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中西醫與社區長照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啟業♫

十二月中旬,在鄉親的期盼與眾人的祝福中,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啟業。

外出就醫不易,是許多年邁長者與家屬的為難,
在高齡人口居多的苗栗鄉鎮,藉由中醫更適合居家診療的特性,
結合往診、居家關懷和長照服務,讓醫療走入病患家中,
並以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帶動鄉親自我保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

外出就醫不易,是許多年邁長者與家屬的為難,在高齡人口居多的苗栗鄉鎮,藉由中醫更適合居家診療的特性,結合往診、居家關懷和長照服務,讓醫療走入病患家中,並以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帶動鄉親自我保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

月刊有聲書

本文另有提供有聲書,歡迎試用,期待能帶給您不一樣的感受,用聽的來讀月刊。

感恩「慈大之聲實習廣播電臺」不定期協助錄製,感謝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王秀芳臺長大力支持。本篇感恩慈濟大學傳播系袁崧傑同學協助錄製。

二○二二年歲末,北臺灣籠罩在低溫陰雨之下,座落於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省道臺十三線旁的慈濟三義園區熱鬧滾滾、人氣旺盛。

儘管部分建築還在施工中,但其中的中醫醫院卻已經準備就緒,在十二月十二日舉行了啟用典禮。苗栗縣政府首長、臺灣醫界賢達、慈濟各志業體代表和志工,以及在地鄉親雲來集,共同慶祝慈濟醫療志業的第八所醫院,同時也是第一所中醫醫院啟業。

「時序仲冬,萬物蟄藏,預示著生機蓬發的春天很快就要到來,在此新舊更迭的季節,感恩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同為三義慈濟中醫醫院啟用典禮獻上祝福。」接續著臺中慈濟醫院的中醫師團隊演示傳統養生功法「八段錦」之後,靜思精舍德勷法師朗聲恭讀證嚴上人的祝福信。

除了感恩各界人士鼎力相助,促成中醫醫院的建立,也預告了這所整合中西醫療的中醫醫院,將結合同在一個園區的慈濟三義共修處、人文茶書院、社區活動中心、日照中心以及山上的三義慈濟茶園,以中醫「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概念,共同守護在地鄉親的健康。

診療室裏,每張診療床依序編號(左圖),葉家舟院長說明,藉由導入智慧醫療資訊系統及行動載具,不僅能夠降低醫療疏失的風險,也可落實環保。

走入社區「治未病」

苗栗縣早年就業機會不足,導致青壯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規模較小且分布不均,五十多萬縣民裏老人比例偏高;縣內主要的醫療資源也有分布不均的問題,許多鄉親只好到鄰近的臺中、桃園、新竹甚至新北市或臺北市就醫,曾有過單日七千多人次跨縣就醫的驚人紀錄。

縣境之南的三義,是當地居民長年就醫不便的鄉鎮之一,二十多年前鄉親即期盼慈濟能在當地建院;慈濟對在地社區的所需也有所思考,一九九六年,在地方賢達的協助下,整合出慈濟三義園區的現址用地。

在上人重視中醫、推動中西醫合療的理念下,衛生福利部等主管機關核准慈濟設置包含部分西醫基本科別,如家醫科、內科、復健科在內的中醫醫院;配合政府的長照2.0政策,以及慈濟既有的訪視關懷、協助社區長者改善居家安全的「安穩家園、美善社區」計畫,亦將居家醫療列為重點。

二○二二年八月十二日起,大林及臺中慈院中醫部的醫護團隊即前往苗栗舉辦大型義診及往診;三義慈濟中醫醫院院長葉家舟中醫師亦帶領醫護團隊,會同慈濟的長照專業人員、社區志工及村里長走進社區;這往診服務持續至十一月,範圍包三義、大湖、頭份等多個鄉鎮,並且到慈濟苗栗園區的日照中心給予長者衛教。

十一月中旬,葉家舟來到三義鄉廣盛村往診,探望獨居在山腳下的八十多歲彭奶奶。「你身體的濕氣比較重,來,舌頭我看一下,會口乾舌燥嗎?」葉家舟展開「望聞問切」的中醫診查,時任廣盛村村長的吳家達則是帶著志工,勘查彭奶奶家中的衛浴設備,了解是否需加裝扶手等安全措施。

葉家舟問起彭奶奶每天喝多少水?再依她的體重換算每日基本飲水量,「兩瓶寶特瓶大概一千多西西;體重六十多公斤大概需要兩千五百西西,就是您要再多喝一倍才會夠!」葉家舟如此建議。

他也發現彭奶奶因為到兩家不同的醫院就醫,而有兩份同樣的藥,若同時按雙方醫囑服藥則會導致劑量過高,「這兩個藥是一樣的喔!不要一起吃,血脂肪降太低也不好。」葉家舟提醒道。

探訪的另一戶,是與家人同住的九旬兩老。葉家舟了解後表示,後續他可請居家醫師前來評估,他們是否符合居家醫療條件。媳婦期待地說:「這樣我們比較方便,不然長輩要出門很難耶!」

「嘸小便否?嘸食藥否?(客語:有小便嗎?有吃藥嗎?)」葉家舟試著以有限的客語詢問長者的起居、飲食、用藥狀況,隨行的在地志工也隨時開口幫忙,用稍大一點的音量詢問:「您食咧麼個藥?(客語:您吃什麼藥?)」。臨走之前,他還建議:「可以抹一點乳液,爺爺的腳部皮膚就不會那麼乾了。」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記載:「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醫護團隊結合長照團隊、慈濟志工走入社區,便是期望在「治未病」的範疇上努力。

十二月五日起為期五天,三義慈濟中醫醫院籌備處進行義診活動,張景翔中醫師為病人診察膝關節患處。(相片提供/臺中慈院)

用智慧系統「防呆」

「候診區的沙發經過特別設計,高度能讓老人家方便起身,腰部也有足夠的支撐。」三義中醫醫院啟業典禮結束後,葉家舟院長為眾人導覽各項軟硬體設施。色調樸實的褐色沙發椅軟硬適中,分散了臀部承受的體重,椅背高度雖然只及腰椎部位,卻能有效紓解脊椎承受的壓力,讓人一坐下來,就有放鬆全身的舒適感。

醫療資訊系統中,能有效「防呆」的針灸計針系統,是病人安全的最佳保障。中醫師準備為患者進行針灸治療時,輸入指令和資料,系統會自動幫病人安排床位,資料同步傳達相關醫護人員,避免填寫、傳送紙本所造成的疏失風險與紙張浪費;針灸療程開始後,醫用平板電腦清楚顯示病人姓名、主責醫師、護理師等資訊,相關的同意書也可讓病人用感應筆在螢幕上直接簽署。

中醫師為病人扎針後輸入資訊,電腦上的人體簡圖便以顏色標記病人扎針的部位、針數;療程結束後,護理師按照圖示拔針,若有漏拔針、輸入的數字有誤,電腦上顯示的扎針部位就會轉成醒目的紅色警示,可有效預防醫療疏失。

葉家舟語帶自信地說:「它還可以記錄病人身上容易漏拔針的部位供護理師參考,若有暈針、出血等症狀也都可記錄。」寬敞舒適的就醫空間、智慧化的醫療資訊系統,讓前來觀禮的來賓們讚歎連連;鄉親們未來也能夠就近享有優質的醫療服務。

年長者、病人跨縣市奔波就醫的辛苦,身為在地人的慈濟志工蔡永賜特別有感:「以往我自己開車到臺中慈院看中醫,一趟車程加上停車至少耗費五十分鐘,現在可以就近在三義看病了。」

甫卸任的廣盛村前村長吳家達,曾在公務之暇投入臺中慈院交通車的隨車志工,「很多鄉親問什麼時候啟業?不只三義,大湖、卓蘭、銅鑼,包括苑裡、通霄的鄉親們都有所期待。」

啟業前,吳家達在社群媒體上貼文宣傳,但想到許多長者不會上網,於是改開宣傳車上街「大放送」,他說:「讓人家知道這個『治未病醫院』不是生病才去喔!可以先去把脈體檢。」

鄉親們的期待與歡喜,反應在十二月五日到九日的試營運期間,短短五天的義診吸引了七百多名鄉親前來求醫。蔡永賜表示,那幾天每天都出動三、四十名志工服務鄉親,他自己也忙到沒有時間就近掛號。

醫護團隊不負眾望,短時間內解除了幾位老人家的長期病痛,慈濟基金會林靜憪副總執行長描述:「一位八十幾歲的阿嬤頸椎開完刀後,好幾個月來頭不能動、無法抬起,葉院長幫她針灸後就能平視著看電視;第二次針完,頭就可以轉動了!」

啟業前,葉家舟院長(右二)進入社區往診;居家醫療結合長照服務與在地慈濟志工的慈善訪視,是三義慈濟中醫醫院的主要任務。

「世界衛生組織在公元兩千年前就喊出Health For All的口號,也就是全球所有的人都應該要擁有健康的權利,但很多國家其實達不到!」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主任林宜信教授表示,對許多貧困國家而言,現代醫療費用過於昂貴,因此聯合國提出提升各式傳統醫療水準及加強相關教育的建議,使其更加標準化、更符合當代的醫療要求。

「現代醫學也有盲點和極限。傳統醫學像針灸,有時候可以補其不足;二者相輔相成,這個概念就是上人念茲在茲的中西醫合療。」林宜信進一步說明:「中醫結合簡單的西醫專科,可複製性就提高了。我們做出典範,需要時也傳遞理念和知識(know-how)。」

三義慈濟中醫醫院規模精巧,本著「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的使命,醫護團隊及志工齊心讓有溫度的醫療更深入社區,為傳統與現代醫學整合樹典範、展新猷。

大愛新聞─慈濟中醫院啟用 中西合療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