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入門 歡喜有元

花蓮東大門夜市業者加入愛心商店,放置竹筒讓客人捐款助人。

全臺逾兩萬家店家、攤商加入愛心商店,
小小竹筒站在店頭,銅板響一聲,好因好緣都在這。

全臺逾兩萬家店家、攤商加入愛心商店,小小竹筒站在店頭,銅板響一聲,好因好緣都在這。

街頭隨處可見的各式實體商店、攤位,讓臺灣民眾擁有便利的生活,眾多「頭家」及其雇員,往往也是工時長、最辛苦的一群;在忙著營生的同時,全臺已經有超過兩萬家攤商及店家,加入慈濟愛心商店行列,鼓勵顧客一起做好事。

志工主動走上街頭邀約,在店面、攤位放置竹筒,讓經營者本身及顧客隨時發心投幣,護持慈濟的慈善行動。餐廳經理江小姐看到熟悉的慈濟志工回訪,聊起前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艱難,「期間禁止大型宴會,一張大桌子只能坐五、六人,還要有隔板,我們真的被『冷凍』三年。」

她看到不少規模更大的同業黯然退場,所幸自家餐廳一路撐到疫情降溫客源回流,生意已恢復盛況,要煩惱的反倒是如何在缺人缺工的情況下維持服務品質,讓客人吃得滿意。

「能撐過這三年不容易,你們算蘆洲的老店了。」蘆洲慈濟志工蘇敏惠感恩他們,在大環境不景氣下還願意行善,也不忘對同行夥伴推薦:「他們的素食套餐很好吃喔。」

接著來到知名婦幼診所,但見候診大廳擠滿了媽媽、寶寶,院長、醫護及行政人員忙得不可開交;護理人員鄭小姐代表院方與慈濟志工一起開竹筒點算善款,並在收款名冊上簽名見證。

「這個竹筒是回收寶特瓶做的。」「真的假的?」聽到慈濟志工解說新式半透明綠色竹筒的原料,來自十二支寶特瓶,鄭小姐頗為驚訝。她和志工們一起點算診所一個月來募得的金額,總計八百多元,接著她掏出一張千元鈔,讓善款總額跳上四位數,也讓所有人精神為之一振。

動物醫院負責人楊醫師迎接志工再次登門,一起開竹筒盤點一個月累積的愛心。志工黃芳菱拿起《慈濟》月刊,分享慈濟故事,當翻到慈濟全球聯絡點通訊錄的頁面,向楊醫師解說:「如果出國有需要,就在這個地方找,當地如果有慈濟人就可以提供協助。」

楊醫師來自金門,祖母也參加金門的慈濟活動,當志工首次邀約加入愛心商店,他不只答應,還立刻捐款數千元,為好事「開市」!

慈濟愛心商店成員涵蓋各行各業,儘管營業項目、技術專長各有不同,但有一念善心即可響應。推廣邁入第五年,愛心竹筒幾經改良,最新版本由十二支回收寶特瓶製成,翠綠透明(圖2),逐步取代金屬製舊式竹筒(圖3)。

半世紀後,復刻竹筒歲月

「愛心商店,我覺得它像橋梁一樣,對商店、客人還有慈濟人是三贏,可以讓每一次消費都有機會做愛心。」花蓮慈濟委員黃秀眞說。

二○一九年春,「愛心商店」行動從花蓮開跑。黃秀眞就是跨出第一步的那一人,最初先邀請「自家人」加入,好比慈濟人的子女所開設的咖啡廳、慈濟醫院醫師娘經營的藥房、同仁媽媽的豆干攤等,舉凡衣食住行會接觸到的商家,她都把握因緣詢問:「請問您可以讓我們放『愛心竹筒』嗎?」

為了邀約一家豆漿店加入,她前前後後前往消費二十一次,才對看起來「酷酷」的老闆開口邀請。互動之後,對方不僅在店面擺上竹筒,還經常到她的社群平臺上閱覽慈濟訊息並按讚。

「為了建立起社會愛心的氛圍,應該要有比較具體的方法。」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王運敬主任,點出推動愛心商店的初衷:「『竹筒歲月』以前都是比較個人的,是點跟線的。我們就想可不可以從愛心竹筒這一件事來做延伸?」

首先是傳承五十八年前,證嚴上人率領三十位弟子,日存五毛錢救助貧苦的精神;其次,志工主動走入店家,加深善緣,逐步形成社區共識,大家有一起做好事的氛圍;最重要的,是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互動。

王運敬進一步說明:「愛心商店好像小小的螢火蟲,散布在每一個地方,當重大災難發生時,你會發現,如果我們平常就跟這些店家互動,這時就會形成社區共感、彼此照應的凝聚力。」

蘆洲某婦幼診所一位護理師代表院方與志工共同開啟竹筒點算金額、簽名確認(圖2);志工並送上前一個月收據(圖1)。

老闆帶頭造福,顧客歡喜

愛心商店擴展到花蓮各鄉鎮,一年之內即有五、六百家響應。不久,新冠疫情爆發,「展店」行動放慢,及至二○二二年下半年,才拓展到外縣市。桃園、臺北、高雄、新竹、彰化等地慈濟人陸續推動,把祝福送入店裏。「老闆娘,你這家店這麼好,可不可以借一個地方,讓我們放一支小小竹筒在這裏,跟大家結善緣?」「錢筒仔響一聲,金銀財寶滿大廳;錢筒仔響兩聲,好因好緣都在這……」

家住臺北市士林區的林淑真,回想二○二二年七月第一次出門募愛心商店,原本是要到一位慈濟會員的店面,出門後不自覺地往別的路走,驚覺時抬頭一看,是天母一家素食館,於是隨順因緣進門互動,老闆聽她說慈濟事頗為認同,允許她在店內放置愛心竹筒。林淑真事後和原本要勸募的店家見面,才知道那天對方人在南部。

「我覺得大概是菩薩帶路吧?那天走錯路,卻一下子就募到了。」林淑真語帶驚訝地說。而這家原本就頗有人氣的素食館,也因為這段因緣,成為大臺北地區第一家慈濟愛心商店。

有些店家原本就是慈濟會員或長期合作夥伴,加碼放置愛心竹筒不過舉手之勞;而遇到第一次接觸的店家,就要多用一點心解說。

新北市新莊區慈濟志工高秀敏有一次走進一間鞋店邀約,老闆冷冷地說:「你們可以放竹筒啊!有沒有人投跟我無關喔!」

語氣聽起來有點無奈,原來他的桌上已經擺了其他團體的愛心箱,但壓克力做的箱子都蒙上灰塵了,募到的銅板卻沒幾個。

「開店做生意就是要親切招呼客人,讓他起歡喜心,竹筒就是給人做好事,只要你每天開店門時起一個善念,把你的心願投在竹筒裏,就是對自己的祝福!」高秀敏笑著鼓勵道。

回程時志工再來到鞋店,「師姊,我開市了!」老闆開心地招呼著,原來有位客人討價還價,老闆就說:「我的價格很實在,希望你也可以做好事,要不然把我少賺的錢投在愛心竹筒。」客人還真的答應了。

對志工來說,募得善款固然可喜,但帶動店家及顧客天天起善念更是重要。而放置愛心竹筒後,持續每月拜訪店家點收善款,與發心的店家負責人、店員互動,也就成為許多慈濟志工的日常。

臺中市西屯區一處洗車場,愛心竹筒固定在牆上,老闆並製作宣傳看板邀請大眾行善,志工將前次竹筒收據貼出公布。

開店門啟善門,樂業安居

與店家互動,慈濟志工們看到的是一見如故的親切笑臉,但每家商店攤位背後,都有各自面對的辛勞和困難。

慈濟科技大學經營管理學系陳皇曄教授就指出,創業開店不容易,當「頭家」要一肩扛起生產、行銷、人資、研發、財務五大管理項目。而且要長時間經營,才能把散客變成忠實顧客。而愛心商店無關業種、店面形式,帶動的是社會善心,一般小商家放愛心箱,雖然規模小,卻是對社會的關懷。

當過「頭家娘」的蘇敏惠回想年輕時,與丈夫一起在臺北車站附近的商場大樓租攤位賣玩具,每天早上十點開門,一直營業到晚間十點;春節期間大樓關門,就得另外找攤位,深知其中甘苦,「店家沒有時間出來做好事,我們就送個愛心竹筒給他,讓他也有機會來植福田,這個很重要。」

身兼蘆洲區愛心商店聯絡人的志工歐陽貴英,則是對願意護持的店家們表達感恩:「我們不用房租,店家又提供一個好門面放愛心竹筒,讓大家做善事,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呢?」

愛心店家涵蓋各行各業,在勸募、收善款的過程中,志工也見識了不同職業的人們,如何殊途同歸地發揮愛心。例如連鎖眼鏡店,年輕的加盟主鄒先生詢問志工:「我們公會最近在捐獻老花眼鏡,如果捐贈的話,靜思堂那邊可以辦理嗎?」「可以!」蘇敏惠即刻回應。

愛心商店風潮,反映了臺灣是民風和善的福地;在平安的大環境下,才有樂業的可能。募心募愛,重點不在於金額的多寡,而是藉由投幣捐款起一念善心,並將店家結合成社區的「愛心網」。出一元以利天下,何樂不為?慈濟人竭誠歡迎各攤商店鋪加入愛心商店「招商」行列,也期盼身為消費大眾的你我,勿忘「小錢行大善」!(部分資料來源/陳淑絨、梁安順)

每支竹筒有憑有據
  • 置放竹筒:遵循〈公益勸募條例〉規定,每個竹筒貼有衛福部勸募許可證字號及彌封籤

  • 開箱收回:竹筒存滿或每月收款日,由志工及店家代表共同開啟;點算完成,雙方在收款名冊寫明金額並簽名見證;志工在新的彌封籤註明當天日期,重新彌封竹筒,展開下一輪勸募

  • 開立收據:當次善款放進專用收款袋送回慈濟會所,由財務人員匯入專戶,並開立「某店家零錢箱」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