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經驗─從病毒縫隙找出路

即使第六波疫情進行中,我們不再緊盯著每日確診數字;
隨著疫苗施打率普及,以重感冒來看待感染症狀,
但會自覺性地戴好口罩,
保持社交距離,也關注健康訊息來提升免疫力。

病毒並未消失,我們只是學會如何跟它共處。

即使第六波疫情進行中,我們不再緊盯著每日確診數字;隨著疫苗施打率普及,以重感冒來看待感染症狀,但會自覺性地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關注健康訊息來提升免疫力。

病毒並未消失,我們只是學會如何跟它共處。

在這溫暖的四月天,我再次走在離家不遠的小徑中,藍鵲及烏鴉的叫聲充斥林間。 雖然前幾天還下著冰雪,現在湖面只剩下點點浮冰。加拿大多倫多,真的迎來了春天。

回顧兩年前的春寒蕭瑟,今年的春天雖然來得晚,但在春風中總算透露了一些希望。無論這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反覆,仗著超過八成的兩劑疫苗高施打率,再加上已受感染的人口,群體啟動了對抗病毒的能力;隨著大部分場所口罩令的解除,人數限制的鬆綁,加拿大人開始自在地跨出門檻,也有自信地跟迎面而來的行人點頭寒暄,只是仍然保持著距離。

看著一對母子騎著腳踏車在湖邊漫遊,恍惚有種錯覺,好像回到疫情之前。但是,真的跟以前一樣嗎?我不禁審慎思考其所謂「新常態」的定義。我們很努力要回到常態,但是有些事情是真的回不去了。

安大略省政府三月解除部分場所的口罩令,並向民眾免費發放快篩試劑,慈濟北多倫多聯絡點會所也是兩千三百個派發點之一。(攝影/梁延康)

混合式工作模式興起

在家辦公了兩年多,公司行號開始召喚員工回去正常上下班。但是疫情起伏,大家心裏都質疑著可行性。因應時勢,出現了一種新的遠距工作型態,稱為混合式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讓員工選擇一週有幾天可以在家上班。公司減少辦公空間費用,員工減少通勤的花費,此新常態不僅適用一般的行政人員,也衝擊著各行各業的生態。

由於混合式工作模式全面依賴網絡系統,網路安全(Cyber security)也成為日常關心議題;不論政府機關、銀行到私人行業,都有被駭客侵入的消息,新常態提供網路詐騙許多機會,如何加強資訊安全,也成為新興行業。

四月的第六波疫情開始,聯邦政府新冠肺炎免疫特別工作組提醒民眾謹慎以對,即使再結實的免疫環境,Omicron高傳播力還是可以攻破的,最終全國染疫人數有可能超過一千萬,因此維持對於高風險場所,如大眾運輸系統或護理院的強制口罩令。

然而,經過兩年學習,人們意識到疫情的捉摸不定,隨著疫苗的充分施打,慢慢放下心防,這般鬆懈也自然反應在確診數字上;大部分場所解封後,近期每天確診人數飆升到五千多人,病故者維持在三十人上下。但是,我們不再像二○二○年追著每天的確診數字,倒是時而聞聽哪裏的晚宴歌舞昇平,尼加拉瓜瀑布的燈光秀也將回來了。是的,悶壞了的加拿大人,很努力要回到正常生活。

在一鬆一綁當中調適心情,意志力真的要很強大。為了經濟,北美放棄清零,幾乎是躺平政策;但病毒並未消失,我們只是學會如何跟它共處。自覺性地戴好口罩,保持距離,也關注各式各樣的健康訊息來提升免疫力。

快篩試劑普及,找出來的確診者人數飆升,還好以輕症居多,周遭的朋友、親戚、鄰居感染訊息比比皆是。政府也鼓勵大家以重感冒的處理方式來對待感染者,病毒並不會因為你是哪一個人種而特別看待,因此對感染者沒有所謂歧視了。

雖然多倫多口罩令已部分解除,但志工依舊做好防護投入慈善。四月下旬,在蘭伯特牧師協助下,為剛抵達的烏克蘭難民致贈現值卡與防疫物資。(攝影/甄月群)

學習快速調整應萬變

兩年來,因為阻絕傳播而實行的隔離狀態,所面臨的狀況之一就是人力吃緊,特別是缺乏護理人員,即使政府買單加薪,也不足以供應需求。

而製造業方面,原本以為用車比例降低,所以產量降低;但實際上是因為廠內感染率太高而不得不停工,在家隔離的人們多了,導致產能降低。這個現象也影響到與慈濟長期合作的街友服務專車,因為一天八小時、三百六十五天在外協助街友,已達極限而面臨報廢,而車廠最快的新車交期要等到二○二三年。

常年在社區服務的慈濟志工,深刻感受到疫情期間,由於頻繁停工或停學,民眾逐漸阮囊羞澀,慈善捐款減少,對社會弱勢團體的關注也降低;更多的人淪為街友;物價因疫情與烏俄戰情而高漲,以往食物銀行架上滿滿的貨品也出現短缺。

慈濟人總記得要克服困難,而不要被困難克服;在疫情下募心募款,需要更多的勇氣,才能用心力於協助弱勢街友及食物銀行。慈濟加東分會在疫情爆表的二○二○年成立,剛開始全部線上活動,在第五波疫情後,隨著政府防疫腳步回到實體運作;我們無暇思考如何適應新常態,只記得對社區的付出要如常。

志工之中不乏確診者,但法親家人的關懷一直都在,康復後投入解封後迎來的志業活動。後疫情時代變動非常快速,我們加緊腳步福慧雙修─三月起發放一個接一個,街友中心熱食站、食物銀行、社區派發快篩試劑等,積極造福,也因此獲得肯定,才有因緣與列治文山市烏克蘭裔教堂合作,幫助剛抵達多倫多的烏克蘭難民安身與安心。同時,我們穩穩跟緊因為疫情而開放的慈濟全球精進連線,品書共修、經藏演繹;對於上班族的我因禍得福,這兩年所聞的法遠超過疫情之前。

人類的適應力何其堅強,病毒不斷變異,生活方式、產業生態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改變了;但是,對加東慈濟人而言,我們的方向目標不曾改變,那就是上人一再提醒我們人間菩薩大招生。在生活不易的現今,我們難行能行,不是說我們不怕病毒,而是在病毒縫隙中,充分發揮我們的生命力,讓苦難的人們在和煦的春光中,感受充滿生機的色彩。這正是現今的我們使命必達的任務。