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給警消正能量 安定社會有力量

維護治安、指揮交通、解除危難,
警消工作全年不打烊,
工時長、勤務雜、高風險、壓力大,是職業常態,
除了家人的體諒,更需要社會支持與尊重。

維護治安、指揮交通、解除危難,警消工作全年不打烊,工時長、勤務雜、高風險、壓力大,是職業常態,除了家人的體諒,更需要社會支持與尊重。

根據知名資料庫網站《Num-beo》於二○二○年中公布的全球犯罪率排行,臺灣的犯罪率在一百三十三個國家地區中,名列第二低,安全指數則高達八十四點七四,勝過日本的七十八點三三。

犯罪率降低、安全性提升,顯示警察在維護治安方面的確不辱使命,人們對警察的努力也多有好評。「從最近這十年來的民意調查可以看到,民眾對警察的滿意程度在提高;我看過不同的民調,最高的有到百分之七十八的滿意度。」犯罪學專家黃富源教授解說道。

然而在一九八○、九○年代,臺灣也曾經歷過一段重案頻傳、警察士氣低落的「治安黑暗期」。當時,不少人搭上經濟成長的順風車致富,但金錢的誘惑也促使歹徒鋌而走險。加上走私猖獗,大量黑槍由中國大陸、東南亞流入,犯罪者擁槍自重,有些歹徒甚至敢對警察痛下殺手。

而當時警方的偵防科技、偵辦技能都不如現在進步,打擊犯罪的成效自然也不如人意。「好比我們抓到一個搶劫犯,偵訊後才知道,他都已經犯案三、四次了才被抓。」曾任刑警的慈濟志工陳勗修回憶道。

警察經常在深夜時段,於重要路段攔檢車輛執行酒測,週末假日也不例外,執法保護民眾。

警察是社會支柱

早年治安狀況不符國人期待、風紀問題為人詬病,少數警界貪瀆案見諸報端,也連累多數正派執行公務的警察。「像我出去,都不敢講我先生是警察,我都告訴人家說我先生是公務人員。」志工施緊的另一半是退休警官,她說出了那個年代,警察及眷屬的委屈與辛苦。

「她是醫師的女兒,但仍受到人家對警眷的睥睨。」談起當時人們對警察的觀感,志工翁千惠儘管不是警眷,卻也有深刻的感受:「鄰居知道我要在家請警察吃飯,臉色都不好看。」

一九九四年,施緊、翁千惠,以及擔任警察心理輔導員的莊文堅警官,連袂到花蓮拜見證嚴上人,「慈濟警察暨眷屬聯誼會」的因緣,自此生根發芽。

「上人有講,警察是社會的支柱,『房子』這麼美,如果『柱子』斷了怎麼辦?如果他們得不到尊重和鼓勵,會往下沈淪……」翁千惠回憶,莊文堅建議能否比照慈濟人醫會、教師聯誼會成立警察聯誼會,而上人慈示,不只要關懷警察,連他們的家人也要照顧。

陳勗修表示,接引警眷做慈濟,讓他們帶著快樂的心回家,就能影響當警察的另一半。而發生於一九九五年二月二日的板橋瓦斯氣爆事件,則是慈警會扎根的關鍵。

那次災害有十二人受傷,上百戶民宅被燒燬,面對超過三層樓高的火舌,消防隊冒險搶救,但時值年節百業休市,連買乾糧充飢都很困難。所幸慈濟人迅速調集米糧鍋具,及時為救災的消防人員及維持秩序的警察供應熱食,支援了救災任務進行。

從板橋瓦斯氣爆到九二一大地震,許多警察及消防人員因救災而認識慈濟,之後同屬治安機關的海巡署、移民署,也有人參加慈警會,甚至更進一步投入社區環保、醫院志工,善用公餘之暇服務社會。

成立之初

一九九六年,志工陪伴板橋區消防人員及眷屬學習插花,用美紓解壓力。隔年,在歲末祝福的素宴餐會上,慈濟志工與警眷們一同歡慶。(攝影/李淑慧)

那盆風雨中的花

翁千惠的父親在日治時代時,曾受過一名日本警察的幫助,因此她從年輕時,就想為警察做一些事;慈警會成立後,她的積極一開始卻吃了閉門羹。

「這是我們插好的花,要來送給你們!」「喔,放那邊就好。」滿心歡喜插了一盆花,希望能藉此打開「波麗士大人」的心門,但得到的回應卻是生冷、嚴肅。當時是颱風天,翁千惠等人不得其門而入,只能把花擺在門邊,風吹雨打之下,分不清臉上流的,是雨水還是淚水。

「警察的態度大概就是這樣,對陌生人會比較小心,注意他到底要做什麼?如果不知道後面目的,那種嚴謹、嚴肅的態度會一直出現。」陳勗修以一件小事說明,有人為了答謝某派出所警察幫他找到手機,保住重要資訊,就指示下屬帶一箱水果到所裏慰勞。當值員警見狀立即通報,主管於是指示他們仔細檢查,看看是否有賄款等違禁品,確定只是單純的水果後,警察們才安心享用,並分享給前來洽公的民眾。

當時慈濟志工就是遇到類似狀況,但一行人並不因為警察嚴肅剛直的回應而退卻。當強風把花吹亂,慈濟人就重新整理,再把那一盆花送到值班臺前。風雨交加的那一刻,警察真的感動了!慈警會連結慈濟與警界的良能,也就從那時開始發揮至今。

因應警察工時長、勤務繁忙、空閒時間少的特性,慈警會逐漸探索出關懷現職人員、接引退休人員,同時關懷並接引眷屬的運作模式。在關懷現職警察方面,慈警志工仿效教育志業體的「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以一月一會的方式,前往警分局、派出所、消防隊與官警互動。

但略有不同的是,志工們除了帶來水果、蔬食慰勞官警之外,還會帶血壓計幫他們量血壓,提醒人民保母注意健康,防病變於未然。

而身為退休警察的慈警會志工,以過來人的身分關懷在職的後進,比其他行業出身的志工更能同理警察的辛勞;志工也陪伴關懷警眷,促進警察家庭和樂、安穩,讓警察能更安心地執行任務。

警察經常熬夜巡邏辦案,因此志工在拜訪警察單位時,最重要就是提醒他們注意健康。

慈濟警察暨眷屬聯誼會

一九九五年正式成立,慈濟志工關懷警察、交通、消防人員及眷屬們的身心健康,透過定期量血壓、志工講座、蔬食分享等活動,紓解他們工作與生活方面的壓力。

上班就是做好事

「上人說,警察是菩薩,那時候我才感覺,啊!原來我身為警眷都不曉得我先生都在做好事,是上人說的菩薩。」白了頭的施緊感恩地說。

在警察夙夜匪懈的守護下,今日的臺灣已是世界級的安全國度。但隨著時代變遷,治安問題也跟著轉型,現代的警察必須花費更多時間精力,防制詐騙及毒品犯罪、取締酒醉駕車的公共危險行為。儘管政府已經將以前每週「一輪休、兩外宿」,一次上班十二小時的舊制度,改為現行的「常態性十小時勤務制」,警察的工作依舊是相當繁重。

嘉義慈濟志工施哲富的兒子警專畢業後,分發到臺北市當消防員,遊子離鄉背井,當父母的不免牽掛,但有北區的慈濟法親看顧,就會比較放心。「他們就像家長陪在身邊一樣,孩子也感受到慈濟對他們警消人員的關懷。」

從警察最低潮的時期起步,慈警會的關懷傳遞社會大眾對警察的感恩,也讓許多在職、退休的警察同仁及其眷屬,接觸了慈悲利他的善知識,活出更有價值的人生。

附錄

請給危勞工作者鼓勵

口述‧黃富源(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暨犯罪防治學系所主任)
整理‧葉子豪
攝影‧顏霖沼

警察投注心力維護治安,職業型態難以兼顧健康、顧全家庭,工作危險與勞苦卻鮮為人知……

警察所面臨的危險與勞苦鮮為人知。別人大學畢業後多是收到同學的紅帖,而我從中央警官學校畢業後三年內,收到的卻都是白帖。人生最精壯的時候,那麼多同學怎麼就走了呢?

他們是因公殉職啊!一個消防的同學到海邊救人時不幸遇難,有的在逮捕人犯時中槍,有人在處理交通事故時被車子撞上。警察投注心力維護治安,很多人犧牲掉健康、時間,相對也影響到家庭。

警察常見疾病跟消化系統有關,像是十二指腸、胃潰瘍等;工作太辛勞,尿毒症的很多;身心壓力重,早期沒有實施心理測驗時,在國外曾經發生過警察心理崩潰而自傷傷人的事件。

所以在警察的甄選上,先進國家會納入心理測驗或人格測驗。因為警察必須面對瞬間產生的繁雜工作、眾多人際壓力,還有危機威脅的恐懼感,篩選出韌性堅強、挫折容忍力強、抗壓能力強的人來從警,這是基本。不只如此,也要配置心理諮商編制,輔助專業的警察值勤;在美國的標準配備中,每一百個警察,就配有一位諮商相關的人才。

防治犯罪不能光靠警察。基本上要讓人「不會、不想」犯罪,必須仰賴整個社會的和諧,要從教育層面著手;接著讓人「不能」犯罪,則需要優秀的警察力量、良好的防範設備,和社區守望相助的組織。

從不會、不想,到不能、不敢以及不再犯罪,絕對不是單一仰賴警察就可以做的。最後者跟國家的矯治系統有關,基本還是跟社會文化的大環境有關,好比像臺灣這樣的華人社會,家庭、人際關係相對較緊密,也有助於抑制犯罪。社會中若沒有安定的力量,有再多警察也是枉然。

警察、消防、護理都是危勞工作,基本上退休年限是要提早的。希望民眾能了解警察工作的辛勞與沈重,大多數的警察為國家、社會付出,很需要被鼓勵;有民間團體去關懷警察時,我都會覺得很感動,也很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