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韌力的所在

社論
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已進入第三年,防疫逐漸鬆綁的此時,臺灣本土的確診人數卻快速攀升,甚至超過去年三級警戒時的疫情高峰。

如此是否意味防疫需再升級?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面對傳播力高,重症率和致死率相對低的Omicron病毒,毋需加重防疫限制;政府也提出「與病毒共存」的呼籲,期望在維持醫療量能、提高疫苗施打率的情况下,減少疫情的衝擊。

對比許多國家已經接受「與病毒共存」,臺灣社會仍瀰漫憂懼的氛圍,民眾擔心是否染疫,以及確診後對家庭、人際網絡和身心狀況的影響。疫苗似乎無法完全防堵重症的發生,醫療量能能否承載必要的治療,似乎也不確定。

本期特別報導中,花蓮慈濟醫院於清明連假後曾發生院內感染,所幸即時控制。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心主任林喬祥談到,確診者隔離接受治療後,有時仍會遭到異樣眼光,心理上也蒙受陰影創傷;此往往出於民眾的恐懼與誤解。如今人們對新冠肺炎已有更多的認識,且了解到其近似流感的防治之道,我們可以正面心態看待疫情的發生,保持內在的安詳和諧,在需要協助時勇於求助。

我們也注意到,在暗夜長路裏踽踽獨行的多是家庭照顧者。他們多數是女性,認為自己必須扛起照顧病苦家人的責任,隨著家人病情的起伏而陷入愛別離苦的糾結,箇中辛苦卻未必被人理解。

本期主題報導的作者廖明聿是慈濟志工,二十年來接連照顧失能父親、失智母親,經歷了長年的煎熬,一度也對未來感到無助徬徨。她在書寫他人的生命故事,與學習佛法之間獲得滋養,感悟到陪伴父母老去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變老,體會諸行無常的道理,坦然面對所有的歷練。

這個時代疾疫的考驗很多,曙光前的暗夜似乎特別漫長。但也在此時,益發顯示所有人同是「生命共同體」,能了解彼此的困頓和希望,進而互助互愛,是社會韌力的所在,也才能真正免於疾病的威脅,得到精神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