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夥伴告訴我們:「跟其他團體相較,慈濟總是帶來我們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給他們想捐的。」 先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是我們第一代移民對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也是數十年來由內而外融入當地的心路。
多倫多綠景公園人潮熙來攘往,音樂聲熱鬧,這是政府回饋社區舉辦的夏日同樂會,來往的民眾,或親子同行,或年輕好友三五成群,不同膚色的面容笑意滿盈。這個畫面,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族群融合的小小縮影。
加拿大是西方國家中對移民較為友善的國家,對於不同種族的人們多採包容的態度。一九九七年,我也跟隨眾人的腳步踏上這人稱移民天堂的國度,從臺灣遠渡重洋到多倫多,一晃眼,已經在「異鄉」生活了二十七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也算是落地生根了!雖然稱不上老僑,但也逐漸有了在地人的感覺。而我們的子女,第二代移民更是如此,詢問國籍時,毫不猶豫一定自稱加拿大人,頂多加上「華裔」兩字。
我移民時,加拿大相關政策已算是非常開放。即使如此,二○○七年,在我所在的工作環境,放眼整棟大樓數千名員工,華人不到十個;以至於曾發生有一位花甲華裔老翁前來郡政府詢問補助,竟然找不到一位櫃檯人員能以華語溝通,大樓廣播尋找可以說華語的員工前來協助,我也從來沒想到我的中文能在這個時候、在職場派上用場。
十九世紀,華人追尋淘金夢冒險來到美洲擔任鐵路工所受的待遇,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在華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窮也不能耽誤讀書的信念下,華裔第二、三代子弟多青出於藍,逐漸走出歷史的陰霾。華人的表現已經廣泛被加拿大社會認可,去年上任的多倫多第一位華人市長,也是在她移民父母的辛勤努力支持,加上自身的努力奮鬥,達到今天的成就。
但過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出現對亞裔的偏見;也曾思考,多年的努力是否又將被推翻?但仔細想想,是不是我們不願意跨出自己所設的框架,試著融入當地社會呢?
北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孩子春節過後領到福慧紅包。人文學校融合中文、品格教育與人文課程,讓華人子弟週日共聚學習。(圖1)
多倫多列治文山市夏日同樂會,慈濟志工受邀參與,各個族裔居民聆聽分享靜思語、玩遊戲。(圖2)
做慈濟不限於華人圈
回顧周遭華人朋友,當初選擇移民加拿大,多是嚮往這邊的學術自由風氣,能給孩子更多出路的選擇。同樣的環境,長大後的華人子弟分成不同類型:有人擺脫印記,語言思想作風已是徹底西化;也有因為父母對本國文化的堅持,將中華文化的幼苗一點一滴在孩子身上深植,一如我們家,所期待的第二代蘊藏著華人之魂;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教育。
感恩慈濟於一九九七年在多倫多開辦了慈濟人文學校。當年多倫多中文學校四處林立,但慈濟以異於升學主義的人文教育,吸引了來自中、港、臺的華人移民。每週日半天的課程,慈濟教師們用靜思語教學,讓孩子在內省與實踐中,日漸耕耘出心中的一畝良田,有共識的家長們也得以相互交流移民心得,成為彼此的依靠。帶著兩個孩子來上課的我,也從一位旁觀的家長,逐漸成為愛心媽媽,進而開始執教鞭,投入教務,終而承擔校長。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欣見家長們一個拉一個,加入慈濟志工的行列,從此在多倫多逐漸有了所謂法親家人。做慈濟,就不能只限於華人圈。礙於文化差異與語言限制,身為移民要在社區中推廣慈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獲得認同。辦活動的時間要考慮到當地居民的作息;熱食發放要觀察街友們的口味喜好;關懷烏克蘭難民,也邀請在地烏克蘭牧師一起參與。每個細節,透露著慈濟人的尊重情懷。
而在本地成長的第二代華人子弟,因為有著中西文化薰陶,再加上慈濟人文的帶動,如今也投入培訓成為慈濟人。多倫多慈濟人文學校開始有畢業生回來任教,當年的慈青,孩子心未變,現也承擔起慈濟加東分會重要幹部。他們踩著前人建立的基石,走在上人期待的菩薩道上。
北多倫多慈濟志工定期前往新市街友服務中心致贈熱食,孩子也跟著媽媽前來融入社區服務。(攝影/丘啟源)
拼圖不可或缺的一角
飲水思源,感恩前人將慈濟種子帶到加拿大,才得以培育出擁有人文思想的下一代移民子弟。海外扎根,教育志業承擔重任,在補習教育充斥的華人圈,加東三所慈濟人文學校以獨樹一格的人文教育理念,二十餘年間已培育超過四十位老師,分布加東華文教育界。
多倫多、北多倫多及密西沙加人文學校,而今更上一層樓,除了每週日上課的學年班,不定期的親子人文成長營,拓展到夏令營與課後輔導班,以感恩、尊重、愛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成長。在此,要向人文學校歷任的校長以及所有付出無所求的志工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要在當地社會立足,除了本身的經濟與工作技能實力外,最需要的是如何讓自己由內而外融入當地,但又不迷失自我。而慈濟的人文教育,除了傳統的克己復禮,也帶給孩子付出無所求,手心向下比手心向上有福的理念。不計較的心態,讓他們不管是在職場上或其他領域,都能夠不卑不亢。
綠景公園夏日同樂會,志工、慈青合力顧攤,設計遊戲與民眾同樂互動。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慈濟活動每次都有那麼多志工踴躍參與呢?大家不僅是為了志工時數,而是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歡喜。這些第二代的華人志工,不乏擁有高薪、高職位,但是仍然在假日盡量抽空跟著父母一起做慈濟,因為知道今天他一絲一毫的成就來自父母辛苦的付出,為他們扎下了根。師姑師伯們如常付出的身影,讓他們不至於在務實至上的西方教育中,失去謙謙君子的風範,而能積極參與食物銀行、街友中心物資募集、掃街、老人院探訪等活動,也力行環保,推廣蔬食。
慈濟精神深植在許多移民第二代的心中。第一代的耕耘,由第二代子弟傳承,誠如約克郡新市(Newmarket)街友服務中心負責人安華森(Ann Watson),在感恩會時所說:「跟其他團體相較,慈濟總是帶來我們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給他們想捐的。」站在對方的角度設想,這是我們第一代移民對下一代子女的教育。
不管在哪個國家,若只是將自己當作過客,沒有回饋,也難扭轉當地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在象徵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種族馬賽克拼圖中,我們的子弟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片,隔閡比上一代消弭許多,更能與其他族裔彼此理解,依傍共榮,而華裔移民也因此真正在地化,就此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