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衣學 搶救時尚災難

位於新北市的回收廠商,舊衣堆積如山,工作人員忙著分撿衣物。

臺灣平均每人每年至少丟棄超過十件衣物,
然而全球舊衣市場趨近飽和,難以外銷;
「快時尚」風潮刺激消費,也容易導致浪費,
紡織產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已次於石化業。

臺灣平均每人每年至少丟棄超過十件衣物,然而全球舊衣市場趨近飽和,難以外銷;「快時尚」風潮刺激消費,也容易導致浪費,紡織產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已次於石化業。

百貨公司服飾區裏,不時傳來降價優惠的廣播,鼓動消費者們放下猶豫、盡快下手。平價品牌的價格區間從新臺幣千元到兩、三百元都有,運氣好時能碰上百元大促銷,一件衣服甚至比一客簡餐還便宜。

拜紡織工業發達之賜,千禧年後的世界,即使在國民所得敬陪末座的貧窮國度,人們也能藉由跨國的愛心捐贈,或購買低價進口的舊衣,維持最基本的體面。

量大、價廉、容易取得的衣物,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美援時期以麵粉袋做衣褲的記憶,成了難以想像的傳說。二○一○年以後,「快時尚」風潮自歐美吹入臺灣,從設計概念到成衣銷售僅約十四天的超快節奏,讓追求流行的消費者們買得不亦樂乎,汰換的數量也逐年增加。

根據環保署二○二○年統計,全臺舊衣回收量達七萬八千九百五十一公噸,以每公斤三點二件換算,平均每人每年丟棄十一件衣服。逐年暴增的舊衣數量,難以處理,該往哪裏去?

時尚產業快速推陳出新,商品平價,因應消費者不同場合需求。

全球舊衣供過於求

處理困難的壓力,從另一組數字可以感受得到。根據慈濟基金會統計,二○一七年全臺慈濟環保站點的舊衣回收量達五千噸,二○一八年掉到不足四千噸,二○一九年、二○二○年還有三千噸以上,但到了二○二一年驟降為兩千三百多噸,比前一年足足少了一千噸之多!

二○二一年的跌幅,和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有關,慈濟在那段期間關閉全臺七千多個環保站點,回收量降低不足為奇;但舊衣回收量連續五年驟降,反映的就是大環境的問題。

「很多回收商都不收舊衣了,有些回收商配合很久,願意幫忙,可是能收的量也有限,他們自己也很頭痛。」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環保推展組組長張涵鈞表示,許多環保志工都反應舊衣難以處理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全球暖化趨勢明顯,高溫日數增加,廠商回收冬衣、長袖衣物的數量大減,更加重了各站舊衣的回收壓力!當合作的回收商減少收購數量,甚至終止合作時,無法處理的慈濟環保站也只能對外公告:「本站不收舊衣!」

處理舊衣有多難?來到新北市五股山區的舊衣回收廠,鐵皮搭建的廠棚裏,五顏六色的舊衣堆得像小山一般,目測高度將近四層樓,工作人員坐在「山腳下」分撿衣服,不仔細看還找不到人在哪裏。

「我們是每天進、出貨,一個月應該有四、五百噸;現在回收舊衣的品質愈來愈差,垃圾比例愈來愈高。」回收業者吳基正表示,早年臺灣景氣好,民眾比較捨得買質料較好的衣服,二手衣的品質自然不差;「快時尚」當道後,消費者大量購買便宜但用料、加工粗劣的成衣,回收的舊衣品質也隨之下降,能賣的比例大概只剩三、四成。

「全球需要舊衣的國家地區愈來愈少了,十多年前我們大多賣到中國大陸,但現在他們經濟起來了,東南亞國家也是,甚至成為舊衣輸出國。」吳基正回憶,以前臺灣的舊衣非常受歡迎,哪怕是繡上姓名學號的學生制服,買方也會欣然接受。不過現在全球舊衣供過於求,不少同業都做不下去關門了。「未來若連非洲都進不去,舊衣還能去哪裏?」吳基正語帶擔憂地說。

臺灣業者的煩惱,可以從非洲臺僑的見聞看出端倪。從臺灣遠嫁東非莫三比克的慈濟志工蔡岱霖表示,雖然南非的紡織工業很發達,但鄰國莫三比克、馬拉威及辛巴威的民眾大多是穿進口的舊衣,只有大城市裏較富裕的人才買得起全新的衣服。

「我二○二○年查過,中國大陸的舊衣賣到莫三比克,一公斤批發價約新臺幣五十元,相當便宜;零售商買進後,一件衣服就賣十元、二十元新臺幣的價格。」蔡岱霖表示,相對於當時莫國城市地區的基本月薪大約是三千五百元新臺幣而言,算是合理價位,但加上運費成本後,愈偏遠的地方衣服愈貴;當莫國中部鄉村地區的本土志工,來到首都馬普托「慈濟的家」培訓,路過市區即驚訝表示:「馬普托的衣服好便宜啊!」

慈濟與合作夥伴於西非獅子山共和國發放舊衣及毛毯,民眾排隊領取。

美的產業蒙上陰影

全球舊衣市場趨近飽和,而臺灣舊衣回收業者原本就要負擔較高的人事、租金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又面臨人員確診隔離、海運運費暴漲,處境內外交迫而無比艱難。

「我公司的員工有一百多人,很多是中高齡、身心障礙的,還有一、二十個社福團體配合我們設舊衣回收箱。」看著員工埋頭分撿舊衣、操作堆高機層層堆疊打包好的舊衣,吳基正直白地說,如果關門停業,把廠房租給別人,日子反而更好過;現在咬牙苦撐,其實也是盡些社會責任。

「若我們不做了,就變成政府要處理,就是燒掉啊!」吳基正表示,臺灣的焚化爐比較舊型,能承受的熱值不高,而舊衣燃燒後產生的熱值遠高於設計標準,為避免爐體損害,只能在一般垃圾中加入一小部分舊衣混燒。「這一行若崩盤,舊衣無法出口,是不是都變垃圾、全部進焚化爐?有我們這些回收業者,至少可以出口再利用。」

放眼全球,衣物的過度消費及生產,已對人與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織品服裝產業造成的污染量僅次於石化業,高居全球第二,許多紡織廠商為了規避先進國家較嚴格的環保規範,刻意將生產線轉移到法規、監管較寬鬆的貧窮國家,對當地環境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

大愛新聞採訪團隊曾於二○一八年會同長榮大學的環境工程專家,前往成衣生產大國孟加拉實地勘查。一行人來到首都達卡近郊某紡織廠的排水口取樣,發現排出的廢水顏色深藍,透視度趨近於零,PH值超過十,已達強鹼等級。研究人員取樣時,手臂不慎遭廢水噴濺,竟有灼熱感!排出的廢水也影響了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導致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不僅作物枯萎無法產糧,周遭居民的健康也飽受威脅。

環境污染之外,還有勞工權益問題,從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的敘利亞難民師生,早年打黑工的經驗可窺知一二。「當時我的『同事』只有八歲!」數學老師馬木特道出從敘利亞來到土耳其初期,在成衣廠打工所見到的實況。

土耳其慈濟志工胡光中不忍地說:「很多六到十六歲的孩子都必須去打工,六歲的孩子手比較小,可以伸到鞋子裏做鞋底。一天工作十三小時,有十三分鐘上廁所的時間,薪水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所幸近年國際社會重視企業社會責任,不少服飾品牌已公開承諾,落實保障員工、保護環境、支持社區等永續發展行動;但追根究柢,仍得從消費端「清淨在源頭」。

不捐不能穿的衣物

「時尚並不一定要不斷追求流行,培養品味、重視質感更重要。消費者應覺察自己是真的需要,或者只是欲望。」談到買衣服,慈濟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陳皇曄教授,建議大家用「綠色消費」的思維去精挑細選:「看到喜愛的商品不要衝動購買,理性思考後再選購,同時減量購買,避免過度消費。」

也可以購買二手衣,或透過舊衣回收管道釋出自己穿不到的衣物給別人用。「衣服盡量買質料好一點、壽命長一點的,如果要捐出來做愛心,請好好地整理!」吳基正表示,自己曾經在舊衣堆中發現破爛不堪的衣服,還有些翻開來全都是狗毛,不僅不能回收再利用,還要再花成本清運。「如果已經變成廢棄物,就用廢棄物的方法處理!」吳基正提醒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捐贈舊衣助人的基本原則。「二○一二年底,慈濟從臺灣捐了六個貨櫃的毛毯跟舊衣到約旦,準備發放給敘利亞難民,我當時跟約旦的慈善單位協調合作,但被拒絕。我讓他們看慈濟志工整理回收衣物的照片,說明慈濟處理衣服並不隨便。」約旦慈濟負責人陳秋華前往北部邊界勘查發放場地時,合作的慈善組織帶他去看一處舊衣倉庫,情況令人憂慮。

站在成堆未經整理的舊衣前,約旦合作夥伴無奈地說:「敘利亞人都不要這些衣服!」但仔細看其中不少是全新的,有的甚至還有吊牌,心情沉重的陳秋華隨口問:「如果是你,你會要嗎?」合作夥伴遲疑了一下,坦白地說:「我也不要。」

旅居約旦數十年、熟悉當地民情的陳秋華非常擔心,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族裔向來不喜歡穿他人捐贈的二手衣。「那時下大雪,我很擔心臺灣捐的衣服被弄溼,結果一打開紙箱,塑膠袋包得好好的,而且每一件都跟新的一模一樣!」

事過境遷十年,陳秋華講起此事仍難掩激動,那一次的發放,讓不少敘利亞人笑逐顏開,感受到雪中送暖的心意。敘利亞難民吉納德阿嬤誠心表達:「首先我要致上感謝之意,其次要祝福捐贈者,希望他們不會陷入像我一樣的困境!」

「臺灣慈濟人真的是菩薩!我那時體會到上人所叮嚀的,要給最好的,要用尊重、愛的心去給!」陳秋華感動地說。

二十一世紀的臺灣,人們不需要像一九七○年代以前,過著極度克勤、克儉、克難的生活;但節制物欲、讓自己的器物「盡形壽」,就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與污染。包括衣著,除了慎選品質,以正確的方式洗滌、保養,就能長久使用、延長物命,最後還可再讓狀況良好的舊衣成為公益愛心。

在物資豐足的現代,永續「衣」學的落實並不難,多一點分辨需要、想要的思量,少一分為買而買的衝動就能做到。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