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17《農七月‧二十九至農八月‧初一》
【靜思小語】不說苦,而是「感恩」,遇到障礙更加深把事做好的決心,走過難關則感恩得到貴人相助。
智慧、慈悲與關懷
十六日,南非駐臺代表麥哲培先生(Mr. R S Matsebe)、副代表馬貝莎女士(Ms. Sibongili Mabasa)等一行人到精舍拜會。麥哲培代表說:「我們很感動上人對於人類的關懷,慈濟四大志業惠澤一百多個國家,不僅幫助很多人紓解人生的痛苦,也幫助他們改善了生命。上人的領導不僅是用智慧的頭腦做決定,還加上關懷的心。希望下一代的年輕人不但要有智慧的頭腦,也要有慈悲心、關懷心,才能夠幫助全人類,為社會服務。」
「我們每天從新聞報導看見世界充滿了問題與挑戰,但是解決的方法卻是那麼少;而上人看見問題,對每一個問題都提出解決方案。為了人類的和平與世界的穩定,我們需要培育心腦合一的人才;而數以百萬計的慈濟志工與會眾,在上人的智慧教導下幫助全世界,自利而且利他,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所以教育是最重要的,要由教育改變世界。」
「非洲雖然富有天然資源,但是民眾卻很貧窮,是因為我們缺少智慧和人力運用這些豐富的資源造福民眾的生活。很感恩有四位南非學生在慈濟大學就讀,而且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照顧,這對南非的同齡女孩來講是非常難得的。上人的愛與慈悲心像大海一樣,讓我非常感動,希望未來能夠在多方面與慈濟密切合作,感恩!」
上人回應:「聽到南非,覺得很親切,因為慈濟在南非已有將近三十年的因緣,很感恩南非有一群做慈濟的好人,也從南非開始,把慈濟精神帶到多個非洲國家。因為這麼多年來與非洲民眾互動,我們了解到非洲民眾都很善良;人間有愛最幸福,不只是被愛的人有幸福感,愛人的人同樣感覺幸福快樂,所以人與人之間互愛,就牽起人間最美的緣分。這分愛要如何傳達?就要靠教育。」
「教育不只存在學校裏,更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學校教育當然重要,不過更期待把愛落實在社會。慈善工作就是將愛心力量匯合起來,無論世界上的哪一個國家、地區有需要,大家一起去幫助,就會將這分愛落實在那一個國家,帶動出當地民眾的愛,繼續在當地社會發揮。南非就有一群很有愛心的本土志工,他們感受到慈濟人的真誠之愛,也受到啟發,就地長期付出不中斷。」
「所以說,有愛就要有情,情是愛的連繫;佛教所說的情,是『覺有情』,付出無所求,是很真誠的一分愛。因為大家互愛、互助,是毫無條件,不求回報的,只希望對方因為自己的付出而緩解痛苦、感受幸福,所以彼此相處會很輕鬆。」
上人說,雖然是付出無所求,但是有期待,希望能在南非培養優秀的慈濟種子,讓慈濟的人道精神力量世代延續。若有因緣,南非的年輕人有意願到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或慈濟中學就讀,慈濟也很願意培養他們,讓他們除了學識、技術以外,也能帶回慈濟大愛,成為愛的使者。
再辛苦也歡喜甘願
十七日與大愛臺主管同仁談話,上人說,現代婦女又要工作又要理家、帶孩子,真的很辛苦,但這是自己的人生選擇,為一個家庭付出、為自己的志願與理想而努力,再辛苦應該都會很甘願。
世界上有許多人出生在很苦難、欠缺資源的環境,同仁們到海外採訪時,也常看見小小孩以天地為家,缺衣少食,在困苦環境中長大,無法選擇未來的人生,連上學讀書都是奢望。而在座的主管、同仁自幼在平順的生活中成長,接受國民義務教育,再選擇接受高等教育,選擇自己要就讀的科系,對未來的人生有所規畫,選擇想從事的工作,應該很甘願做,酸甜苦辣也能歡喜受。何況,同在媒體工作中,在大愛臺比其他的商業電視臺更有福,雖然工作相對辛苦,但是只要心甘願,辛苦也能成為幸福。
「要在世間做對的事,沒有一項做起來不辛苦的;因為確認自己選擇對了,就會自我期許要把對的事做好,一定會做得比別人更投入,承擔更重,所以愈是辛苦。不過,像我做慈濟五十五年了,從來沒有講過『苦』,總是『感恩』;雖然時常遇到障礙,只會更加深我的決心,要把事情做好。一關過一關,總是感恩,感恩得到貴人相助,得以走過難關。」
上人與主管同仁們共勉:「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因為我們要做的事,都是別人做不到的大事,當下就是我們自己的『大時代』,所以要明辨大是非,明白是非對錯,對的一定要努力,有困難一定要通過;不通過難關,哪能到達目標,做得讓人人說好。不能只是自己覺得好就好了,要衝過難關,做得讓大家有體會而發自內心讚歎,才是真好。」
「我常常自我勉勵,若是一天當中沒有做到利益人群的事,這一天的生命就沒有價值;我的生命要時時刻刻都能利益人,才有價值。」上人表示自己回想此生,從幼年、青少年在家時,到出家修行,這一路走來,很慶幸自己沒有做錯事,此生無所虧欠,也對得起父母的生養之恩,運用父母所生的身體為大眾而付出,也為宗教而有一番努力;為佛教、為眾生,對生命、對慧命都有所交代,沒有白費此生。
「我這一生,感恩的事很多,其實最要感恩的是人─慈濟人;若沒有這一群慈濟人,就沒有慈濟。雖然慈濟的創立,是起於我的一念之間,也要有一群人願意跟著我,從克難中邁開慈善腳步,在克勤、克儉、克難中成就功德。慈濟從日存五毛錢開始,五十五年後的今天,已經可以天天看見國際,因為慈濟人遍布國際,也因為大愛臺為大眾作耳目,讓我們見聞天下事。」
上人感恩大愛臺的每一位同仁,是真正發心立願的菩薩,有志一同,報真導正,製作優質的新聞與節目,所報導的新聞都是傳達對人有益的資訊,而且具有宏觀,而非只著重眼前的利益,鼓勵消費、旅遊,提升一時的經濟效益,卻造成長遠的環境損害。
「雖然社會風氣如此,即使我們只能發出微弱如螢火蟲的光,仍然要堅持報真導正、淨化人心;在一片黑暗當中,即使只有一隻螢火蟲,還是能讓人看見微光。希望人文志業同仁要好好守護這一股清流,讓清流永恆繞全球;你們這一代是人文志業的第一代人,是開啟清流源頭的人,要負起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