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仁愛之家特別門診 帶來醫藥也送上希望

許先生是臺東仁愛之家的「奇蹟」,在物理治療師訓練下,從重癱到能夠站立,也開始練習行走。

入住安養機構不等於臥床任時光流逝,慈濟醫院醫療團隊巡診「臺東仁愛之家」,維持住民生活品質,更提升自主活動力和自信心,讓每一天都有期待。

張開眼睛,又是新的一天,和前一天沒有差別的是,他還是躺在床上,看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六十三歲的他,歷經兩次重大車禍,左手臂完全截肢且不良於行;二○二一年中風,清醒後赫然發現,自己連翻身轉位都要他人協助,頓時覺得人生掉落谷底。

在臺東仁愛之家,他被安排在照護需求較高的病房,鄰近床位都是意識混亂、兩眼無神或無法交談的病人,他心裏難受,但也知道自己低收獨居,無處可去。

直到那一天,看見關山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邁達爾出現在病房,他詢問:「我也可以做復健嗎?我想學會翻身,想要可以坐起來、可以自己吃飯!」

邁達爾初步檢查,他雖然背無法打直、脖子不能轉動,大腿也只能微微抬起,但認知功能沒問題,有復健的可行性;於是協助掛號,請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楊士賢醫師評估,共同制定計畫─每週兩次床邊復健治療,平時運用病床或走道扶手將所學動作加強鍛鍊。

他雖然少了一隻手,但加倍努力,完成自行翻身、起身和吃飯的心願。邁達爾認為他有足夠能力繼續進步,於是將他帶離床邊。「我真的有辦法站嗎?」他半信半疑,但在邁達爾的信心建立下,他用盡力氣借助復健器材訓練站立,從數十秒逐漸到一次可以站足五分鐘,他欣喜不已:「不可思議,我可以站起來了!」

他說,在機構的生活作息很規律,日子過到星期幾也不太清楚了,唯一期待的就是復健日。「老師(物理治療師)願意來到這裏幫助我們,一個人要顧全部的病人不容易;但他們很專業也很用心,教我施力的技巧,把我抓牢怕我跌倒受傷,很謝謝他們。」

從二○二一年十二月下旬開始復健,二○二二年九月十三日他第一次在平行桿內成功訓練行走,也立下新目標,有朝一日要走回自己的家,也許需要兩、三年或者更久,但他會繼續努力,等待那天的到來!

住民透過復健和中醫針灸治療,痠痛獲得改善,肌肉沒那麼僵硬,對照顧的人來說移位不像以往費力,也能降低職業傷害。

醫療積極介入長照

「許先生的左手完全截肢,不好攙扶,訓練站立時只能抓住他的褲頭,再盡量用自己的身體支撐他;他少了一隻手,平衡更不好控制,隨時可能軟腳,治療師要很警覺才能保護病人。」邁達爾談起許先生從臥床到能站立,這個「奇蹟」來自於他堅強的意志力。

二○二○年十月開始,慈濟特別門診進駐臺東仁愛之家,由關山與花蓮慈院共同照護住民健康,每週門診包含中醫科、復健科、家醫科及身心醫學科,另亦安排物理治療。

臺東仁愛之家啟用於一九六○年,規模為目前臺東縣內十三間養護機構中最大;隨著人口老化、住民急遽增加,空間也愈來愈侷促。考量安全問題及社會趨勢,慈濟捐助援建三層樓高的「互愛樓」,於二○一九年六月完工,設有安養床八十一床,另增建休閒活動中心、供餐中心、日間照顧服務中心及員工宿舍三十床。

在臺東仁愛之家任職十二年的黃秋美護理長說明,住民平均每週前往診所就醫二次,病況較嚴重的轉送至市區較大醫院;幾乎所有住民都有身心障礙手冊,依規定必須連續就診六個月以上,完成醫師鑑定流程才能完成申請,對行動不便的住民而言,往返看診十分辛苦。

臺東仁愛之家一百九十六張安養床,目前收治人數為一百三十八位。雖有許多長輩仍在登記排隊入住,但因為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普遍招募困難,日間的照護比為一比八,工作人員心有餘而力不足。

臺東仁愛之家社工組長吳叔平進一步說明,八成住民由政府轉介,多為經濟困難或者是家人沒有意願照顧,四位社工員努力為他們媒合社會資源;也只有一位陪診員,陪伴院民外出洗腎、就醫、住院,「很謝謝慈濟的醫師願意從這麼遠的地方來看診,減少住民舟車勞頓的次數,也降低機構為經濟困難病人負擔的開銷。」

吳叔平說,在機構裏最能看出治療成效的是復健科,但其他科別一樣功不可沒,像是新進的住民不適應環境而出現情緒困擾,若症狀無法改善,就很需要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花蓮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蔡欣記醫師表示,老年人到機構集中照護,已經是臺灣社會結構的一部分,臺東仁愛之家住民年紀大多超過七十歲,機構醫療便利對於住民而言是很重要的。目前大約有三十位住民,持續在身心科門診追蹤;有些人會出現「譫妄」或「失智精神症」,身心科協助穩定情緒、減少幻覺干擾、降低妄想強度,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照顧服務員李美英說,住民們的心情起伏很大,不開心會不想運動,但是有物理治療師在就比較不會懈怠;加上有身心科醫師幫忙調藥穩定情緒,照顧起來就不會那麼辛苦。

花蓮慈院復健科楊士賢醫師(右二)與關山慈院三位物理治療師潘建志(右起)、邁達爾、林正男組成團隊,協助住民延緩退化。(攝影/潘彥廷)

人氣最旺的復健科

二○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臺東仁愛之家同仁與院民超過百位確診,院內急迫需要N95口罩及隔離衣,關山慈院立即從院內調度送往。基於安全考量,暫停中醫與復健,身心醫學科蔡欣記醫師與神經外科楊震醫師改以視訊診療,讓有失智、睡眠障礙、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藥物,能夠接續不中斷。

兩年多來,進駐科別中人氣最旺的,當屬花蓮慈院楊士賢醫師與三位關山慈院物理治療師邁達爾、潘建志、林正男組成的復健團隊;門診開辦不久,就從每週兩次增為三次,每時段約二十五至三十人不等;後來又調整為每週二、五全時段,亦增加床邊物理治療服務,幫助臥床患者維持關節活動度、降低四肢攣縮、減少併發症,甚至恢復日常生活功能。

物理治療師林正男起初充滿疑惑,病房空間有限,復健場地必須合乎安全標準,病人受限於空間或器材無法下床,對物理治療師而言也會有無力感。直到看見關山慈院的復健器材被陸續搬運過來,整合仁愛之家原有設備,打造出一個寬敞舒適的空間,他知道非做不可了!每週五,他的工作地點便改到了四十公里外的仁愛之家。

「有一度很挫敗,感覺不到病人有進步,下班後滿腦子都在想,還能為病人做什麼?」在疫情趨緩後,復健團隊重返仁愛之家,發現許多病人因為治療中斷,肢體與認知功能明顯退化,林正男更肯定自己來這裏不是沒有功能,復健效果是慢慢累積的。

謝先生六十六歲腦中風合併右側肢體偏癱,入住臺東仁愛之家,復健團隊讓他在急性期內得到完善的訓練治療,短時間就能夠靠著輔具緩慢行走。謝先生感恩大家的照顧,「不然我剛來這裏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走路的。」

「開始物理治療時,謝先生右側肌力大約是三分左右,站立需要中等程度的協助;幾個月後只需要一點幫忙,就可以在平行桿內行走。」楊士賢醫師說,急性期的治療著重於姿勢擺位及關節的被動活動,以預防併發症及維持關節活動度,另外床邊活動、早期步態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吞嚥訓練等,也可以同步進行。

受限於仁愛之家的作息,即便提供全時段復健,實際能夠服務的時間還是有限,只能盡量將病人集中治療,一整天可服務五十人,床邊復健的病人約六位。邁達爾補充說明,臥床時間一旦拉長,病患的自主能力下降、自信心也會跟著喪失,間接影響復健效果。

「這裏的病人行動能力和意識狀態比較差,需要做一些維持跟訓練;對話也是一種訓練,如果病人溝通能力下降、意識狀態愈來愈差,最後就都不動了!」林正男說,到醫院復健的病人通常意識清晰、有家屬陪同,課程規畫上傾向「加強」;這裏則是盡量讓病人「維持穩定」。

家鄉在蘭嶼的施先生中風,有一回特別央求物理治療師讓他多練習幾次站立的動作,「我想可以趕快自己走路,才能早點回家看媽媽!」才開口提到家人,施先生哽咽地紅了眼眶……林正男拿了張椅子坐在他身旁,分擔了這分心情,繼續協助加強腿部的伸直訓練,陪伴施先生為早日返家團聚的心願一起努力。(資料提供/楊士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