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源頭,念物艱

粒米杯湯、洗碗挑菜,生活清淨在源頭;存好心,發好願,做好事,意念清淨在源頭。心淨、事淨、物淨,則人和、事和、理和。

「意根,能夠想過去、現在、未來,在我們的身體要行動之前,就去思考、去想。它能夠去做不法的事情,也可以認為為天下人付出就是生命的價值。」上人於二○一九年六月五日講述《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時愷示,發弘誓、入人群,在對的方向發揮生命真正的價值;用在不對的方向,將來是因緣果報,苦不堪,由不得自己。

上人清楚明白地教導大家:「清淨意根,轉識成智。」期望人人將知識轉為智慧,不要受到雜染音聲的影響,以清淨的意根投入人群中,啟動善的因緣。

力行意念清淨在源頭,就是將八識田的好因、好念、好緣的種子帶到來生,化為真實慧命的果實;實踐生活清淨在源頭,即是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展現。

隨時為後人著想

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靜思精舍用齋的桌上必放一個小水壺,這小水壺所裝的稱為「惜福水」,它有什麼作用呢?

以往慈濟營隊午齋前,會唱〈感恩歌〉:「粒米杯湯盤中蔬,得來不易歷艱辛,細嚼慢品用心嚐,感謝天下眾生恩」,盤中點滴得來不易,用餐後,人人用「惜福水」將碗中的菜屑、油水盪過再喝下。用齋完畢,見底的盤子也不能疊放,因為盤子上的油水、菜渣必須刮乾淨,剩菜留待下一餐再食用。

這些惜福的動作,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但洗碗的時候,既省水又省清潔劑,也是惜福清淨在源頭。惜福就有福,讓碗盤好洗又省水,這也是克己復禮,清淨在源頭。

洗大量碗盤,也是精舍的家務事之一。尤其是午齋,平常的日子就經常是六、七十桌以上,四菜一湯一水果,所以鍋碗瓢盆數量可想而知。

洗碗盤時,我們設了四個步驟:第一是「泡沫關」;第二是「沖淡泡沫」,將洗過的碗盤整疊快速過濾、沖去泡沫;第三,精舍有個智慧的設計,將最後一關的清淨活水墊高,透過管路,讓滿溢的水自然地流到倒數第二關─「省水關」,讓丁點的水都沒有浪費;第四,「清淨關」,以清淨活水把關,光亮無比的碗盤就現前了。這是省水清淨在源頭。

「做一件事,要為這件事設想,也要為後面接手或使用的人著想。」這句話的道理、含義,就是上人強調的「清淨在源頭」。

在精舍大寮摘菜、挑菜、洗菜、切菜,每個步驟也為使用者著想。要將菜挑乾淨、挑成寸菜、擺放整齊,也是一門大學問。這些清淨在源頭的動作,讓洗菜者、大寮切菜者方便取用,不必另花時間排放整齊。洗菜時,則用清水稀釋濁水,讓關關的水都用得淋漓盡致。

源頭一念清淨心

照顧好自己的心,就是照顧好自己一生的幸福,更是照顧好我們永生的慧命。人人若能守禮節,如規如律如儀,民德歸厚,就是道德清淨在源頭。

我們的心更要時時好念。上人說:「意念若是不乾淨,雖然身體沒有去造作,業就已經成立了。」所以顧好一念心,去無明除習氣,懺悔滌心垢,持齋戒淨身心,辨別大是大非,入心、入法、入行,就是心靈環保,本性清淨在源頭。

藏識是善惡種子的資料庫,若能時時有清淨的意念、乾淨的業因,八識田中的惡念、惡緣就能一一清倉,留下好因善念,這是業種清淨在源頭。就像一株蔴芛,今年留下一顆飽滿、堅實的種子,來年種下,給它陽光、空氣、水、土壤等好因、好緣,就能果實纍纍,「一」生無量。

上人一生內外明澈,點滴分明,舉手投足、語默動靜皆可度人。上人的心就像清淨無染的蓮花,在濁世中綻放芬芳,這芬芳布滿全球,所散發的德香引領全球慈濟人往正念、正向走,步步行經,步步生蓮,讓苦難眾生得以離苦得樂。

一如朝山的步伐,只要前面帶領者步伐整齊,一排一排對準,沒有偏差,浩蕩長的隊伍從一而終,依然整齊劃一。上人就像繞佛繞法的引導者,步步穩健,踏實行正道,而全球慈濟人、跟隨者,步步依循著上人的足跡,毫釐不差,讓法華正法永續人間,「法脈宗門」一脈相承。

一切清淨在源頭,存好心,發好願,做好事,處處為人、事、物設想,則心淨、事淨、物淨,人和、事和、理和,進而人圓、事圓、理圓。「三圓」成就,人格圓滿,佛格即成,源於「清淨意根,轉識成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