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農七月‧初八至初九》
【靜思小語】從無明的此岸安度到智慧的彼岸,將有限的生命變成無量的慧命。
何謂「經藏演繹」
八月五日,上人與主管同仁談經藏演繹:「我很期待做出一齣富有藝術性的演繹。我是用很尊重的心態看待舞臺上的表達,對我來說,這不是演戲或是藝術表演,不是一項技藝,而是用舞臺劇的方式,由專業的藝術表演者用肢體語言解說佛法、傳達佛教精神,讓大家看得懂也體會得到,所以稱為『演繹』。」
八月六日,參與經藏演繹的唐美雲師姊團隊返回精舍,上人談及自己對於《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演繹的期許,教大家一定要深入體解《無量義經》經文內容,切合現在的社會狀況與生活。
「經就是道,道就是路,此時很需要引導人人走上正確的道路,不要走偏、走錯路。你們在戲劇舞臺上已經訓練、培養自己的藝文能力幾十年,這是你們的價值,要將藝文價值再提升。《靜思法髓妙蓮華》是慈濟五十多年來所走的路,師父幾十年來就是守在《法華經》,慈濟所走的就是《法華經》的路。而佛陀講《法華經》之前,先講《無量義經》,教大乘菩薩法。」
上人說,要淨化人心,就要讓人身體力行《無量義經》;現在的人有諸多無明煩惱,如同心靈患病,《無量義經》中有種種法可對治。請大家要好好吸收《無量義經》的道理,深入法髓、啟發智慧,將有限的生命變成無量的慧命。經藏演繹團隊以《無量義經》共修,人人將法水吸收入心,也能相互分享心得,對於自己是增長慧命,也有助舞臺上的演繹,會更加攝受人心,讓人將經文意義銘記在心,這就在弘法度眾生─讓觀眾的耳朵聽著音樂,眼睛看著舞臺上的演繹及經文字幕;耳根、眼根接觸到,心意也攝受到了,這就是最好的「度」,將眾生從無明的此岸接引到智慧的彼岸。
而後呂慈悅師姊、優人神鼓劉若瑀老師等人入座,上人再言:「我很期待把佛法真實化,佛陀來人間,二千五百多年前的環境,到現在仍然沒有太多現代化的設施。我們取得當地的空景,最重要的還是入經藏菩薩的表達,即使沒有很多動作,但是穩重的步伐就能震攝人心,讓觀眾覺得這是真實的故事,在臺上的演繹能夠引人入勝,就要有形有色,讓人從演繹者的身段、服裝、氣質等等,體會佛教精神、佛法道理。『理』看不到,要由『色』來表達。」
「很期待團隊整體合起來,讓舞臺上具足理、事、相─理就是佛法,佛法離不開人與事,要好好編排與呈現,讓整部演繹精緻化,留存影音,還有豐富文字、相片的書籍出版,其中包含佛陀的人生歷程、修行過程,以及演繹時的相關影像,用藝術配合文學,表達出這一段佛教歷史,傳達佛教精神。」
「此時我們的能力做得到的,我們就要為未來留下一部很完整而精美的作品,包括影像與專書,讓未來的人知道藝術可以表達到這樣的境界,演繹出《法華經》的精髓。」
上人指出,要做出典範作品,除了藝文價值,最重要的就是「如實」的歷史價值,讓人體會到佛陀說法是為了入世而傳法,還有結合當前的世間所發生的事,讓人了解慈濟在什麼時代創立,從每人日存五毛錢開始做慈善,直到現在慈濟的大愛關懷遍及國際,人間菩薩聞聲救苦。若有心要做,就要以至誠之心、用生命投入,成就此一世紀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