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至五日 慈濟的國際觀

2.3~5《農十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不是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而是至誠發願、勇於承擔,呼籲天下人做天下事。

年輕一輩活化佛法

二月三日,紀雅瑩、羅美珠、陳麗雯師姊、羅政忠師兄等人報告「拼圖送愛回佛國」之計畫,並請示設計稿,上人感恩慈濟人很用心、很踴躍,要幫助自己圓滿回饋佛陀故鄉的心願。

「在尼泊爾、印度,佛陀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現在的居民其實對於佛陀了解不多,所以我希望能讓佛法回歸佛陀故鄉。」上人指出回饋佛陀故鄉,不只是募款,而是要讓大家知道其中的意義,所以要藉由活動把話說出去。希望大家了解意義以後,不分宗教虔誠響應,而非只是聽了親友的邀約,隨應人情隨喜捐款。

「在這個時代,許多人只在有事時求佛、求菩薩庇佑,其實不知佛,也不知菩薩。」上人感嘆「人心無佛」,即使佛陀指出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凡夫心早已被無明煩惱蒙蔽,難以體會宇宙大覺者的覺悟心境。

上人說,現在科技發達,要傳佛法很容易,但是要喚起人人的虔誠心,是很困難;也因為心不虔誠,更不能深入體會佛法道理。「期待藉事練心,也是藉事啟發,讓人人知道尼泊爾藍毘尼、印度菩提迦耶等地的鄉村普遍貧窮,和佛陀在世時的狀況差不了多少,有難以道盡的苦。苦,就是佛陀成道之後,首先對五比丘說的法;苦集滅道、成住壞空,都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慈濟從臺灣起源,慈濟人彼此帶動,所幫助的大多是素不相識的人,即使對於不認識的人,也能翻山越嶺,不辭辛勞去幫助,將骯髒的居家環境打掃乾淨,把破漏的住宅修繕得安全,所以師父稱你們為菩薩,這是發自內心的虔誠尊重。」

上人教師兄師姊們帶動年輕一輩,「活化佛法」,做得更適應現代生活,會合科技在人間播下佛法的種子,並能讓種子落地生根,萌芽茁壯,再開花結果而產生種子。大家可以用心寫慈濟故事,用淺顯易懂的敘述,搭配圖畫吸引人注意,述說臺灣慈濟如何實踐佛法,讓佛法回歸佛陀故鄉,可運用於尼泊爾的學校課堂,做出讓政府肯定也願意推動的教學成果。從臺灣本會啟動,慈濟人做好具有教育性的影音、圖文刊物,星馬慈濟人就能在藍毘尼、菩提迦耶等地發揮。

目前,回饋佛陀故鄉專案團隊從慈善救濟、住屋援建、職業訓練等方面幫助當地居民改善生活,上人教師兄師姊多分享此專案的援助訊息,不必勉強人非要付出多少力量不可,只要平時省下生活支出的一點點,長久累積,慈濟就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立刻啟動去做事,所做的人間善事,就包含長期捐款會員的力量。

「慈濟在需要時舉辦活動,呼籲人人付出力量;平常時就招呼大家虔誠聞法、聽法,凝聚、帶動人人的虔誠心。大家若能了解,就朝這個方向走。也要把慈青帶好,慈濟形象要照顧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慈濟人在做慈濟事。」

帶動大地生機循環

二月四日,美國北加州慈誠、委員透過網路視訊,與上人分享當地會務與心得。上人說,聽到師兄師姊提到獵人角社區的慈善援助,以及「幸福校園」的青少年助學、帶動與輔導,不禁感嘆人生過程中總是有苦、有樂,慈濟人援助苦難弱勢者,看到種種人間苦相,有時也要冒著危險去付出,不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大多是很溫馨、很歡喜。

舊金山獵人角社區過去因為普遍貧窮和犯罪事件多,被形容是連警察都不想靠近的地方;舊金山慈濟人二○○八年起進入社區幫助,用感恩、尊重、愛與居民互動;居民感受到真誠,也親切回應。「他們對於『藍天白雲』的形象已經很熟悉,知道這群人是來幫助他們的好人,就會善待慈濟菩薩,讓慈濟人在當地很自在地付出,把想要做的慈濟事做好。」

「師父很感恩你們,你我有緣,所以師父想做的事,弟子們很在意,就身體力行,去幫助苦難人;長年累月的付出,在當地給人好印象,這就是我們種下的好因,也在當地結好緣。」上人肯定師兄師姊做到慈悲濟世,這也就是「慈濟」之名的意義。對於人間苦難,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不忍之心,自動去幫助,就是「不請之師」。

「聽到菩薩在人間,幫助苦難人,我很佩服、很感恩、很尊重,同時也是很敬愛;沒有分布全球的慈濟人,哪有今天慈濟的國際觀呢?也因為有這麼多好人,願意為人間付出,所以讓我更有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道的源頭就是信。我們要有信心,才能走出這一條大道,穩定踏步向前進。期待各位美國慈濟人,當地志業已經耕耘二、三十年了,大家信心滿滿,對的事,做就對了,還要互愛、尊重,把愛傳出去,也要讓接觸到這分愛的人,能夠愛上慈濟、走入慈濟。」

上人說,需要慈濟救助的苦難人、需要慈濟去做的人間事愈來愈多,但若後續無人,人力不足,就無力牽引、庇護苦難人。所以大家發揮慈悲心去幫助人,更要增長福慧的力量,要不斷接引人間菩薩。

上人也提醒師兄師姊,慈濟人付出助人,也要引導受助者借力使力、自我努力,以徹底改善生活、翻轉人生;教育是翻轉苦難的重點,慈濟人要盤點將近二十年以來,幫助了多少孩子?孩子長大出社會以後,有沒有走在正道上,對社會有所貢獻?可以與他們聯絡,關心他們的現況,了解他們大多做什麼工作,並且邀請他們共同行善,帶動起善的循環。

上人說,菩薩在人間,不僅要救拔苦難,還有教化眾生的責任。慈濟人雖然付出無所求,但是要用愛教導受助者心懷感恩,有感恩心的人,才會走在正確的人生方向,慈濟人如此盡心盡力的付出,也才能如同水的循環,帶動起大地生機,而非一付出就蒸散、流失,大地依然乾旱。

「曾經有慈濟人問:『師父,我們為何那麼愛您?』我說:『因為你們還沒有愛我之前,我就已經愛你們了。』的確是這樣,我們彼此結好緣,共同用愛來潤澤天下眾生;而我們還要讓這股湧泉源源不絕,不斷接引菩薩,要培育出能夠承擔的人才,把大家的愛凝聚起來。」

凝聚點滴微弱之力

已至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春節已近,年味愈濃。二月五日聆聽基金會主管同仁分享後,上人對眾開示,聽資深同仁回顧過去,述說草創克難慈濟功德會當時情景,或許大家聽來會覺得很苦,但自己回想當時,感覺一點都不苦,只是責任重大。

「那時常住還沒有居處,就開始做慈濟,克難中承擔人間苦難事;還沒有蓋精舍,我們就開始要為苦難人蓋房屋,想來很自不量力。不過雖然是自不量力,那股微小的力量一路持續到現在,國際間哪裏有災難,慈濟的人道關懷就到那裏去。所以說,不要去想自己有多少力量才要做多少事,只要有一念至誠的心,不怕苦,再多承擔一點點,就可以不斷凝聚力量,為天下做這麼多事。」

上人說,早年人少、力弱,以極微弱之力、極微細之音,仍然堅定起步,凝聚點點滴滴極微弱之力,就像一隻螢火蟲的光很不起眼,只要不斷有螢火蟲加入,就有令人難以忽視的光亮。要持續帶動、凝聚愛的能量,不斷牽起這一分清淨的長情,用真情維繫每一個人的小小力量。

五十八年的慈濟歷史有很多感人的真實故事,充滿了人與情,而且是大愛長情;請文史單位用心彙編,將寶貴的歷史保存下來。「新年將至,總有新的希望、新的作為、新的願力;慈濟志業守護生命、守護健康,也要守護歷史。大家在過年期間總是相互祝福,其實不只在新年、新春時彼此祝福,每一天與人見面都要有好行動、好作為,人好、事好、日日都好,這是師父對大家的祝福。」

本專欄為靜思人文出版之《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精簡版;更完整的慈濟脈動與開示內容,以及師徒之間的感人對談,請展閱每季出版的《證嚴上人衲履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