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共生

社論
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間依然險峻,全球新增確診與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八月初,相對安全的臺灣再度出現不明感染源的確診案例,令人擔憂疫情是否會重來。

在無法出國的情況下,國人湧至多處旅遊景點,造成人潮爆滿。政府一再呼籲民眾仍須提高警覺,強調要勤洗手,於公共和集會場所需配戴口罩。全民體認落實「防疫新生活」,已是不能逃避的責任。

全球疫情爆發後,引發種種對人類處境的反思。例如,《紐約》雜誌副總編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在《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一書寫到,經濟過度發展造成生態失衡,地球暖化引發天災,回頭重創經濟。南極萬年冰層融化,釋放出的未知病毒可能穿越原本的防護網,瓦解疫區界線。因此,相較於達爾文倡議的「物競天擇」,「萬物共生」已是情勢所趨。

各國為了防疫而封鎖邊境,大國之間的貿易戰加速世界陷入分裂的緊張狀態。相較於對國家及貿易市場的普遍關注,經濟學家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第三支柱》書中則加上「在地社區」的觀念,認為唯有三者平衡,社會才能安穩。在功能健全的社區裏,人們彼此熟識互助,也打造了綿密的安全網絡。

慈濟基金會於今年初與多個縣市政府簽訂「合作共善備忘錄」,在慈善、防災教育、生態環保等方面進行合作,期望能深耕對社區的關懷。例如,在高齡化社會中,照顧長者的需求增加,在人際互動減少的防疫期間,更須注意其安全。

慈濟的慈善服務包括為弱勢家庭修繕房屋,在本期特別報導中,志工為獨居長者施作安全扶手、止滑等居家設施。即使長者基於生活習慣或「不願麻煩別人」的心理而婉拒,志工也未放棄,在長者同意、完成施作,方感安心。

志工關懷的對象也包括警察,他們承受維護社會治安的風險和壓力,有時難以獲得家人的諒解,有人甚至為此輕生。這半年來,為掌握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的狀況,他們的工作負擔也加重。本期主題內容描述志工定期為警察量血壓,逐漸熟識後進而關心警眷。許多警眷和警察因此跨出生活領域,參與志工服務,也投入關懷同業的行列。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令人備感不安,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互助共生的人類情誼,只有相互關懷合作,才是無形的防護網,也才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