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擔挑地球—周清森

周清森把在餐飲店整理好的物資送往回收站,雖只一牆之隔,但滿滿一擔,有時要跑兩趟,扁擔肩挑下樓走過去,已是滿身汗。

每天迎著朝霞、背著夕陽,
以一根扁擔挑起紙皮和瓶瓶罐罐送往回收站,
這位七旬老伯告別了悠閒,到底圖個啥?

每天迎著朝霞、背著夕陽,以一根扁擔挑起紙皮和瓶瓶罐罐送往回收站,這位七旬老伯告別了悠閒,到底圖個啥?

清晨,東方出現了瑰麗的朝霞,稍作休息的城市也開始恢復生機。早上七點左右,周清森手拿扁擔,跟著上班人潮坐上公車,經過一小時的車程到達廈門集美區的臨家餐飲連鎖店,開始了一天的環保生活。

集美臨家店的環保物資,存放在後門二樓一個三平方米左右狹小空間裏,飄著經過一夜發酵的酒肉殘羹氣味。為不影響門店運營,遵守九點前清場完畢的約定,周清森經常提前到達,把紙皮等回收物,快速搬到二樓樓梯拐角處進行分類整理。夏天悶熱,物資還沒整理完,周清森的衣服早已溼透。

整理好的物資要送到一牆之隔的回收站,扁擔可幫了大忙,一挑就可以走。物資多時,就多挑兩趟。下樓梯時,樓道窄小,物資一頭在前,擋住了視線,一不小心就會踩空。周清森一手扶牆,一手扶扁擔,看一步下一個臺階。挑到回收站,又是滿身汗。

下午五點,空氣中瀰漫著熱氣,周清森又趕到烏石浦臨家餐飲店收物資。剛好下班高峰期,若要等年輕志工下班開車來載,費時又費力,周清森就肩挑環保物走到回收站。

走在人行道上,一股股熱氣從腳邊升起,約時五分鐘的路程,周清森大汗淋漓。望著灑滿餘暉的道路,他堅定地說:「為了子孫後代有個乾淨的地球,我們非做不可。」

周清森每天帶著扁擔,往返於集美、烏石浦、環保站,哪裏需要就到哪裏,是環保小夥伴們心中的「扁擔老伯」。他忙碌但是歡喜,彷彿一根扁擔挑起了幸福的晚年。他說:「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太晚認識上人,讓很多時間空過,現在對的事情要趕緊做!」

早上七點左右,周清森手拿扁擔,和上班人群擠一起,轉乘兩趟公車到集美準備回收物資。

周氏綁法傳承各地

今年七十八歲的周清森,漳州平和人,是慈濟志工周春蘭和周春鳳的爸爸。他年輕的時候學會了中醫推拿,年老了仍經常上山採草藥,免費為鄉鄰推拿敷藥,解除病苦,是鄰居們心中的好老伯。周清森說:「看到病痛的人健康了,我就很高興!」

老伴往生後,二○○八年,女兒把他接到廈門來享清福。他常和朋友泡茶聊天、旅遊,日子過得悠閒自在;但是,閒暇中看到身邊同齡人有的往生了,有的整天賭博,有的已老年失智。周清森困惑:「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

二○一六年,女兒周春蘭把爸爸帶到湖里大道環保站,希望爸爸能過得更充實。周清森聽到上人環保愛地球的呼籲後,覺得自己雖不會做很大的事情,但是可以保護地球,還能為子孫後代立個榜樣,從此有了心靈的方向。

在環保站,周清森看到滿頭銀髮的志工黃碧華認真細緻分類環保物資,紙皮疊得整整齊齊,不叫苦,不叫累。而個頭小小的志工陳國珍,頸椎、肩周、膝蓋經常疼痛不舒服,還是堅持出來做環保。

他說:「她們很關心我,對任何人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關心我們分類時要戴手套,多喝水,噓寒問暖。我感到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我什麼地方都不痛,不趕快做,這哪行?」

做環保後,女兒引導爸爸看大愛電視臺,了解氣候變遷,環境污染,天災人禍。一個畫面觸目驚心:一座垃圾山倒下,埋掉了以這些垃圾為生的人,太可憐了!周清森認識到:「唯有環保,我們人類才會安然無恙。」他愛上了做環保。

周清森綁紙皮自有妙招。只見他拿起繩子在整好的紙皮左端繞兩圈,然後抬起左腳踩住紙皮,同時把繩子兩頭用力往上拉。「腳踩下去,手拉起來,手腳一致才會緊。」

手腳並用讓紙皮緊緻後,連續打兩個結;緊接著把繩子長的一端拉到紙皮的右端也繞兩圈,重複左邊的綁法。原本探頭探腦的紙皮,常讓年輕志工無所適從,但周清森一臉輕鬆,只花兩分鐘就綁好了。

周清森雙手把整捆紙皮提到胸前,又高高摔在地上,「怎麼扔都不會散!」向來不苟言笑的周清森,此時嘴角上揚,眼睛瞇成了一條線。

志工林金梅剛向周清森學習了新綁法。她說:「我以前都是簡單綁個十字架,很容易散開,要用手捧。師伯綁的紙皮能提能扛還能挑,他這種綁法很好用。」

綁了十幾年紙皮的志工黃碧華都自嘆不如:「他綁得比我還好!」大家美其名曰「周氏綁法」,已被傳承到臨家餐飲各分店和多個環保站。

周清森三餐清淡簡單,可是挑起環保物資,穩穩當當,做單槓、倒立運動也不亞於年輕人。

餘生霞光獻給大地

周清森三餐簡單,吃飽就好,可是挑起環保物資,穩穩當當;做單槓、倒立運動,不亞於年輕人,幫人推拿更是有力道,這都緣於他有三餐小錦囊。

十幾年前的早餐是五穀雜糧,自四年前走進慈濟,聽上人開示:「眾生平等,素食健康又保護環境。」周清森就開始吃全素,中午和晚上吃十穀粥。他分享:「動物的肉比垃圾還臭。它們吃抗生素、塑膠顆粒,喝污染的水。我們吃它,髒的東西都到我們身上,早晚是自殺。」

周清森總是笑笑地說:「年輕人要上班要打拚,有的要做家務,我沒有家務,我可以天天去做環保。」可是周清森的身體也不是鐵打的,去年冬天,臨家的環保物資比較多,每天勞動量很大;有一天,接到每天和他一起到臨家做環保的志工林金梅電話,說她重感冒要去看醫師,周清森二話沒說,隻身前往集美臨家。

「事後才知道那天師伯身體也不舒服,正想打電話告訴我,接到我的電話卻只說好!師伯擔心不去回收,會影響臨家員工工作。那天回來,師伯躺了一天一夜,身體才恢復。師伯這麼不求回報的付出,我真的被感動了!」林金梅哽咽地說。

看著周清森兩年如一日,天天到臨家餐館分店回收,林金梅表示願意保持單純一念心,做有意義的事,跟著師伯天天堅持做環保。

夕陽無限好,因為它把萬縷霞光獻給了大地。周清森告別悠閒日子,讓餘生更有意義。他說:「我們現在能做一點,不管多少,只要有利於眾生的事,有利於大地的事,我們至少感到有點付出,人生就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