防疫,也是出於真誠的愛心,很令人感動!佛典中說「貧窮布施難」與「富貴學道難」,然而社會各階層的付出展現人間大愛,證明只要有心就不難。

早期開拓志業如同在遍布荊棘的荒地拓墾,起初寸步難行,但是步步踏實,而且每一步都是跨大步在走;現在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也是大步穩定邁進。上人期勉大家把握分秒,不要讓時間空白過去;在每一分秒穩健前進,隨著時間過去,就能留下至真、至善、至美的慈濟歷史。

上人說,慈濟能有今天的志業成果,有力量做好各項志業建設,讓各單位安心發揮專業良能而無後顧之憂,是點點滴滴匯集各界的愛心力量,尤其許多慈濟委員、會員或一般民眾,是「磨手皮」做工賺微薄薪資過生活,也樂於響應行善,有人捐出積攢許久的存款,也有人捐出原本要買房子的款項,並表示錢再賺就有,行善的機會一定要把握……故請各志業主管同仁時時顧念著這麼多人的真誠付出與信任,認真、鄭重推行志業諸事。

把握機會「說故事」

八月六日,與北區慈誠委員座談,上人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自從年初歲末祝福行腳返回精舍以後,迄今還無法出門行腳,天天都坐在同一張椅子上,和全球慈濟人在雲端視訊座談。現在天下很不平安,除了疫情以外,地、水、火、風很不調和,災難偏多;天天在這個室內的小空間裏,聽著世界各地的慈濟人回報的消息,日子過得很忙碌,也很感恩大家發揮愛的力量安定人心。

上人說,大愛行跡遍及國際,都是經過時間的累積,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了信心,帶動人人發心、人人付出,才能讓慈濟大愛所及的空間愈來愈廣闊。也請慈濟人要把握機會向人「說故事」,所要說的是慈濟五十多年來的真實足跡,從起步時的「竹筒歲月」累積到現在,讓人從而受感動、體會道理,也願意響應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