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至三十一日 去除煩惱的種子

5.30~31《農五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要讓大地沒有雜草,就要常耕耘;要讓心地不起煩惱,就要勤精進。

以慈悲心投入文史整理

五月三十日,文史處主管同仁報告慈濟法脈宗門經史結集進度,包括新書《關心的話,溫柔的說》將出版;以及烽火下的愛─烏克蘭、俄羅斯、波蘭之慈濟情緣;二○一五年尼泊爾大地震賑災時回訪慈濟大愛村故事。

談及逃離戰火的烏克蘭民眾,上人期待大家整理文稿時,能用「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同理心,苦其所苦、痛其所痛,用文字表達情感,這一部援烏的文史書籍會很有價值;將來有機會翻譯成烏克蘭語,對烏克蘭人來說,這本書就是他們這個時代的悲情史、血淚史。

「雖然我們生活在安樂之處,沒有經歷到這樣的苦,但是我們可以用智慧,用慈心悲情來寫這段人間歷史─慈心是『無緣大慈』,他們與我們非親非故,我們也要關心他們的經歷,啟發自己的悲心,同理他們的苦,這樣寫出來的感情就會很充分。」上人教同仁們用「覺有情」的慈悲心投入文史整理工作,也等於參與這段歷史。

「能夠到波蘭付出的慈濟人把握因緣,用心盡力援助難民;你們也有好因緣,雖然無法到當地親手付出,但是能夠拉長情─把當地的悲情拉回來,把這一群來自不同國度,自掏腰包,不辭辛勞長途奔波的人間菩薩事蹟整理成感動人心的故事。可知道裏面很多故事都很有價值,多位慈濟人是克服種種困難而去,他們是如何發心投入,都要用心記錄。」

上人說,烏克蘭民眾的逃難故事充滿悲情,慈濟志工與他們的互動則在悲情中注入溫馨人情。「這都是慈濟大藏經的重要篇章,可以讓人看見人間苦難,並且學習菩薩長情,走入人間拔苦予樂。我們寫出人間菩薩的愛,也是向人間展示佛陀教導的菩薩法,顯示出這條菩薩道。」

「不要空過時間,也不要浪費了慧命資源,我們投入多久、付出多少,慧命就開闊到什麼程度。每一篇文史是誰整理的,或是合寫的,都要留下姓名,為自己留慧命。」上人說,大家所做的工作對人間很重要,要讓大眾普遍了解這段悲情歷史,教育人人守好生命的規則,不要讓心靈煩惱牽動行為,一發不可收拾,造成許多人的苦難。所以要好好收集資料並深入探討,經由編輯出版,向大眾做教育。

如農夫在人間廣布善種

五月三十一日,雲林慈濟人與上人座談,並恭呈雲林聯絡處慈濟史─《深耕二十布法雲,共善愛灑遍成林》。上人肯定人間菩薩用心耕福田,不只在有形的田園耕種,也在人心耕福田,就地開展庇蔭眾生的菩提林。將來在雲林的志業園區,有道場可以共修,享受佛法的法香,還能走入田間,聞大地的土壤香以及稻穗香;這股大地稻香,也讓人感受到一股很強的生命力。

「你們在雲林耕耘慈濟志業二十年了,要自問是否發心如初?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讓道心消失,不能讓精進心鬆懈;若發現自己鬆懈了,要趕快警惕,審視自己的心地是不是長了無明煩惱的雜草?如果長了雜草,要趕快提起信根、願力去除。」

人間菩薩如農夫,要在人間廣布善種子,耕耘眾生的心地,自己的心地也得要好好耕耘。上人說,就如大家下田務農,知道田地要常常耕耘,不能閒置長雜草;自己的心地也要常常耕耘,不要起煩惱,留存煩惱的種子。若要讓心地沒有雜草,就要精進;要讓大地沒有雜草,就要勤耕耘,都要用功、盡力。

「聽到你們提及法親關懷,我的內心感受一陣一陣的溫暖,也湧現一分一分的不捨。看到法親老了、病了,其實反觀自照,自己也會老,所以要不斷栽培下一代;但是也要繼續努力,不能覺得自己已經上了年紀就要休息,仍然要勇猛精進,把握時間提升生命價值,和師父一樣充分利用時間。」上人鼓勵雲林慈濟人用心耕耘志業,庇護社區裏的年長者;帶動好社區志工,就能照顧好每一個社區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