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早餐 簡單吃  把時間用來聞法

每天早上六點,花蓮靜思精舍齋堂的餐桌上,一定擺上一盤盤溫熱又好吃的饅頭。這幸福的滋味,來自饅頭團隊愛的付出。

「嗶!嗶!嗶!」精舍大寮的二樓,蒸箱計時器發出聲響,志工李勇德、陳秋元分工合作,一鼓作氣打開蒸箱門,「碰!」如爆破聲的瞬間,一大團白色熱氣從蒸箱竄出,饅頭出爐,麵香撲鼻。

「在蒸箱一百度高溫氣壓下,蒸好了饅頭,若沒有一氣呵成打開蒸箱門,一爐三百顆饅頭,瞬間就會萎縮變形了。」陳秋元解說。

精舍沒有控制溫度的發酵箱,冬天時,就在蒸箱後面放一臺電風扇,讓熱空氣吹向一盤盤發酵中的饅頭,加速饅頭「醒過來」。

以最簡便省時的饅頭當早餐,有其原因。「上人希望常住眾和志工們把握因緣、珍惜時間來薰法香!」幫忙將出爐後降溫的饅頭打包、冰存的德𦔛(耒童)師父笑著說。

攪拌好的麵團,用壓麵機重複壓十幾次,讓麵皮細緻Q彈(圖1);隨著季節,加進牛蒡、芹菜、芋頭、堅果、龍眼乾、咖哩等食材(圖2),再將麵皮內捲,揉成長條、切分(圖3),一顆顆待發酵、待蒸的生饅頭就做好了(圖4)。

純手工生產線

每月到了約定的日子,做饅頭囉!

三天前,德宛師父先發老麵;前一天,德椒師父發中種麵,當天清晨備料;早齋後二、三十位志工抵達,第幾團麵要放什麼材料,都排好順序。

從生手到專業

原本精舍早餐是稀飯與數道配菜,十多年前,上人希望早餐簡化,減少備餐的人手、時間,讓大家能在早課、晨語開示時都來「薰法香」。

「以前早餐只有三十桌,現在是五、六十桌起跳。」德椒師父(下圖)說:「若每天早上煮四樣菜和煮粥,每天就有數百個盤子、鍋子和公筷、湯匙等,要花很多水來洗菜、洗餐具。」

早期輪執大寮的常住眾,早上三點起床,「那時是用大灶起火燒木柴,需花很多人力和時間來準備;雖然後來改用蒸氣鍋煮菜,但隨著桌數增加,也是非常的『幸福』。」

當上人提出早餐簡單化的想法後,德曉師父和幾位師父開始研究如何做饅頭。最初是當天發酵麵團當天做,用機器切割麵團,但做出來的饅頭不好看、口感也不佳;某天,志工林順發與德宛師父在打麵團時,很有經驗的林順發建議:「可用中種麵來試試。」果然饅頭變好吃了。

之後,經營麵包店的高雄志工李少邁,也向德宛師父分享用老麵做饅頭的方法。經過精舍師父們研究試做,發現以中種麵和老麵做,成果出乎意料,除了提高香味,也讓饅頭更綿密、好吃又養生。隨著團隊研發成熟,有了專業蒸箱讓饅頭出爐的品質穩定、產量也足夠上桌了,才漸漸將早餐改成以饅頭為主。

歡喜供養眾生

「早期,在地下室做饅頭只有十一、二人,現在人增多了。雖然多位都六、七十歲以上,也有八十幾歲的,但能夠來做事很法喜。」宜蘭志工陳春桂說。同是宜蘭志工的蔡素琴也開心道:「我們回來精舍做饅頭,好像在度假和充電。每次回去,就開始期待下個月了。」

饅頭團隊,除了劉鐙徽帶領的十餘位宜蘭志工,以及彰化的黃志清、葉東壬,還有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臺東、花蓮等地志工;大家都很珍惜這「做饅頭供養大眾」的好因緣。

緊湊的工序、一爐接一爐,連續兩天,饅頭團隊做好大約一個月的份量冰存起來;每天清晨,輪值大寮的師父從冷凍庫取出、蒸熱,便可端上桌,等待早課結束的常住與志工們入內用餐;師父恭敬將饅頭端到上人座位,溫溫熱熱的。

這揉入精舍師父心意和志工情的饅頭,它養生,也滋養眾人的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