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至三十日 真、善、美

9.29~30《農八月‧十三至十四》

【靜思小語】愛與善的內涵,展現於外就是整齊素雅的形象。

無常觀,分秒觀

二十九日,上人與清修士談到:「慈濟的宗教觀念不是流於口頭空談,重在力行實踐,而且要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這是慈濟宗門的修行特色。要有無常觀,也就是我經常向大家強調的『分秒觀』,分秒不斷過去,要在哪一分、哪一秒發生什麼事情,都無法事先預料,所以要把握當下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做好應做之事。」

上人說,全球人同在地球上生活,各在不同的時區而有時差,彼此有相對的時間差,但是其實都在同一個地球、宇宙空間裏;地球在虛空中不斷地自轉、公轉,分秒都在動,而虛空是永遠定住不動的,因為「空、無」,所以不會有變化,但是「真空妙有」,世界由因緣聚合而成,地球在公轉、自轉中有了四季變化,萬物隨著時間生滅不息。在談佛法的時候,可以融入宇宙星球的科學觀,貼近現代人的觀念。

「其實當前的慈濟事、近幾十年的歷史就已經談不完了,沒有時間再去談經典上描寫的過去久遠劫前的人事物,太過於空虛;再多的名相、再豐富的道理,沒有人去推動也無用;要著重在有真實史蹟、有科學根據的人間事相來談佛法。」

氣質美,看得見

三十日,聆聽慈濟大學傳播系、慈濟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師長分享心得,上人說,慈濟在花蓮設學校的原因之一,也是希望幫助生活較為貧苦的原住民子弟,可以多一項職業訓練的升學選擇,原住民公費生免除學雜費,補助住校生活費用,畢業後也保證就業,能就近照顧家庭。

此外,自從慈濟護專創校,校方就很重視原住民傳統文化保存,整理與展示原住民傳統生活用品。原住民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身為原住民要引以自豪,自我尊重,守護、傳承優良傳統文化;大家共同生活在臺灣,不同族群都要相互了解與尊重,合和互協。

「追溯源頭,是因為做慈善而發現花東需要醫療,所以才會在花蓮蓋醫院;醫院的人才招募不易,且希望培育有愛心的醫療人才,所以再辦教育。慈善、醫療、教育都要有人文精神,所以四大志業環環相扣、四大合一。」

看不見的人文精神,要由慈濟人、志業體同仁的言行與服裝儀容表達。上人有感而發道:「過去能夠考上大學是很光榮的,大學生也都穿著整齊制服,很有氣質;現在的學生不愛穿制服,覺得制服不好看等等。其實只要把制服穿好、穿得整齊,就有整齊之美。慈濟教育之美不只顯現於外在形象,是來自愛與善的內涵;只要四大志業會合起來,以愛為出發點,還有善的耕耘,展現整齊、素雅的形象,就會讓人感受到真、善、美。」

上人說,人的思想與品格好壞,可以從形象表達出來。慈濟要做全人教育,從思想到儀表與行動都是一致的,期待由老師以身作則來帶動學生。「我們在花蓮優美的山海好環境中,要善用『境教』把教育辦得好,整個教育環境都會隨著人的心境而轉;老師的方向正確,很誠懇地投入教育,讓孩子很端正地成長,將來在社會中發揮正向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